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8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突然停电,他们举着应急灯完成手术
  举着应急灯完成手术 通讯员 供图

  8月19日是中国医师节。有一群医生,他们在万里之外的非洲执行医疗援助任务。日前,现代快报记者连线了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的几位队员,他们来自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在2019中国医师节,听他们讲讲医疗援外的那些事。

  

  通讯员 陈艳萍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任红娟

  袁同洲是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也是此次江苏第29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副队长,他和其他八名来自南医大二附院的队员共同驻扎在奔巴岛。袁同洲告诉记者,7月初到达奔巴岛,到如今已经一个多月。奔巴岛的条件非常艰苦,最大的困难是手术时经常面临停电停水、没有氧气、手术床故障、缺少最基本的药物等,面对这些困难,队员们从来没想过要退缩,而是因地制宜想办法,更努力地关注病人。

  普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弛记得,到达奔巴岛的第三天,他接诊了一位结肠套叠的病人,需要进行结肠切除手术,结果手术过程中突然停电,“呼吸机停摆,没有应急电源”,在这种情况下,袁同洲带着全体队员举着两个应急灯和一个电筒进行紧急照明,张弛和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燕在手术台上,还有七位队员在台下轮流负责照明,“在昏暗的应急灯下,在麻醉医师张擎的手球囊通气过程中完成手术”,过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张弛说,这一刻,他特别感谢自己背后有这样一个团结的团队。

  在儿科,同样面临缺医少药的境况,儿科医师丁玲说:“最基本的药都没有,脱水、重症营养不良的孩子很多,耗材也很少,吸氧管、吸痰管、胃管、肛管都没有。”这一切给临床造成非常大的困难。丁玲印象最深的一台手术是抢救一位早产儿,孩子的妈妈因为子宫大出血,切除了子宫,而孩子因为早产情况非常危急,在桑给巴尔现有的医疗条件下,早产儿存活率很低。“她已经失去子宫,如果孩子再没了,那么可能没有机会再做妈妈”。那一刻,丁玲决定要尽最大努力去救孩子,没有呼吸机,她制作了简易的CPAP装置(持续气道正压装置),最终孩子活了下来,并健康出院。

  年轻的妈妈抱着孩子,激动地流下了眼泪,而丁玲则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健康所系,生命相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