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5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9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首页
纳博科夫:小说魔法师
  《洛丽塔》
  《文学讲稿》
  《黑暗中的笑声》

  □邱华栋

  一

  弗·纳博科夫1899年出生在俄罗斯的彼得堡,他的家世显赫,祖父当过沙皇时期的司法部部长,父亲是一名法官,反对沙皇统治,后来参加了“二月革命”之后成立的改良政府。因此,纳博科夫从小就受到了很好的文化熏陶。后来,由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更加激进地将俄国引向了新的方向,历史的车轮使旧俄罗斯快速演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国家新苏联。

  在那个动荡的时期,纳博科夫由父亲带着流亡到了德国。1919年,纳博科夫进入英国剑桥大学学习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1922年他取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回到了柏林。他父亲当时是流亡在欧洲很活跃的自由派分子,因为办报纸刊发自由派观点的文章,惹怒了同样流亡的右翼君主派分子,结果在1922年被刺杀身亡。父亲丧生之后的一段时间是纳博科夫最为艰难的时期,他侨居欧洲,开始写作俄语小说,在俄罗斯流亡的侨民中获得了一些名声。说起来,纳博科夫十分早慧,他的文学生涯开始得很早,1916年,17岁的弗·纳博科夫还在俄罗斯的时候就出版了诗歌作品《诗集》,诗风带有象征主义的晦涩和对语言的雕琢,在俄罗斯文坛上崭露头角。到欧洲之后,他写了6个戏剧和诗剧剧本,1926年到1940年之间,纳博科夫发表出版了9部俄语小说:1926年,纳博科夫出版了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玛丽》,此后,又陆续出版了长篇小说《王,后,杰克》(1928)、《眼睛》(1930)、《防御》(1930)、《荣誉》(1932)、《绝望》(1936)、《黑暗中的笑声》(1938)、《斩首的邀请》(1938)、《天赋》(1939)等。

  这个阶段可以说是纳博科夫文学生涯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个时期,纳博科夫通过诗歌、戏剧、小说等多种文体的写作,来艰难寻求表达自我的文体。

  纳博科夫的最后一部俄语长篇小说《天赋》完成于1937年,于1939年出版。1963年,才出版了这本书的英文版。

  1937年,38岁的纳博科夫前往巴黎,打算在那里找一份教书的工作,但是,很快,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再次陷入到一种困顿和危险当中。1940年,他终于辗转来到了美国,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二

  纳博科夫可以说是在美国发达起来的,是美国给了他一个舞台,一个转变文学风格的机会。一开始,他在美国的一些大学讲学,陆续登上了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美国著名学府的讲堂,在那里给学生们教授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和西班牙文学。课余时间则继续自己的文学创作,这段时间,他的生活逐渐稳定下来。由此,纳博科夫很快进入他写作的第二个阶段,从此,纳博科夫不再用俄语写作,而是改用英语写作,用他的8部英语长篇小说,顽强地征服了美国和英语世界的读者,获得了世界性的影响,奠定了他的20世纪小说大师的地位。

  《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是纳博科夫的第一部英语小说,出版于1941年12月。这部小说以一个俄罗斯流亡者对他同父异母的作家兄弟写一部传记的形式结构全书,别具匠心地采取了多层次的叙述,比如,作者一边写哥哥的传记,一边还对哥哥曾经聘用的秘书写的另一部传记进行驳斥和证伪,使得小说一边建构一边解构,内部结构复杂有趣。

  1947年,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英文小说《庶出的标志》,书名的直译应该是“从左边佩带的勋带”,意思是非正规获得的某种地位。据说,纳博科夫写这部小说是为了纪念1945年死于德国纳粹的集中营里的哥哥。从小说的艺术性上来说,最出彩的地方就是那个带有荒诞色彩的人变飞蛾,以飞蛾飞出了监狱喻示了希望的存在。

  纳博科夫真正让英语世界的读者着迷和发疯的小说,是《普宁》和《洛丽塔》。长篇小说《普宁》出版于1957年,主人公普宁是一位在美国任教的俄罗斯老教授,他外表打扮滑稽、行为迂腐,但是内心却善良温和,带有浓厚的俄罗斯文化品格和乡愁意识,因此,在物欲横流的美国社会里,普宁教授感到处处都不适应,与周围的一切都发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冲突,一时间,同事疏远了他,妻子也离开了他,最后,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身对俄罗斯古典文学和文化的研究当中去寻找安慰。

  而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的出版,可以说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文学事件了。像《洛丽塔》这样的小说,在当时显得非常离经叛道,走投无路的纳博科夫寻思,只有风气开放的巴黎也许能够接受它,他就把稿子邮寄到巴黎。1955年,巴黎的奥林匹亚书局出版了这本书,但是却把它放到了一套色情小说丛书里。结果,英国著名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发现了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他立即撰写书评文章,给予热烈的赞扬。大家才开始注意到这本书,并争相阅读,一时造成了洛阳纸贵的局面。这本书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光是普通读者喜欢这本书,那些猎奇者、性变态、窥阴狂和恋童癖也都很喜欢这本书,这给一些保守人士留下了口实,英国和美国的海关先后都查禁过本书。数年后的1958年,《洛丽塔》才在美国正式出版,继续它被热烈争议的命运。

