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8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1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大加速时代的你
过得怎么样

  □思郁

  快节奏已经是我们生活里的常态,比如在大街上,经常看到步履匆匆、目不斜视的人们。尤其是在早晚下班的高峰期,乌压压的人群行走像一阵旋风,身在其中的人就是想慢也慢不下来。仿佛我们不是在行走,而是被人群挟持成了人质,只有跟他们保持同样的步幅才能产生最大的安全感。心理学家探究节奏加快的原因,说决定我们步速最关键的因素是我们所处的环境,他们的研究显示,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达,工业化程度越高,文化越倾向于个人主义,这个国家的生活节奏就越快。

  英国互联网研究学者罗伯特·科尔维尔写了一本书叫《大加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他用大加速形容我们生活节奏加快的事实,这种事实反映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智能手机已经成功地把我们拴在工作上,从办公室带回家的工作越来越多,工作与生活之间的界限逐渐消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的忍耐阈值也逐渐降低,人们对任何一种烦心事,比如排队和塞车,产生的愤怒情绪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大加速》中,科尔维尔用更细致的章节,分析了技术、网络、艺术、新闻、政治等领域因为这种大加速产生的各种影响。

  与我们常见的那种悲观主义论调相反,科尔维尔对我们这个大加速时代充满了信心,在他看来,大加速的出现还是利大于弊。只不过,人们总是容易看到并且放大弊端。比如我们为智能手机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感到焦虑,但却忽略了手机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城市的快节奏生活让我们觉得力不从心,但这种快节奏生活还是吸引了无数人涌向城市;互联网的出现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淡漠了,但试想一下,假如突然断网了,几乎所有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以我们熟悉的文化领域来说,大加速给艺术工作者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单肤浅的东西,稍微复杂的书籍、文章、电影和音乐都会迅速被抛于脑后,更糟糕的是,现在任何一种媒体形式都必须和其他媒体互相争夺关注度,这就意味着所有媒体为了留住读者和观众,会变得更加喧闹和浮夸。

  这是一个大数据和算法统治一切的时代,这是一个流量为王的时代。爆款成为人人奋斗的目标,这就意味着任何文化产品如果早期没有引发任何轰动性的效应,就意味着失败。出版业要制造爆款图书,出版商绞尽脑汁想找到任何可以引发社会争议的事件和人物,名人出书风行一时。好莱坞电影为了票房,需要制作更多可以同时吸引男女老少,并且兼顾海外市场的电影,所以漫威的超级英雄、皮克斯的动画、星球大战系列合家欢电影应运而生。电视剧方面也是如此,近些年在美剧行业崛起的网飞,最初要翻拍英剧《纸牌屋》,主要是他们调研的大数据显示,观众对演员凯文·史派西和导演大卫·芬奇的合作十分感兴趣,果不其然,《纸牌屋》成为网飞崛起的首个爆款美剧。

  但依然有很多人抗拒这个大数据时代。比如这些天网上热议的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和弗朗西斯·科波拉等人对漫威等超级英雄电影开炮说,漫威电影根本不能称为电影,只能称作主题公园的产品。斯科塞斯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为漫威电影集中好莱坞一线的明星和大制作,这种巨无霸的电影占据了世界上大部分的屏幕,这就意味着留给那些独立制作的艺术电影的空间越来越狭小。还有在写作领域,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去世前接受采访时就担忧说:再过十几年估计没有多少人会花上大量时间阅读那些大部头的小说了,因为我们有网络,有手机,有视频,有各种简单刺激的娱乐方式,阅读这种很枯燥的娱乐方式迟早会被淘汰。现如今的知识付费兴起,各种说书解读书的节目看起来火爆,其实反而印证了罗斯的说法。

  有人对这个大加速时代振臂高呼,有人对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冷漠视之,有人乐在其中,如鱼得水,有人如履薄冰,淡然相对。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也许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时代如何,而在于如何面对它。你是选择双手拥抱它,还是在自己身上努力克服这个时代。

  ■好书试读

  阿怡今早8点离家上班时并没有想过,今天会是改变她人生的一天。

  她本来以为,面对一年以来不绝的苦难,只要咬紧牙关、安分守己,总有一天会否极泰来。她深信运气是个公平的使者,一个人遇上坏事,将来自然会遇上好事。然而现实却是反复无常,上天喜欢跟世人开玩笑,开很残酷的玩笑。

  晚上6点多,阿怡拖着疲惫的身体,一边盘算着家中冰箱里剩余的材料还够不够弄成二人份的饭菜,一边从专线小巴站步行至屋邨大楼。近年来物价涨得让人吃不消,阿怡还记得,以前一斤猪肉不过卖二十多元,今天付相同的金额却只能买半斤。那个“以前”,也不过是七八年前,这几年间菜市场里不管是菜还是肉价格都涨了一倍以上,可普罗大众的薪水却没有变过。

  ——《网内人》

  陈浩基 九州出版社

  

  父亲早起,父亲上班,父亲下班,父亲早睡。父亲很穷,父亲足不出户。但有一天例外。

  儿童节来临的那天早上,总有一双擦得很干净的旧皮鞋整齐地放在我的床前,我一睁开眼便能看见。等我吃完早点,换上新洗过的衣服,套上大头皮鞋,稳稳地绑好鞋带,父亲便安静地出现在我小房间的门口,手上提着一个帆布旅行袋,里面必定有一个铝制的水壶,几个大馒头,一个装着香肠、卤蛋和海带的圆形便当盒,一包苏打饼干、一块口香糖、一大叠卫生纸和两条手帕。

  我们走进客厅,母亲便仔细检查我的服装,再翻看旅行袋里的东西带齐了没有。然后,像有一件要紧的事,父亲挪过一张木椅子,抵在大玻璃橱前面,站到椅子上,费了很大劲从橱顶上搬下一个木箱子。那是少数几件专属他的东西之一。

  ——《送行》

  袁哲生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