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比“剪刀手”是最常见的pose。但近日,有消息称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而指纹被提取后制作成指纹膜,可被不法分子用于各种通过指纹技术来识别身份的渠道,比如指纹门锁、指纹支付等。这个说法到底靠不靠谱?指纹真那么容易被识破?9月16日,现代快报记者请教了网络安全相关专家,了解到确实有这种可能性,但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季雨 综合新华社新媒体、央视网
9月15日
有专家表示,拍照时自己比的“剪刀手”容易泄露身份信息——
1.5米内
拍摄的剪刀手照片
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
1.5米-3米
能还原出50%的指纹
超过3米
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各方声音
网上的图片由于受到美颜、压缩等操作干扰,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性较低
绝大多数场景的生物密码应用是安全的,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手机指纹识别主要是电容式,即使拿到高清指纹,制作出导电材料的模拟指纹难度也很高
部分手机有活体检测能力
指纹信息是储存在手机本地,只有本人的手机上才能使用
事件
上海有专家称“剪刀手”会泄露指纹
9月15日上午,在上海举行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民体验日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发表了拍照比“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的言论。张威指出,在拍照时如果镜头距离够近,“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就能将照片中人物的指纹信息还原出来。
按照张威的说法,基本上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张威提醒,不但不要向陌生人提供自己的指纹、不在不可信的设备上录入自己的指纹外,而且不要在3米内拍摄“剪刀手”照片,带有自己指纹信息的照片不要在网上乱发。另外,张威还表示,家里若是有指纹门锁,尽量设置指纹加口令的双重解锁方式打开,才能保证安全。
调查
光学识别的指纹锁容易被假手指欺骗
近两年,指纹锁成了不少年轻家庭的“新宠”。记者在某电商平台上,以“指纹锁”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出现了大量候选商品。这些商品的价格从600元至3000元不等,每个商家的销售量看起来都不错,月销售量皆在500笔左右,销量最大的商家甚至能达到两三千笔。
根据卖家的描述可以看出,现在市面上的指纹锁的识别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光学识别,另一种是半导体识别。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前者利用光线反射;后者采用“活体指纹识别”,利用人体真皮组织的电特性,获取真人手指持续的、有效的指纹特征数据。
按照卖家的这种说法,通过照片获取的指纹的技术,属于指纹的光学识别。目前,市面上知名的指纹锁品牌,普遍采用的是半导体识别。不过,也有一些小的厂家为了节省成本,采用了光学识别的技术制作指纹锁,而这样的指纹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其他专家怎么说
身份有多重认证,不必过度恐慌
江苏省信息网络安全协会首席专家、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千目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拍照比“剪刀手”有泄露指纹的可能性,但这有非常苛刻的条件。“在相机分辨率足够清晰、成像的角度好、周围的环境光线也适合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取得清晰指纹。”
李千目提醒大家尽量不在公共场合过多泄露个人信息,但也不需要太恐慌。李千目打了一个比方,“我们安装防盗门就是防止陌生人进入私人空间,但总有一些不法分子破坏门锁、破坏防盗门进入。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了这种突发事件,就去责怪防盗门的质量。”
网络安全企业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裴智勇表示,这一说法从图像复原技术上可以实现,但从网络安全的维度来说,并没有实际增加安全风险。相较通过照片盗取指纹来说,不法分子往往会采取比它“门槛低”的其他方式。因此,对于“拍照时比划‘剪刀手’会泄露指纹信息”不必过于恐慌和担忧。
“比起指纹泄露,人脸更容易泄露,那是否意味着所有的照片都不能拍脸了呢?”裴智勇说,目前生物识别和身份认证商用产品方案不仅仅依赖于静态的指纹信息、人脸图像,大多还附加了人工监督、活体检测技术、多因子认证技术,来保证“我就是我”,因此,绝大多数场景的生物密码应用是安全的,公众不必过于担心。
即使拿到高清指纹,也很难骗过手机
阿里巴巴安全领域专家表示,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照片都会经过压缩处理,无形中已经降低了照片的清晰度,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性比较低。
支付宝数字身份实验室负责人高谊也表示,虽然这事理论上是可能的,但实际上大家不用太担心。首先,目前手机指纹识别主要以电容式为主,即使拿到高清指纹,但制作出导电材料的模拟指纹难度还是很高的,加之部分手机还有活体检测能力,比如说会检测皮肤的温度,所以几乎无法通过手机指纹识别;其次,指纹信息是存储在手机本地,只有在本人的手机上才能使用,就算根据照片能制作出模拟指纹,拿不到对方的手机也是没有用的。
网友
专家怕是小瞧了
美颜磨皮功能
“剪刀手”会泄露指纹的言论一出,迅速在网上掀起了激烈的讨论,也顺利登上了微博热搜话题排行榜。
大部分网友在感叹“科技是把双刃剑”的同时,还有一些网友戏称,“剪刀手,永别了。”“有美颜在,能找到磨皮后的完好指纹,算你狠。”“鉴于最近面部识别的流行,以后拍照大家也不要露脸了,太危险。”“女人的照片估计很难盗取指纹,因为磨皮美颜都没了。”
玩笑归玩笑,倘若真的用拍照的手段,获取他人指纹并用于违法犯罪,那对于信息安全还是财产安全都是一个巨大威胁。对此,逻辑清晰的网友直言,“这应该让指纹加密机构革新、克服,而不是让用户不拍照。”“我的手机指纹识别是活体指纹识别解锁,不怕。”
提醒
手机里的
四种隐私功能
最好关闭
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事件已屡见不鲜,公安部门也对此加以严厉打击。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络信息安全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对此,9月16日,江苏网警也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保护个人信息提醒。
江苏网警提示,网上测试、来历不明的二维码、手机短信中的链接千万不要乱点。而智能手机中,有四种隐私功能最好关闭,分别是“附近的人”“常去地点”“允许搜索”“允许查看”。
同时,江苏网警表示,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最好不要晒含有个人信息的火车票、飞机票、登机牌、护照等信息。不仅如此,自己所在的位置,孩子照片及姓名,家中老人的照片也尽量避免被不法分子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