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托马斯·曼:德语文学魔山
  《魔山》
  《浮士德博士》
  《布登勃洛克一家》

  □邱华栋

  1

  1875年,托马斯·曼出身于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的一个资产阶级商人家庭。他家是当地一个名门望族,祖上几代人在政界和商界都很有影响。但是,到托马斯·曼父亲这一辈,由于外部环境的迅速变化,虽然他父亲努力经营,但是整个家族的生意却一直在走下坡路。在托马斯·曼16岁那一年,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于是,家庭产业很快开始衰败,经济情况也一落千丈,成为了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

  1893年,托马斯·曼跟随母亲来到了慕尼黑生活。在慕尼黑,托马斯·曼在一所大学旁听历史、文学和经济学课程,不过一直没有取得学位,他还和哥哥海因里希·曼以及其他喜欢文学的同道一起编辑文学杂志《二十世纪》。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他白天就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业余时间勤奋地写作。1894年,19岁的托马斯·曼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中篇小说《沉沦》,显示了他非凡的文学天赋。小说描绘了一个医学大学生,喜欢上了一个漂亮的女演员,但是他痛苦地发现她原来和一个富有的老头有着金钱和肉体的交换关系。小说描绘了这个堕落女人的生活,同时,对时代的氛围刻画逼真,使人看到了他对德国社会现实的批判。

  1898年,23岁的托马斯·曼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矮个子弗里德曼先生》,收录了他此前写的6篇小说,获得了文学界的广泛好评,这加强了他投身于文学的信心。此后,他一边在一家讽刺性文学刊物当编辑,一边勤奋地创作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

  3年之后,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出版了,托马斯·曼因此一鸣惊人。作为托马斯·曼的代表作之一,《布登勃洛克一家》结构宏大,气势磅礴,是一部传统现实主义风格的家族史小说,翻译成中文在55万字左右,在篇幅上绝对是一部巨著了。小说还有一个副题,叫做“一个家族的没落”,带有很强的自传性。托马斯·曼在写这部小说的时候,动用了他的家族几代人的历史:曾祖父、祖父、父亲和他这一代人。托马斯·曼凭借《布登勃洛克一家》的出版确立了他文学天才的名声,也显示了托马斯·曼将作为德国最重要作家出现在文坛上。这部小说不仅在欧洲迅速地流行开来,发行量很快超过了100万,后来还影响了中国作家巴金,写出了他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等作品。在《布登勃洛克一家》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他又连续创作了中篇小说《托尼奥·克吕格尔》(1903)、三幕剧《菲奥仑察》(1906)、长篇讽刺小说《王爷殿下》(1909)和中篇小说《威尼斯之死》(1912)。其中几部小说的题材,分别涉及到艺术家、德国历史、情爱和同性恋。总体上看,这些作品都是以艺术家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的物质世界之间的冲突为主题的。

  在我看来,是长篇小说《魔山》的出版才真正奠定了托马斯·曼在20世纪文学史中牢固的地位。1924年,这部意义深邃、情节复杂的小说出版了,引起了轰动。写这部小说也有一个缘由:1912年,托马斯·曼的妻子卡佳得了肺病,在瑞士达沃斯一家高山疗养院养病,托马斯·曼前往探望,也染上了疾病,不过,他得的是黏膜炎,在医院里疗养了半年。就是在这半年的时间里,他决心写一部浓缩当时欧洲主要思想的小说。一开始,托马斯·曼还打算写一个中篇小说,没有想到,一开笔,最终写成了一个大部头。小说翻译成中文有70万字,实在是一部巨著了。

  我们先从《魔山》表面的故事来看: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汉斯的德国青年,他来到了一座高山疗养院养病,本来想尽快出院的,但是却在这个疗养院里整整呆了7年。在这7年之间,汉斯接触到了很多病人,这些人代表了当时欧洲各种思想和潮流,他们在汉斯身边形成了思想的激荡和人际关系的冲突。各种当时欧洲的思想都通过在这个疗养院里的病人们的活动、交往来表现的,这些思想的互相冲撞、交锋和辩论,使得年轻的汉斯觉得自己仿佛来到了一座“魔山”上,这就是小说题目的由来。

  “魔山”显然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小说也可以说带有着一具“思想的骨骼”。“思想的骨骼”被人用来形容鲁迅的小说,我觉得拿来形容托马斯·曼的小说风格也非常恰当。“魔山”象征的就是当时欧洲的病态和混乱的思想。可以说,托马斯·曼在《魔山》中把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技巧做了很多新的尝试和推进。

  2

  1929年,他因为《布登勃洛克一家》和《魔山》所取得的巨大文学成就,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个文学奖对于他自然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在颁奖词中是这么说的:“如果有人问十九世纪的文坛在起源于希腊的史诗、戏剧和抒情诗的旧形式之外创造了什么新形式,答案无疑是:现实主义小说。通过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的对比,揭示出人类灵魂最深处的隐秘体验,以及通过强调共性与个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主义用以往旧的文学形式无法比拟的精确和完整的手法忠实地刻画了现实世界。现实主义小说总的说来都是用英文、法文和俄文创作的……《布登勃洛克一家》是足以填补这个空白的杰出德语作品。”

  但是欧洲的形势在迅速变化,1930年代,随着纳粹势力在希特勒的领导下逐渐得势,托马斯·曼感到德国正在受到法西斯主义的侵袭和俘获,同时,他本人因为反对纳粹思想,遭到了纳粹分子的威胁。1930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马里奥和魔术师》,就表达了他对纳粹上台后可能将德国人民引入灾难的巨大忧虑。小说发表之后,读者很容易地就将催眠魔术师西帕拉看成正在德国和意大利崛起的法西斯主义、纳粹党徒的首领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因此,这部小说遭到了法西斯权力部门的查禁,在德国和意大利都不许印刷出版了。

