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剧里的皇帝、阿哥们,总喜欢捧本书看。现实中,“四爷”看的书长什么样,是怎么制作的?11月7日,南京博物院推出的“读·万卷——清代内府刻书珍藏”展,讲述清宫皇室阅读的故事。展览策展人崔小英汇聚了清代86种、1535册清代内务府所刻善本,由于太珍贵,99%的展品是首次展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见习记者 徐可/文 记者 徐洋/摄
精致殿本,99%的展品是第一次展出
走进南博特展馆12号展厅,两面书架安静地立着,陈列着清内府刻书善本。“南京博物院是海内外收藏清代内府刻书最多最精的机构之一。内府刻书是由朝廷内务府主持刊刻的图书,在用纸、用墨、书法、雕刻功夫、皇帝印章方面全都具有宫廷特色。”崔小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这两面书架的样式以文渊阁藏书架为参照,书籍排架方式仿《四库全书》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时间跨度完整,从康熙年间一直到清末,呈现了清代内府刻书高峰期的基本面貌。
“康熙十九年,也就是1680年,武英殿修书处成立,这是清内府第一个相对独立、专事刻书的机构,这里刊行的书籍被称为‘武英殿本’,简称‘殿本’。本次展出的藏品几乎都是殿本,而且99%都是首次展出。”《康熙字典》《十三经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总目》……这些鼎鼎有名的古籍,都是第一次展出。
五语辞典、玄武湖插画,清宫手写本难得一见
手写本是本次展览的一大看点,它们数量少,价值连城。
展厅内部的展柜里,就有一部乾隆年间的内府精写本古籍——《御制五体清文鉴》。内页稀疏地排列着一些形态各异的字符,只有最后一行列了几个汉语词汇,如“整夜”“通宵”“达旦”等。其实,它是清代的标音辞典。
“语言辞书是不同民族文字之间互译的基础,清朝有过双语、三语,甚至四种语言的辞典,但它很特别,是一部包含了五种语言的辞典。”崔小英说,这本书共收词18671条,包含了满、藏、蒙、维、汉五种语言,“它是清代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又是精写本,所以非常珍贵。”
不远处一个独立展柜里,摆放着一本特殊的内府抄本,翻开的那页是一幅山水图,笔触细腻。“这是乾隆年间的玄武湖。”崔小英介绍,这幅两百多年前的玄武湖美景,是《南巡盛典》中的一张名胜插画。“《南巡盛典》是一部享誉中外的典礼类政书,它记录了乾隆皇帝四次下江南的情况。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它的手写本初稿,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崔小英告诉记者,内府书籍在正式交付刻印之前,必须呈上评审、修改,确保合乎皇上的心意。因此呈给皇上的版本往往是抄写工整、纸墨考究的上上品。
书架里暗藏玄机,展览还设置了不少“彩蛋”
别看此次展览场地不大,里面藏着不少“小心机”,等待着有心人来“解谜寻宝”。刚走进展厅,就能闻到一股幽幽的草药味。这味道从何而来?顺着崔小英的手,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一个躲在古籍背后的小香囊。“这里面放的是云香草,浙江的天一阁从古至今用的都是这种草,它可以用来防虫。”崔小英说。
“古籍类的展览做起来有难度,比较枯燥,所以我们想了很多办法引起大家的兴趣。”崔小英说,他们设置了很多“彩蛋”。
康熙四十六年(1707)扬州诗局刻本的《全唐诗》,翻开的那一页是李白的《静夜思》。然而,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这首诗和我们从小背诵的有些不同:“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这是怎么回事?崔小英说,《静夜思》一直流传着不同版本,这本《全唐诗》就记录了下来,感兴趣的观众可以通过这个小“彩蛋”,挖掘背后更多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