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是世界的江南。10月30日上午,作为第二届江南文脉论坛的重头戏之一,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承办的“故事江南·地域文化的国际传播”分论坛在无锡举办,中外文人学者分享了江南的国际传播故事。分论坛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主持。韩国学者洪廷善、美国学者达白安、中国作家黄蓓佳、徐风在论坛上作主旨演讲。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孙兰兰 郑文静/文 赵杰/摄
韩国学者 洪廷善
尤其喜欢南京
喜欢这里的人文气息
韩国仁荷大学荣休教授洪廷善作了《从温厚的历史中来,到人间烟火去——我的南京·乌镇·沙溪所见》主旨演讲。他用诗一样的语言,分享了他对江南的感受。
洪廷善是韩国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今年8月,中宣部为表彰他为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为洪廷善教授颁发了“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
洪廷善对中国很了解。“我尤其喜欢南京。喜欢这里的安静,喜欢适度陈旧的历史痕迹,喜欢城与人散发的人文气息,喜欢山与湖与城墙之间的风景,喜欢沿河一字排开的花灯和古宅舞动的夜景。”洪廷善描绘着他最爱的中国城市。
他也喜爱乌镇、沙溪这些江南的古镇。很早以前,洪廷善读过中国诗人戴望舒的《雨巷》,当时就很想到江南古意斑驳的小镇转一转。
在洪廷善演讲前,分论坛开场播放了短视频《世界的江南》,里面提到,至今韩国还有“跟着朋友去江南”这一类俗语,流传了几百年。洪廷善在现场,也深情地形容自己,“我是一只冬天要去江南的燕子”。
美国学者 达白安
辣椒在中国的传播中
江南人有强大影响力
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贵州人怕不辣,那你知道,江南人是如何吃辣的吗?美国惠特曼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达白安 (Brian Dott)带来了一场名为《辣椒在江南的传播及其影响》的演讲。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美国学者全程狂飙中文,其中不仅涉及日常对话、专业术语,还冒出了许多让人会心一笑的词句,比如“凤辣子”“曹雪芹”“江南”等。
“中国可以查到最早的辣椒资料,来自一位叫高濂的杭州人,1591年。江苏目前可以查到的辣椒资料最早是1802年,但是辣椒传播不会这么慢,所以一定还有尚未发现的资料。”达白安表示,他最喜欢四川的辣椒和美食,“虽然江南人对辣椒的使用不如四川人、湖南人,但是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中,江南人有强大的影响力。”
“辣椒在江南文脉中有重要地位,包括美学、园林、烹饪、中医、文学等,到处都有辣椒的身影。”达白安还专门提到了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凤辣子!”
著名作家 黄蓓佳
40岁之后的作品
都是对故乡的回望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黄蓓佳演讲的主题是:岁月,童年和文学港湾。她坦言,自己曾经对故乡这个词非常淡漠,“年轻时我曾宣称我是一个没有故乡的人。我出生在苏中地区的如皋,在祖母身边开始识字启蒙,中途转到泰兴完成了小学教育,之后去黄桥读初中高中,再回如皋插队,然后在北京读书四年。二十八岁分配到南京,从此才算稳定。”
可是,连黄蓓佳自己都没有想到,四十岁刚过,她一口气写了四本以故乡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它们分别是《新乱世佳人》《目光一样透明》《所有的》和《家人们》。
她还写了很多的儿童长篇《漂来的狗儿》《遥远的风铃》《艾晚的水仙球》《草镯子》《白棉花》以及《童眸》等,交给了她多年的亲密伙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黄蓓佳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打造的这些作品,先后输出法国、瑞士、韩国、越南等多个国家,输出的品种达43种。书中,她写了记忆中的家乡、记忆中的江南,并把这些场景带给了世界各国的读者。
著名作家 徐风
江南的文化气质
深入骨髓
作为土生土长的江南人,无锡市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徐风,对这片土地格外眷恋,对江南文化也有着很深的研究。他的演讲题目为《士农工商——江南文化的价值观与品质感初探》。
江南的文化气质,深入骨髓。几乎每一座江南的县城,都有文昌阁。
徐风说,从六朝开始,江南乡村的竞争,就不在于家里田地多少,比的是家族宗祠请的塾师怎么样。朴实的村民对文化有多崇敬?祠堂守岁酒,识字的孩童可以自由出入,文盲却要等到36岁才能入祠堂喝酒议事;许多地方还有“惜字会”,对每一张写过字的纸都要捡起来,不能乱扔,维护文字的尊严。这就是江南人、江南文化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