  托马斯·曼于1933年2月在去欧洲其他国家巡回演讲的途中,得知法西斯的恐怖活动很猖獗,如果他回到德国的话,也将遇到生命威胁。于是,他只好停留在瑞士,开始了流亡生活。1941年,战事越来越紧张,他不得不离开了被战火完全席卷的欧洲,来到了新大陆美国,居住在加州。到这年的年底开始担任美国华盛顿图书馆的德国文学顾问,并且还受聘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1944年正式加入了美国国籍。

  托马斯·曼在流亡期间,继续自己的写作,一刻也没有停止思考,不断地以文学的方式对欧洲的文明处境和现实境况发言。为了回应纳粹对犹太人的污蔑,在1933年到1943年的10年漂泊岁月中,他取材于《圣经》,写下了长篇小说《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加起来超过了100万字。四部系列小说分别是《雅各的故事》(1933)、《年轻的约瑟》(1934)、《约瑟在埃及》(1936)和《赡养者约瑟》(1943),以连续的画卷的形式,描绘了《圣经》中记载的犹太先人约瑟波澜壮阔和充满了善和爱、智慧和人道的一生,把传说中的犹太人约瑟人道主义化,谱写了一曲人能够最终以美德和善战胜罪恶的史诗篇章。

  在写作《约瑟和他的兄弟们》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和第四部之间的空当,在1939年,托马斯·曼还出版了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根据这部小说的题材,我猜测,一定是身在异国、出于对祖国文化和历史的向往和怀念,还有对伟大作家歌德的无限崇敬,他写出了这部带有传记色彩的长篇小说。《绿蒂在魏玛》的主人公就是德国文学大师歌德,以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中塑造的绿蒂的原型为主角,写她1816年的一次魏玛共和国的旅行,以及和歌德的重逢:绿蒂在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诞生50年之后,已经是一个老祖母了。一天,她来到了小城市魏玛,在当地立即引起了轰动,因为少年歌德曾经爱过她,但是她因为已经订婚而拒绝了歌德的爱情,少年歌德为她自杀未遂过。这一次,他们最终见面了,但是,一个是白发老太太,另外一个是枢密大臣和文化巨匠,他们的见面是拘谨和有距离的,因为岁月已经使他们面目全非了。

  3

  1945年初,德国法西斯战争在欧洲不断遭遇失败,开始呈现颓势,德国

  文化界的一些头面人物非常希望托马斯·曼能够尽快从美国归来,但是,经过了深思熟虑,托马斯·曼无意立即回到祖国,他说,他“害怕石头废墟和人性的废墟”。

  1952年,托马斯·曼离开了美国返回欧洲,没有选择在德国居住,而是一直居住在临近德国的瑞士苏黎世,就表露着某种微妙的心态。也许,和祖国拉开一点距离,可能对她看得更清楚一些。

  1947年,71岁的托马斯·曼出版了他晚年最重要的长篇小说《浮士德博士》,这也是他一生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音乐家,他和魔鬼订立了合约,要为魔鬼写出很多音乐,但是,随着他和魔鬼的合作逐渐加深,这个音乐家的灵魂最终为魔鬼所占据,导致了音乐家的痴呆和疯傻。我想,可能是国内的“内心流亡”派对他的攻击使他深感受伤,他以这部小说做了一个回答。

  《浮士德博士》这部小说深入分析了和纳粹法西斯合作的艺术家,最终导致灵魂毁灭的处境,间接地回答了国内对他流亡在外的批判。在我看来,《浮士德博士》和《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约瑟和他的兄弟们》四部曲、《绿蒂在魏玛》一起,构成了托马斯·曼一生中最耀眼的、山峦般起伏的长篇小说代表作系列,使他因此成为20世纪的文学巨人。

  托马斯·曼进入老年之后创作力并不见衰减,1951年,他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被挑选的人》。这部小说取材于历史传奇史诗,描绘了教皇格里高里的一生。在托马斯·曼去世前一年,也就是1954年,他出版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大骗子克鲁尔的自白》,小说实际上没有最终完成,出版的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卷。这部小说带有欧洲流浪汉小说的风格,描绘了骗子克鲁尔招摇撞骗的伎俩和游戏人生的哲学。1955年,托马斯·曼在苏黎世以80岁的高龄病逝。

  托马斯·曼属于20世纪德语小说家中的佼佼者。我们在描述20世纪小说发展史的时候,很难绕开他,即使拿现代主义的有色眼镜来看他,最终,我发现他也没有令人失望:他以自己对德意志文明深邃的凝视、眷恋和批判,跟上了时代迅速变革的步伐。

  托马斯·曼是典型的不断呼唤和追寻欧洲精神文化家园的作家,他的精神故乡就是德意志和西方文明,因为他把欧洲看成是一个文化母体。在体验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毁灭感之后,他更加坚定了要做一个时代的观察者、批判者和记录者,以自己的精神内省和良心考问,来回答德意志民族和西方文明的迷失和沦丧。托马斯·曼以自己的体验,表达了他对人类充满了希望的价值观,他也赋予了不断被战争毁灭的欧洲文学以再生的力量。

  邱华栋

  

  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出版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中国屏风》等九部;发表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评论500余万字。

  托马斯·曼

  (1875-1955)

  德国小说家和散文家,德国20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和人道主义者,受叔本华、尼采哲学思想影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布登勃洛克一家》《魔山》,《布登勃洛克一家》被誉为德国资产阶级的“一部灵魂史”,被看作德国19世纪后半期社会发展的艺术缩影。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