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随手关灯、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每天这些小小的生活改变,都是在践行碳减排的生活理念。
6月19日,是第7个“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行动 保卫蓝天”。当天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江苏省低碳发展报告(2017-2018年)》(以下简称“报告”)。现代快报记者获悉,去年全省单位GDP能耗(即万元GDP能耗)较上年下降6.18%,超额完成年度下降3.7%的目标;“十三五”以来累计降低15.5%,超额完成考核目标要求。近年来,江苏在着力推进经济低碳发展、稳步推进城镇低碳发展、地方低碳试点创新发展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碳发展实践。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红艳
低碳发展
去年全省单位GDP能耗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018年,全省单位GDP能耗较上年下降6.18%,超额完成年度下降3.7%的目标;“十三五”以来,全省每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15.5%;相较2016年,2018年全省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2%……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方斌斌介绍,近年来,江苏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推动发展低碳农业和稳步增加森林碳汇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经济低碳发展。
新增清洁能源和削减煤炭消费的步伐在加快。2017年和2018年,全省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分别为7.9%、8.4%,比上年分别提高0.5、0.3个百分点。。
全省林木覆盖率也在逐年提高。报告显示,2017年全省植树造林54.5万亩,新建“三化”示范村和绿化示范村651个,新栽珍贵用材树木3151万株,全省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2.9%。2018年全省新增成片造林53.4万亩,比计划任务翻一番;林木覆盖率增至23.2%。
绿色生活
低碳建筑、低碳交通等逐渐融入生活
低碳发展、节能减排,还可以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报告显示,江苏正在有序推进建筑低碳化建设。去年全省新增绿色建筑标识项目783项、建筑面积8197万平方米,城镇新建民用建筑65%节能标准全面执行,新增节能建筑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13个设区市均已建成市级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累计有1642栋建筑实施建筑能耗分项计量和实时监测;累计建筑能效测评标识项目达2113个项目。
在发展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上,江苏去年实现年二氧化碳减排能力293.99万吨,其中排放占比较大的公路货运减少排放量221.3万吨,下降15.9%。与此同时,道路上跑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2018年全省道路运输领域共有纯电动等各类新能源车4.8万多辆,同比增长100%。
地方试点
多地开展试点,南京实行碳积分奖励
低碳发展不仅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进绿色制造,更需要公众的积极参与。记者了解到,目前省内多个城市在进行低碳试点创新发展。
比如,南京在国内首推“全民低碳出行、共创绿色南京”活动。依托“我的南京”App,推出了南京全民低碳出行公共服务平台,并开发了绿色支付、绿色商城等,通过整合市民步行、公共自行车、地铁、公交车等绿色出行数据,实行碳积分奖励。目前,低碳出行公共服务平台每天点击量约200万次,总参与人数达到80万人以上。
另外,徐州在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固体废弃物和资源化利用等专项领域工作成效显著,2019年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无废城市”试点;无锡成立无锡众惠绿色发展促进中心,开发绿账户平台,引导探索绿色低碳发展新模式;苏州则建立了低碳能源公共服务平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独墅湖科教创新区智慧用电管理平台,服务园区低碳发展。
计划
将开展省内碳排放峰值目标和路线图研究
普通市民生活中该如何养成低碳习惯?方斌斌介绍,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居民可以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比如,减少办公设备待机能耗和一次性办公品的消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者是步行上下班,垃圾分类回收等。
除了在生产、生活中进行减排,很多人不知道,碳还能进行交易。省生态环境厅应对气候变化处副调研员纪玲玲介绍,今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正式启动。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要求,将在发电行业率先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她介绍,江苏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企业数量较多,全国占比10%左右。据了解,碳交易市场整体运行起来以后,碳价主要是由市场决定,受配额供求关系和减排成本的影响。那些经营管理不好、技术装备水平低的企业,若是多生产,就会带来更多的配额购买负担。
省生态环境厅将开展省内碳排放峰值目标和路线图研究。江苏争取“十四五”末、确保2030年实现总体达峰,比全国目标提前;要在“十三五”争取高耗能行业碳排放达到峰值;“十四五”期间推动工业整体达峰,适度控制建筑和交通领域碳排放增长;2030年后确保碳排放总量逐步削减、最终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完全脱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