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7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如何理解一种隐含的批评样式
  《普鲁斯特的凝视》
  傅小平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19年1月

  《普鲁斯特的凝视》的意义显然远不止于“罗列”“介绍”“推荐”

  关于傅小平的《普鲁斯特的凝视》,我首先注意到的是这本集子自带的厚重。但这种厚重,又不仅限于体量层面或是所涉外国作家数量层面的厚重。某种程度而言,《普鲁斯特的凝视》因其外在显性的厚重,是很容易受到干扰与误读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一些网络读书平台上会有读者将《普鲁斯特的凝视》定义为“工具书”“书单”——尽管《普鲁斯特的凝视》的意义显然远不止于“罗列”“介绍”“推荐”。

  事实上,相比于《普鲁斯特的凝视》封面所格外强调的“不可不读的100位外国作家”一语,我更加在意的是傅小平如何看待这“不可不读的100位外国作家”。这其实也涉及到当下对于文学批评样式的认知理解。作为资深的文化媒体人,傅小平的主业是新闻报道。出版于2016年的《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便是傅小平的“主业的成果”。但是《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与《普鲁斯特的凝视》似乎有着相类似的遭遇,在出版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归类成纯粹的“工具书”。不过如果我们能够抛开充满傲慢与敌意的文学观念,《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内由傅小平与作家的“问与答”形式出发,实质上形成了一种颇具意味感的批评样式。很多人在阅读相应文学访谈的时候,鲜少有能真正注意到作家所“答”背后包含的采访者所“问”的设置意图、设置细节,以及问者“声音”与答者“声音”之间的牵扯、融合。一个“具有水准的问题”指向的不单单是作家怎样去回应这一单独的问题,更体现出采访者如何通过这个“具有水准的问题”构建起带有指向性、互动性的访谈结构。所谓“指向性”“互动性”,也是一种围绕“对话”展开的“批评性”。坦率地讲,就现今频频提出要反思“批评何为”却又庸论不断的批评界,傅小平与哈金、莫言、贾平凹等人的文学对谈文章,实则有着不容忽视但又被轻易忽视的锐意与灼见。

  之所以要在谈论《普鲁斯特的凝视》之前提及《四分之三的沉默:当代文学对话录》,是因为傅小平“资深媒体人”这一身份在得以彰显的同时,其作为“文学批评家”的身份却并没有获得公众应有的重视,而写作《普鲁斯特的凝视》的“批评家傅小平”又是引而不发的。在这本书的诸多篇章里,傅小平更愿意将涉及相关作家作品的观点态度交由其他言说者进行表达阐发,但这并不意味着作者本人“批评性”的退场。我的理解是,如何择取相应观点论据从而使自己既有的主张获得最为恰当的支撑表达,以及如何在最为恰当的地方运用材料文献,相应行为实践本身就考验着写作者的批评立场与批评智慧。这也是傅小平在《普鲁斯特的凝视》里展开文学批评的隐含样式,或者说是一种关乎文学批评的“设计”与“暗示”。

  尽管收入《普鲁斯特的凝视》的绝大多数文章最初是为了“排解难以接受的约稿的焦虑”而写的,但当这些文字以特定的序列进行组合集结,其实是可以观察到“不可不读的100位外国作家”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纠缠”,以及通过相互“影响”“纠缠”照映出的二十世纪以来世界文学史演进的“纹路”与“痕迹”。寻找并对位或平行或交错的作家作品“脉络”,以及在“脉络”未将行进的“空白”尝试作出富有胆识的预言,可能也是傅小平《普鲁斯特的凝视》的某类读法。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错综复杂的“脉络”中,有一支隐含着中国新时期以来作家对20世纪外国文学的阅读接受史。而中国当代作家有关域外文学资源的摄取范畴与影响程度,恰恰是当代文学史诸多著述里时而武断、时而暧昧的吊诡所在。《普鲁斯特的凝视》里所言的这支“脉络”则构成了一条微妙隐秘的“线索”。

  从这一角度来看,有关《普鲁斯特的凝视》的读法,实质上也联系着这本集子内各类游移不定的“线索”。用傅小平自己的话来说:“我写每一位作家,都像是走进了交叉小径的花园,我指的不是迷失其中,而是说每一条小径,都隐藏着通向别的作家的线索——让读者得以从收入集子里的作家‘走向’集子以外的作家。”从“线索”的离散到“线索”的聚合,从记忆的“来处”到现实的“去处”,这是我所理解的《普鲁斯特的凝视》的另一种“厚重”。而这种“厚重”又似乎是无形的。 顾奕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