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桥街道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一家三口就能组成一台戏上央视
  2018年央视少儿频道《银河之声》新年特别节目表演评弹《芦花谣》 北桥街道供图

  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桥街道,位于苏州市北大门,是全国首个乡镇级“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这里,阙家桥滑稽戏扬名沪上,戏曲评弹遍及各村,开口船头拳被称为“姑苏一绝”。古戏台上舞动的水袖、街巷书场里飘出的弦音、曲社舞台上吟唱的簧调,构成了亮丽而又特殊的文化底色。近年来,北桥街道发力打造具有戏曲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快传承保护,坚持文化惠民,在“情韵戏乡”中,激发北桥人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茅一鸣 何洁

  传承

  12年培育500多“戏曲小艺人”,评弹娃七次上央视

  明年就要高考的北桥姑娘周少石,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总会哼上几句锡剧来舒缓压力。周少石是北桥少儿戏曲班第一届学员,6岁便开始接触戏曲。2012年8月,年仅11岁的周少石搭档同学范凡,以锡剧名曲《双推磨》选段征战第十六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成功摘得地方戏业余组金奖。

  说起少儿戏曲班,北桥人津津乐道。传承戏曲文化就要“从娃娃抓起”。2007年,北桥中心小学成立少儿戏曲培训班,编写专题教本,并聘请校外专家定期前来言传身教。2013年,北桥中心幼儿园开设少儿评弹班,组建少儿评弹艺术团,还设立了袁小良评弹工作室。2018年9月,北桥中学成立戏曲班,开启了传统戏曲文化的新一轮传承。

  北桥传承戏曲文化“从娃娃抓起”的脚步越迈越扎实。近12年来,戏乡先后培养了500多名技艺精湛、唱腔优美的“戏曲小艺人”,多次前往全国各地演出,先后获得江苏省第六届少儿曲艺大赛一等奖、苏州市首届“繁星奖”铜奖、苏州市群众文化优秀作品大会演金奖等奖项。更让北桥人引以为傲的是,北桥少儿评弹班七次登上央视舞台,用吴侬软语向全国观众展示着水乡风情、北桥风韵。

  复兴

  活跃着5支民间文艺团队,一家三口就能组成一台戏

  在北桥,戏曲融入了小镇的“血脉”,成为居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娃娃,学戏、唱戏,乐此不疲。活跃的民间文艺团队,是北桥“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的重要元素,也是戏乡复兴特色文化做强文化北桥的民间力量。2008年,北桥在原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成立了荷缘戏曲社,社员80余人。之后,成立了喜洋洋文艺表演队、漕湖之声戏曲队、庄基开心戏曲队、鹅东村芬芳艺术团等4支民间戏曲团队。街道也不断加大对群众文艺团的支持。

  北桥还有众多戏曲之家,张洪英家庭就是典型代表。丈夫李林坚是戏曲社的二胡手、大提琴手,女儿李晓君则和张洪英一样,钟爱于戏曲演唱。2001年4月,张洪英一家三口进京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欢乐之家》才艺大赛,以戏曲联唱的形式,串起了沪剧、锡剧、黄梅戏等曲种,委婉动听的演唱博得现场阵阵掌声。

  惠民

  一年送戏下乡120台,文化惠民超25万人次

  北桥在“情韵戏乡”文化品牌的打造中,通过搭建“文化配送”平台,传承戏曲艺术,促进文化服务普惠于民。每年,戏曲之乡依托民间文艺团队送戏下乡演出120台,演出时长超180小时,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这几年,戏乡先后建起了3家三星级公益性评弹书场、10个特色文化场所、13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村(社区)综合文体活动室、2个“五个有”文化广场,人均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37平方米。3家评弹书场开放至今已有7年,每年开展评弹演出超过900场次,惠及群众15万人次。

  2007年起,戏乡连续举办5届戏曲票友大赛,2015年升格为苏州市“冶长泾杯”戏曲票友大赛,参赛选手从最开始的北桥本地扩展至苏锡常地区,成了苏南票友间较有影响力的戏曲赛事。此外,成功举办三届北桥街道群众戏曲艺术节,享誉全国的戏曲名家齐聚一堂。

  自主编排的文艺节目也成为了北桥厚植文化自信、唱响新时代文明的一个有力“助推器”。71岁的范林根挑头组建的漕湖之声喜庆队,自编自演身边发生的新人新事,弘扬正能量,传播好声音;灵峰村喜洋洋文艺表演队把文明新风融入文化艺术……

  全街道涌现了3名中国好人、1名江苏好人、6名苏州好人和28名相城好人,被称为相城乃至苏州精神文明建设的“北桥现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