第A6版: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最美奋斗者”斯霞老师事迹报告会在宁举行
追忆斯霞老师,传承“童心母爱”
  中师毕业时的斯霞
  报告会上童声表演唱《想起你斯霞》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施向辉 摄
  斯霞鼓励孩子们积极锻炼身体
  南师附小副校长王菊(左)与斯霞老师合影
  斯霞老师手书的“爱”字
  学校供图
  扫码看视频

  94年的人生旅途,68载的教育时光,当代初等教育专家斯霞老师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2019年9月25日,斯霞老师荣获中宣部等9部门评选表彰的“最美奋斗者”称号。11月14日,“最美奋斗者”斯霞老师事迹报告会在她生前工作的学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举行。本场报告会由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教育局、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主办,南京市玄武区教育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承办。

  

  通讯员 施玉洁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侯天卉 郑芮 记者 黄艳 袁永红 舒越

  “童心母爱”

  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

  著名诗人臧克家曾为斯霞老师创作了一首小诗:

  一个和孩子长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

  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

  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

  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

  斯霞老师已经逝世15周年,但她手书的“爱”字,她的半身汉白玉塑像,以及斯霞纪念馆,都在南师大附小校园,仿佛她从未离开。报告会开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党支部书记赵敏,动情讲述了斯霞老师的美丽人生。

  1910年12月,斯霞出生于浙江诸暨。13岁时,她报考了女子师范学校。1932年的秋天,她在南师大附小扎下了根。因为对教育教学不懈地钻研和努力,到了50年代,她的名气已经很大。1978年上半年,当南京市人民政府任命斯霞老师担任教育局副局长时,她坚辞不受,因为她不愿离开学生,不愿离开课堂。晚年她仍然心系学生、心系课堂,经常深入课堂指导教学,并亲自上示范课。

  斯老师最突出的成就是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研究。她的“随课文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提升了识字教学的效率,也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成功的“随课文分散识字”教学实践,成为当时国内的一大流派,影响深远。

  斯霞老师奋斗的核心是“童心母爱”的思想。斯霞的“母爱”,既有母亲的温暖,也有老师的严格。学生冷了,她把自己孩子的衣服给他们穿上;学生病了,带他们看医生、照顾他们吃药;下雨天校门口淹水,她把孩子一个个背过马路。可是如果学生犯了错误,斯老师也会严肃批评,提出具体要求。

  优秀传承

  她指导过的青年教师已是教育中坚力量

  斯霞老师不仅教出了一代代优秀的小学毕业生,在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上更是不遗余力,她当年指导过的青年教师,如今都成为教育战线上的中坚力量。

  南京市教育局一级调研员、办公室主任戴兴海和斯霞老师有着很深的缘分。34年前,因为斯霞老师在一次随堂听课后的举荐,他从晓庄师范的一名普通学生,变成了南师大附小的新教师。戴兴海表示,斯霞老师的“随课文识字”经验,至今仍在母语启蒙教育中熠熠生辉;斯老师的“母爱”,本质上是一种有原则、有智慧的专业之爱。在她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这句话,并非豪言壮语,却是她平凡而又伟大一生的真实写照。

  高利源是斯霞老师的关门弟子,也是南师大附小的一位优秀教师。84岁的斯霞老师曾精心指导20岁的高利源。“斯老师常常是一放下包就来到我们一(1)班的教室。一位84岁的老人,常常就站在班级后面的窗户那里,不愿意惊动任何一个人,默默地听,默默地看。下课了,她才走过来告诉我,黑板上的字小了点,后排同学看不清;讲课时语速不能太快……”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校长李昌亮和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王菊,都曾受过斯霞老师的指导。王菊指着大屏幕上她和斯霞老师的合影告诉大家,1999年,她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斯老师塑像落成揭幕仪式上与她合影留念。李昌亮说,自己刚工作时,斯霞老师每天都会守在学校门口,和上学放学的孩子们打招呼,这样的情景他时常回想。 近年来,南师大附小开办分校,建立“童心母爱”教育思想联盟,号召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教育同仁以不同的方式一起学习斯霞,让更多儿童在“童心母爱”润泽下茁壮成长。

  教育世家

  对子女不溺爱,对晚辈言传身教

  一家三代十多人从事教师行业,1991年,斯霞老师一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世家”。南京外国语学校副校长、斯霞老师外孙朱征和大家分享了外婆的故事。朱征说,外婆对晚辈,从来不用说教,而是言传身教,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做事。

  “她教会我们节俭,碗里有饭粒没吃干净会批评我们,没及时关灯关水会提醒我们。但是她教会我们的不是吝啬,家里烧了好菜,会让我妈妈或我给两位孤寡的老教师送去;本就不高的工资会省下一点给老家的亲戚汇过去。”朱征说,外婆对子女从不溺爱,培养他们独立,斯霞老师的五个子女从初一就开始住校,周六回家都是自己洗衣晾晒,大舅舅16岁考上清华,也是只身前往北京求学。

  “明年,是外婆斯霞诞辰110周年,也将是我从教20周年,相比于外婆执教68年,我的教师之路还很长,还需不懈奋斗!”朱征说。

  最好榜样

  斯霞老师的“母爱”实质是“教育爱”

  中共南京市委巡察组专职副组长杨林国,曾担任过南师大附小校长。他敬仰斯霞老师,是斯霞老师教育思想的研究专家,著有《追寻教师美德——斯霞教师德性解读》一书。他现场为大家解读斯霞老师“母爱”的意蕴。

  杨林国说,斯霞老师的“母爱”,其实质是“教育爱”。斯霞老师的爱具有母亲母爱的基本物质,真切、宽容、给予和亲切,同时,斯霞老师的爱还扬弃了母爱常常摆脱不了的无原则“宽容”、无要求“溺爱”。

  有400多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报告会,其中不少都是90后。

  “我和斯霞老师一样是教语文的,所以在听到斯霞老师巧妙地教学生识字那段小故事时,特别有感触,也很敬佩。”来自南京市聋人学校的语文老师胡潇菡告诉记者,因为她所在的是特殊学校,在与孩子相处中,往往需要更有爱心,这也正应合了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

  “非常感动,尤其是在说到斯老师因为学生的一个问题,跑到图书馆查资料,并向大学的生物学教授亲自求教,这种精神特别值得我们学习。”南京市洪武北路小学大队辅导员、美术老师陈思源也是一名90后,她告诉记者,她上课会多点学生回答问题,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慢慢相处起来就像朋友一样。

  师德建设

  让更多教师成为“斯霞式人民教师”

  11月14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市委、市政府决定,要重点为全市教师办十件实事,第一件就是:建立优秀校长教师定期表扬奖励制度,将“行知奖”“斯霞奖”评选上升到市委市政府层面。南京市教育系统要深化师德建设,坚持选树典型,激励更多教师成为“斯霞式人民教师”,成为教育系统“最美奋斗者”。

  好的教育离不开好的教师,好的教师首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从2018年起,南京连续三年开展“师德建设年”工作。用三年时间,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使得高尚师德、优良师风和规范的职业行为在全系统得到进一步弘扬。

  中共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夏莹在斯霞老师事迹报告会上表示,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坚守高尚的师德师风,练就过硬的本领,实现师德师能“双轮驱动”,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完成好“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大课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