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毕飞宇谈“我的小说生活”:
《平原》没得茅奖,痛苦了十分钟
  《小说生活》
  毕飞宇、张莉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6月

  今年是茅奖年,很快,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就要开评了。近日,著名作家毕飞宇做客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第三场“茅奖作家面对面沙龙”。谈话中,毕飞宇分享了茅奖作品《推拿》创作时的心路历程。毕飞宇说,这部题材边缘、并不那么主旋律的小说最终获了奖,如果问他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心灵鸡汤般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做事情的时候,内心干净是多么重要。”

  此外,毕飞宇谈话录《小说生活》近日新版,这是他和评论家张莉的文学对谈。他们从毕飞宇的童年开始谈起,从阅读到写作、从小说到电影,既是读者又是文字的试验者,在真实与虚构的疆域里,真诚、热情地探索小说之道。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曦

  写《推拿》的时候,内心特别干净、安宁

  2011年,毕飞宇凭借长篇小说《推拿》获得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在写《推拿》之前,毕飞宇写过一个长篇叫《平原》,写完之后觉得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没多长时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开评,所有朋友都跟他讲,“老毕,你这个小说一定能得茅奖。”毕飞宇自己也觉得差不多,结果评出来以后没得。

  毕飞宇说,那时候很年轻,自己对这个奖也看得比较重,当时得到这个消息以后,他一个人在沙发上坐了十几分钟,坐在那想怎么就没得奖,抽了几根烟,喝了几口茶才慢慢平复下去。

  当他开始写《推拿》的时候,他告诉自己,兄弟你就是一个乡下孩子,你从乡村出来写了《玉米》《平原》,这两个作品你都写完了,这一段的生活表达得特别好,你就踏踏实实地做你喜欢做的事情。什么奖不奖的,你觉得自己有可能得,最后也没得,没得以后你痛苦十分钟也就过去了,不就失落了一下吗?好好写。

  所以,他写《推拿》的时候,自己的内心建设做得特别好,心里面特别干净,很安宁,“至于茅盾文学奖有没有可能在关注宏大题材、历史题材、史诗模式,换句话说,所有的有关茅奖的那套评奖的可能性我都没考虑。”

  《推拿》的体量很小,就写了几个月时间,一个小小的推拿中心,有人说这是毕飞宇用短篇的方式写了一个长篇。这句话是讽刺他的,没几年之后这句话成了他非常骄傲的一句话,“我说我用一个短篇的方式把长篇那么复杂的人际、那么多的内容写干净了,而且一点都不乱,我想表达的东西表达得特别好,我觉得这是我的一个创造。”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推拿》获得了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毕飞宇说,回过头来看这段经历,他觉得特别有意思。

  “如果我在写《推拿》的时候,我一定要写一个符合茅盾文学奖的那种作品,我一定要得这个奖,也许‘推拿’这个题材我就不敢碰,它也不是主旋律,它很边缘,它又没有历史感,它又没有宏大的天问,它无非就是写了那个被所有人忽略、几乎已经不存在的生活,用我的话说,在黑暗的建筑底下有一个巨大的黑暗,我和命运拔河,我把这个黑暗尽可能拉到阳光底下来,然后我得到了茅盾文学奖。回过头来如果问我最大的体会是什么,心灵鸡汤般的一句话就是,当你做事情的时候,内心干净是多么重要。”

  小说家和批评家,过不到一起去的“两口子”

  近日,人民文学出版社新版了毕飞宇的谈话录《小说生活》。这本书原先的书名叫《牙齿是检验生活的第二标准》。初版几个月后,台湾出了繁体版,书名叫《小说生活》,毕飞宇觉得这个书名起得好,既本分,又开阔,因此这次再版的时候,便将繁体版的书名给挪了过来。

  《小说生活》是小说家毕飞宇与批评家张莉的文学对谈。他们从毕飞宇的童年开始谈起,从阅读到写作、从小说到电影,既是读者又是文字的试验者,在真实与虚构的疆域里,真诚、热情地探索小说之道。

  在序言中,毕飞宇交代了这部书的成因。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算出版毕飞宇文集,责任编辑赵萍对他说,《毕飞宇文集》是九卷,给你再加一本,做个整吧。她想附带着推出一本毕飞宇的谈话录。“那一年我才五十岁,一听到‘谈话录’三个字,我蓬勃的虚荣心就猖獗起来了,我哪里按得住,当即就答应了”。

