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城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0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88根电杆为小渔村幸福生活“增氧”
贫困村靠养鳜鱼一跃成为小康村

  10月5日,扬州高邮市甘垛镇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薛斌,和甘垛供电所党员代表一起为村里一座小桥上的“光明桥小渔村”6个字描上金色,并燃放鞭炮庆贺。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近期该村村民养殖的鳜鱼陆续拉网,迎来丰收。村民收入再创新高,这些都离不开村里的致富“带头人”、58岁的汤长根。他带领村民们“渔业升级”,改养经济效益更高的鳜鱼,还帮养殖场争取来了动力供电,村民的年收入在短时间内实现剧增,甚至有1/3的村民都在镇上、市里买了房子。

  

  成飞 林华鹏 韩秋 曹锋

  渔民经纪人带回致富好项目

  高邮市甘垛镇三河村养殖场,被当地人称作小渔村。以前,村里的人大多靠外出捕捞为生。上世纪90年代,渔民上岸将1000多亩荡区开挖成一口口鱼塘,但经济效益差。村里一半渔民外出打工。

  作为村里的渔民经纪人,汤长根也是吃尽了苦头。因为养殖场地理位置等原因,不通动力电,难供氧,村民只能养殖普通的“四大家鱼”,还养不大,小鱼很难卖。1995年,他到苏州吴江送鱼的时候,见当地人都养鳜鱼,利润高,销量好。汤长根问当地的朋友:“鳜鱼好养吗?”没想到,朋友很慷慨,拿出4000尾鳜鱼苗,当时价值2000多元,“养得好再给钱,养不好就算送给你啦!”

  汤长根把鱼苗带回来,当年就大获成功。他甚至受到当地政府的表彰。于是汤长根把经验分享给村民,准备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积极争取!小渔村解决通电难题

  可是,第二年,一场意外,却使汤长根把第一年赚的钱都亏掉了。养鳜鱼属于特种养殖,对氧气要求非常高。但因为位置偏僻,养殖场里难以通电,只能靠柴油机水泵增氧,费时费力费人工,稍有不慎就会导致鳜鱼死亡。

  从此以后,通动力电就成了汤长根和所有小渔村村民最大的愿望。事情在2017年迎来转机,供电部门通知汤长根,新政策下来了,动力供电可以申请了。当年11月,省里批准的项目下达,供电部门立即组织施工队进场。

  甘垛供电所副所长陈建介绍,当时小渔村里连路都不通,施工队只能划船把电杆运到现场。一个月的时间,88根电杆全部装好。“虽然过程中吃了很多苦,但公司一直都倡导‘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想想也不觉得辛苦。”

  汤长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现在,每个鱼塘里都装上了电动供氧的设备,用手机就可以操控,需要供氧的时候,设备自己就可以开动,“我和我儿子两个人,管着120亩鱼塘,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事情。”

  村民刘朝荣说:“塘口通电前,我15亩塘口养殖鲢鱼,靠人工打水自然养殖,年底只赚了2万元。去年改养鳜鱼,塘口的收益翻了好几倍。”村民生活条件好了,有的盖起了楼房,有的添置了私家车。汤长根又积极向地方政府争取项目,去年村里又通了水泥路,还新建了一座连通村东、村西的水泥桥。小渔村已经成了小康村。

  新建的小桥,之前大家取名“三河桥”,但村民们都把它称作“光明桥”,喻意通电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光明。于是村里决定,又将它命名为“光明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