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和“空巢”老人越来越多,针对老人们的实际需求,近年来南通市崇川区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为老人们提供更为精细的服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如今崇川区还为部分经济困难或高龄老人提供服务补贴,通过政府补贴的形式让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服务。
陈莹 严君臣
为老人提供“一站式”服务
6月21日中午,家住瑞园小区的张大爷赶到虹桥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打包饭菜。“年纪大了,自己做菜太麻烦了。”张大爷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骑自行车来,打两份饭带回去,跟老伴一起吃。虽然离家不近,但菜品新鲜花样又多,足够的菜量还能留到晚上再吃一顿,他家已经许久不开伙。
像这样的便民措施,在服务中心还有很多。据介绍,2018年崇川区试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化改革。如今,崇川每个社区配建1家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文体娱乐、医疗卫生等功能设施共建共享,还为社区居民提供助餐配餐、日间照料、健康管理、文体娱乐、应急服务,以及上门服务等。
居家养老服务,政府给补贴
政府给补贴,让老年人享受优质晚年生活,这样的举措在崇川区已经推行好几年。2012年之前,崇川的各个社区已经开始向老年人发放服务券,老年人可以凭券到服务站享受各类便民服务。经过多年发展,如今集助餐、助医、助行、助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全面覆盖崇川区10个街道,并依托社区建成85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这两年开始在虹桥和学田街道试点,社会化运营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与更专业的社会力量合作。运营商由养老机构作为支撑,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崇川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姚国泉告诉记者,如今崇川区90%以上的老人选择居家养老,而服务中心能给老年人提供80项精细分类的服务,涵盖老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60岁以上低收入老人、80岁以上失能老人,以及所有90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都能享受到200元或300元的服务补贴。依托智慧养老信息系统,社区给每个老人开通虚拟账户,并设置了收付款二维码,补贴款项按月打进这个虚拟账户。如今,崇川区已有4100多名老人享受到补贴福利。
将医疗服务“送上门”
“我在这住了20年,真的是大变样。”6月26日下午,70岁的毛爱玲来到学田街道果园社区,和邻居们聊最近举行的健康讲座。
近年来,崇川区着力推进医养融合建设,结合社区标准化建设,全区106个社区都设立了家庭医生工作室。家庭医生团队每周都会抽出两个半天,到工作室开展驻点服务。除了给百姓们提供日常医疗服务,还针对有需求的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服务,家庭医生还定期上门给老人检查身体,并给予相应的健康指导。
此外,社区还定期举行健康讲座等活动,邀请当地医院的主任医师来为老年人讲解健康知识。毛爱玲就是讲座的忠实“粉丝”,活动开展以来几乎场场不落。
“接下来我们将试点开展‘家庭病床’服务。”崇川区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新华告诉记者,此举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也能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对于长期卧床或者患有需要长期治疗慢性病的老年人来说,能得到家庭医生的上门诊治,就医也更加方便。预计今年下半年,崇川将筛选100个符合条件的患者,进行首批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