  在这本书已经问世50年之后的今天,重新来看这本书,人们对小说中的畸形性关系的描绘已经不那么大惊小怪了,从小说的叙述、结构、语言和精神分析层面的解读就更加多样了。我觉得,从总体上说,《洛丽塔》这部小说的机智和反讽、对男人欲望的描绘和批判,使小说具有了对美国社会进行精神分析的深度。小说本身的争议性和多义性也带给了纳博科夫本人很多版税和全球性的声誉。

  三

  1961年,纳博科夫迁居到瑞士蒙特勒,此后,一直到1977年7月他在洛桑去世,他都在瑞士生活和写作。这个阶段是他写作生涯的第三个阶段。

  1962年,他出版了长篇小说《微暗的火》,这是一部真正具有纳博科夫式谜语特点和形式主义特征的小说,也是纳博科夫最值得分析的作品。小说讲述了位于东欧的某个虚构的小国家赞巴拉国的国王,被一场革命废黜之后逃到了美国一所大学担任教授的故事。他改名叫金——英语就是国王的意思,他对另外一个诗人、学者希德教授讲述自己的生平,希望希德把他的经历写成诗歌。但是,希德教授后来被误认为他是一个审判法官的一个出狱的犯人所刺杀,只留下了999行长诗。这使金觉得,刺杀希德教授的罪犯很可能就是废黜他的赞巴拉国派来暗杀他的,结果,刺客把毫不相干的希德教授给刺杀了,而真正的目标是他。于是,金从希德教授的遗孀那里取回来这首长诗,开始肆意地进行注解,疯狂地把一首希德教授写给自己的自传式的长诗,解读为关于他这个国王金的经历的叙事长诗,进行评注、误读和歪曲,由此也颠覆了小说的潜在主题。《微暗的火》因为形式上的新颖和意义的复杂,历来是文学研究者最喜欢钻研的作品。

  1969年,70岁高龄的纳博科夫出版了小说《阿达:一部家族史》。这部篇幅不小的作品内容特别丰富,主线索是一个90多岁的俄罗斯裔美国哲学教授,回忆自己和同父异母的妹妹所发生的动人而又曲折的爱情,是另外一种类型的《洛丽塔》。

  在这本小说中,俄语、法语、德语、荷兰语等多种欧洲语言词汇频繁出现,既给阅读带来了障碍,也显示了纳博科夫的一个潜在心理:这本书不是写给那些普通读者的,是写给有着雄厚的欧洲人文知识准备和素养的读者的,这样的读者才配去领会他传达的全部信息。纳博科夫写这本书,几乎囊括了他全部的人生经验和对俄罗斯文化、欧洲文化、美国文化的全部思考,并且饱含着对文化的浓重依恋与乡愁。

  1972年,老当益壮的纳博科夫出版了小说《透明》,这本薄薄的小说带有着纳博科夫的特殊人生经验。

  纳博科夫一生中最后一部小说是《看那些小丑!》(1974),这部英文小说的书名来源于他的祖母对他说的话:“看那些小丑!他们到处都是,在你的四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流亡的俄罗斯作家,在小说中,时间不断地绵延、中断,作家不断地浸入回忆,他一生的文学创作连缀其间,但是,最终这个作家连自己叫什么、姓甚名谁都说不上了,他只是人间一个小丑而已。纳博科夫以这部小说自嘲作家职业的尴尬,以自嘲的方式总结了自己一生的工作。

  除了上述17部小说,他还出版了评传《果戈理传》(1944),还出版有对狄更斯、福楼拜、卡夫卡等欧洲小说家进行细读式研究的《文学讲稿》、研究俄罗斯文学家的讲稿《俄罗斯文学讲稿》,以及研究西班牙文学名著的《(堂吉诃德)讲稿》等文学评论著作。他还发表有50多个短篇小说和9个剧本,400多首诗歌;出版有回忆录《说吧,记忆》。

  纳博科夫是一个相当专业的业余昆虫学家。除去讲课和写作,很多时间他都用来和妻子薇拉一起在郊外捕捉蝴蝶,制作标本。这给他的文学形象增加了一些趣味和神秘色彩,以至于美国某家报刊刊登他的漫画,总是在他硕大的脑袋边加一个捕捉蝴蝶的网。这也成为纳博科夫本人的一个象征:他的一生似乎都在挥动一张捕捉小说文体的蝴蝶的网,并像魔法师变魔法那样不断地将小说的蝴蝶从网里拿出来。

  纳博科夫对小说形式上的探索异常用心,他的小说形式就是内容,而思想却是模糊和混沌的。由于他经历了20世纪巨大的历史震荡、变化和剧痛,他的作品呈现一种十分复杂的面貌。他的小说题材丰富,深度和广度都令同行惭愧,他将想象力和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努力地探索小说可能的边界,像探险家一样改变了小说发展的方向。

  邱华栋

  

  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出版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中国屏风》等九部;发表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评论500余万字。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1899年—1977年)

  俄裔美籍作家,1899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在美国创作了他的文学作品《洛丽塔》,但真正使他成为一个著名散文家的是他用英语写出的作品。他同样也在昆虫学、象棋等领域有所贡献。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