  在毕飞宇看来,谈论文学,作家和小说家通常是两套不同的体系。“我们老家乡下有一句话叫做敲锣卖糖各卖各行。批评家不做虚构性工作,所以每当谈起文学的时候都是从一套体系出发,时代、美学背景、文化风格、人性、善与恶、民族,大部分都是这些大的话题,从这个话题出发去映照小说。批评家真正用手指摸到小说的人不多,因为你不能要求人家什么都弄。而我们这些写小说的人其实不懂文学,我们就知道写,我们感受到一些东西,觉得用这种方法把它表达出来,人们把它命名为小说,文学是什么我真不懂,我研究那个干吗?我不研究这个东西。通过一篇小说呈现怎样的历史、呈现怎样的时代,这不是他想的事情,是他这个小说呈现的过程当中,很可能跟它合上了,它只是跟它合上了,他不追求那个东西。所以批评家和作家,理论上是很好的聊天伙伴,其实是过不到一起去的‘两口子’,一个是川菜的,一个是淮扬菜,因为两个人相敬如宾,你吃吧,你吃吧,过日子也能过得下去,但生活在一块。”从谈话的结果来看,毕飞宇说,“张莉是可以跟我吃到一块去的批评家。”

  张莉说,为了做谈话录,她从北京来到南京,在毕飞宇家楼下的咖啡馆谈了整整两天,通过对话,可以看到乡村少年毕飞宇成长为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生活经历。“跟毕飞宇做对谈是挺和谐的,但是压力也很大,那个压力首先是体力上的,我们要用两整天的时间从早到晚,毕老师是健身狂人,而且他一直不觉得累,我都是硬撑着。我们旁边有一个速记,我们说中间休息,速记说终于结束了。速记是一个男的老师,体力很好的,一整天下来也很累。”张莉说。

  《小说生活》里面固然有毕飞宇回忆他的整个成长经历,但其中有很大一块是关于阅读,说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包法利夫人》、张爱玲、鲁迅、周作人等等,基本是想到哪说到哪。张莉说,对谈的时候,现场还有两个出版社的女孩,她们本来中午要回到上海,结果她们一直听到晚上,一直在听他俩聊天,那个现场还是非常嗨的。

  在畅销15万册的《小说课》里,毕飞宇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中外短篇小说中的体格与筋骨,毕飞宇说,其实《小说课》和《小说生活》是有血缘关系的,《小说课》里涉及的书目,大部分都是《小说生活》里面谈到的,当然,受谈话形式所限,只能谈某些具体的点,不能把这个作品从头到尾那样聊。

  摘录

  成为小说家的第一步:阅读。

  “没有阅读哪里有写作呢,写作是阅读的儿子。我在写作的时候时常遇到这样的场景 :这个别人已经写过了,那我就换一个说法。”

  

  成为小说家的第二步:捋!

  “我夜里没事干的时候,把海明威的东西拿过来,拿一张纸、一支笔,把他的小说整篇整篇地往下捋。那时候我很年轻,也是无聊嘛,我就干这个,玩得津津有味的。还是那句话,只要你喜欢,你总有办法。”

  

  成为小说家的第三步:厚脸皮!

  “我真的也不怕写出烂东西,万一写出个烂东西真的也无所谓的,只要你真心喜欢,不喜欢就不写,拉倒。”

  

  成为小说家的第四步:体格很重要!

  “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我的体魄帮了我很大的忙,你要想做点事情,你必须付出,这个付出首先是体能上的,这是很公平的事情。现在想起来也真是,我在年轻的时候体能上的付出是巨大的,多亏了我的身体。”

  

  成为小说家的第五步:找到自己!

  “一个小说家真正内心上的拓宽,不是以拓宽的方式体现的,是以缩小的方式体现的,比如说我在年轻的时候,内心在不停地拓宽,不停地涉猎各个国家的小说,东欧、西欧、拉美,中国的古典,这样一个扩张的过程,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一个自我丧失的过程。 ”

  

  论小说家的“持久力”!

  “文学不只是实践,也有修养的问题,比方说,美学、语言学、史学、认识论,这些其实都是一个作家必备的, 在这些问题上,如果有一个比较系统的训练,作家的持久力会好很多。”

  

  语言是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小说就是写语言’这句话用于短篇也许不错, 到了中篇就勉强了, 写长篇绝对不能相信, 要不然会把人弄死的。语言是一个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

  

  没有一个作家是一座孤岛!

  “一个作家的成长不是孤立的,和他周边的文化环境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真正的好朋友,是帮助你打开胸怀的那些人。当然,这里就有一个承受力的问题,没有承受力一切就都免谈了。”

  ——选自《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