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8版:城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返回首页
她为国捐躯催生了军旅名曲《小白杨》,在她牺牲50周年之际,探访组专程赶到新疆:
引种哨所小白杨,迎龙珍精神回故乡
  专业人员在进行白杨树的引种,将其移栽到烈士家乡 通讯员供图

  “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人人都知道这首《小白杨》是歌颂边防军人无私奉献的,但没多少人知道,这首歌的创作背后,有着一段泰州籍烈士孙龙珍的故事。1969年6月10日,身怀六甲的孙龙珍在反击外国入侵的斗争中英雄牺牲。1983年夏天,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锡伯族士兵程富盛和孙龙珍的故事点燃了他的灵感和激情,创作了《小白杨》。

  6月10日,在孙龙珍烈士牺牲50周年之际,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发起“龙珍精神回家”系列活动,组织代表前往新疆悼念孙龙珍烈士,移栽小白杨回家乡,传承“龙珍”精神,宣传红色文化。

  

  孟波 赵璐 毛晓华

  家乡代表缅怀烈士牺牲50周年

  在新疆小白杨哨所不远处,有一座红色大理石砌成的墓地,墓前是一块高两米的烈士纪念碑。这就是来自泰州的女英雄——孙龙珍烈士的陵园。

  6月10日,由泰州城西街道党员干部组成的 “龙珍精神回家”探访组和孙龙珍生前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在陵园内共同纪念孙龙珍烈士牺牲50周年。

  孙龙珍1940年出生在泰州城西街道引东社区,19岁时响应“支援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号召来到新疆。1969年6月10日,她在反击外国入侵巴尔鲁克山西部地区的斗争中英勇牺牲,当年8月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

  当天下午,泰州海陵城西街道引东社区与孙龙珍生前所在团石泉社区结成“党建结对共建社区”。

  在石泉社区,探访组走访了孙龙珍烈士的丈夫于志林老人,老人50多年前从泰州跟随妻子前往边疆。孙龙珍牺牲后,于志林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成人,一辈子守在妻子生前生活战斗的地方。离开泰州半个多世纪,于志林老人乡音未改,依旧能讲一口纯正的泰州话。

  移栽小白杨传承“龙珍”精神

  探访组电话采访了塔斯提边防哨所的锡伯族士兵程富盛。他讲述了《小白杨》这首歌的来龙去脉:1978年春节,程富盛回家探亲,吃团圆饭时提到了哨所艰苦的环境,程富盛母亲很心疼战士们,但更让程富盛母亲感动落泪的是,程富盛提到了1969年发生在哨所旁,一位来自泰州的女民兵孙龙珍的事迹。程富盛临行前,母亲觉得没什么可送他的,就挖了10棵白杨树苗交给儿子,让他带回哨所种植。

  虽然战士们对栽种在哨所的10棵白杨树苗精心呵护,但是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使得树苗陆续死了9棵,最后仅剩一棵独苗存活下来,这棵独苗也就成了塔斯提边防哨所最美的一道风景和战士们心灵的慰藉。

  1983年夏天,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到新疆边防部队采风,小白杨的故事点燃了他的灵感和激情,创作了歌词《小白杨》。塔斯提边防哨所,从此被称为“小白杨哨所”,小白杨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

  如今,那棵小白杨已经长成了高30多米的参天大树。为了让孙龙珍精神和小白杨戍边文化在泰州生根发芽,江苏牧院园林学院安排专业老师进行白杨树的引种,通过枝条采集,移栽至孙龙珍家乡——城西街道引东社区。

  泰州海陵区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政协工委主任王倩说,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泰州烈士孙龙珍牺牲五十周年。为此,城西街道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传承发扬孙龙珍精神作为重要的党建品牌,开展“龙珍精神回家”系列活动,旨在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故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