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成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当机器人遇上古琴
会碰撞出什么火花?
  “穿越千年的礼乐”创意制作挑战赛现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施向辉 摄
  扫码看视频

  快报讯(记者 舒越)当机器人遇上古琴、编钟,会碰撞出什么美妙音乐?7月10日,“2019年宁台港澳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交流活动”之“和鸣2.0:穿越千年的礼乐”创意制作挑战赛在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举行。据了解,这项赛事将中国古代乐器与人工智能结合,吸引了南京、台湾、香港、澳门四个地区62所中小学的62支队伍、近260名参赛选手同场竞技。

  据比赛裁判长马睿介绍,挑战赛分为小学组与中学组,每支队伍由3到4名学生组成。参赛选手需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利用自主制作的“1+1组合”:一套中华民族古代乐器、一组具有人工智能的演奏机器人,完成自主寻找乐器、演奏20个以上音符的任务。

  “我们设计的主题是有关中秋节的,昨天去夫子庙参观时买了一盏花灯,还画了一幅画,有可爱的月兔。”来自澳门的小学生曾卓谦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和其他3名组员都是第一次来南京,已经游览了中山陵和夫子庙,非常开心。“学校有相关的编程课,老师也会指导我们在电脑的软件上学习,所以感觉并不难。但是目前我们的机器人还只能弹奏音符,下一步将设计弹出一首完整的曲子。”

  一排五颜六色的瓶子、红色的鼓、金色的锣……南京后标营小学“甲壳虫”战队带来的机器人正在演奏《好一朵茉莉花》。有意思的是,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配件都是“废物利用”。队长刘旭桐介绍说,首先瓶子都是废弃的塑料瓶,里面装了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水,敲出来的音调就会不一样,“锣”由家里常用的锅盖改造而成,“鼓”则是水管和羊皮纸制作而成的。“机器人有十二个传感器可以完成不同的任务。为了演奏出音乐,我们试了很多次,一定要找准音。”

  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研究员杨健表示,这项比赛是传统和现代很好的整合,主要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让孩子们走近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要求他们面向未来,鼓励孩子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孩子们需要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用现代技术去实现自己‘脑洞大开’的创意。他们不断发现、研习,与团队伙伴们进行合作,这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学习体验。”杨健说,去年比赛,只要求让孩子们用编钟来完成机器人对中国古代礼乐的演奏。“今年我们更加开放,孩子们可以用更多的中国古代的乐器来进行演奏,有扬琴、古琴、空灵鼓等,所以除了敲打,今年还增加了弹拨,对孩子们来说,挑战非常大。但是我们很欣喜地发现,虽然技术难度增加了,孩子们创意也更丰富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