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中午,2019年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揭晓,依然是材料题。题目以“和而不同”为核心,从“物各有性”到“共存相生”,请考生自选角度,完成一篇800字文章。南京市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表示,今年作文题依然延续了江苏卷的风格,很有语文味。就题目本身而言,以句号为标志,共4句话,由物及人,由物质到精神,内涵极丰富,且切入角度较多,但如果考生只抓住题目中的某句话泛泛而论,则不大容易得高分。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黄艳 舒越 仲茜
2019年江苏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物各有性,水至淡,盐得味。水加水还是水,盐加盐还是盐。酸甜苦辣咸,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名师指导
围绕材料核心“和而不同”
选择小而巧的角度
南京市宁海中学正高级教师 刘宏业
今年的作文题仍是考生熟悉的材料作文。材料以“水”“盐”设喻,贴近考生日常生活,富有时代气息。整个文题借“味”说理,意“味”深长,启人深思,能够激活考生思辨,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材料共由四句话构成,从三个层面进行解说,引导考生展开联想,打开写作思路。第一句话选取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事物,至淡之“水”和得味之“盐”,形象地说明了“物各有性”这一生活常识。中间两句话构成对比,即将水、盐同物简单叠加和“五味”异物之间“调和”“共存”两种生活现象进行比照,意在提示材料的核心内涵:在肯定“物各有性”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事物之间共存相生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最后一句话由“物”及“事”至“人”,强调了前面所说的道理既是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也是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原则,点明这一道理存在的常识性和普遍性,在立意方向上进一步拓展了考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材料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言说情境,让考生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具体到抽象的引申发散,进而谋篇成文。
文题启示考生,面对多元文化和多彩文明的社会现实,个体应该以何种姿态融入其中,智慧生存。综合分析,“和而不同”是整个材料的核心。“和而不同”是事物存在的基本常识,是为人处事的智慧之举,是文明、文化得以延续发展的精神之基,更是人类社会交流互鉴的融合之道。“和而不同”追求的终极价值是美美与共,互利共赢。材料看似明白如话,实则意蕴丰厚。写作时可钩沉历史,探求“和而不同”的典范事例,以古鉴今;可比照中外,智慧“拿来”,思考“和而不同”的积极意义;可关注身边现实,以小见大,反映“和而不同”的现实价值……考生可根据个人感悟和写作特长,或记叙,或议论,或抒情,自由选择,彰显个性,做到“百味纷呈”。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选取何种题材入文,行文均要围绕材料核心“和而不同”来写,体现对这一核心内涵的理解和把握,同时要尽量选择小而巧的角度,集中笔墨,深入开掘,切忌大而空泛。
从材料的关键词看,从2017年的“车”到2018年的“语言”,再到今年的“和而不同”,江苏作文命题一直遵循重道固本、守正创新原则,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努力激活考生思辨,对一线作文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专家点评
题目不错,但不好写
南京市金陵中学特级教师 喻旭初
今年的江苏作文题,跟以往的题型一样。这对高考考生来说,不陌生,不会慌。就题目本身而言,以句号为标志,共4句话,由物及人,由物质到精神,内涵极丰富,很有语文味,且切入角度较多。
但从哪里切入呢?还真不好办。说“物”,“物各有性”能作为切入点吗?如果能,写什么?是否就说人各有个性,要尊重个性、培养独立人格?说“事”,可以写些什么?关键要抓住“五味调和,共存相生,百味纷呈”。前8个字可理解为“因”,后4个字可以看做“果”。要尝到“百味”之鲜,须“调和”“共存”,这能否暗指社会的和谐呢?说“人”,似乎更难了。可能不少考生会想到,人只有尝遍了“酸甜苦辣咸”,也就是,只有经历了各种磨练,才能拥有丰富而有价值的人生。或者,从“物各有性”谈起,想到在尊重自身的同时也尊重他人,并能“五味调和”,与他人“共存相生”,才能实现“双赢”,获得成功。
如果联系自身或家庭生活,或社会某个方面,融入真情,以实带虚,那会写出极佳的文章,也可从哲学或美学的角度去写。这样的考生很少,但肯定有。估计大部分考生只会抓住题目中的某句话泛泛而论,这就成了平平的“大路货”。
由此想到,要写好文章,一定要热爱生活,亲近社会,多读好书,靠刷题是刷不出好文章的。我看,教育的出路就是要时时想到“物各有性”,尊重学生,尊重规律是首位。
下水作文
回到本来的样子
树有树的样子,草有草的样子,花有花的样子,蓝天有蓝天的样子,白云有白云的样子……当树间生满了花,便有了杂花生树的意境;当静谧的湖水投影出蓝天白云,便有了天地悬浮的寥廓。
万物终究是万物,然而,万物之为万物,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精彩与华美,就在于物之万。万即多,万物即多样。因为了多样,才让我们所处的世界有了无限的美丽,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想象。
譬如树,有高大的树,有矮小的树,有挺拔的树,有阔壮的树,独木难成林,成林的也不只是一种树。有树的地方,必然会有草,有树的地方,必然会有花。正是因为树、草、林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植物图景。
然后,仅仅只是有植物,只是一幅静态的画卷,还不够。有树,必定有鸟;有草,必定有虫;有花,必定有蜂蝶。鸟飞,虫蠕,蝶定,让这幅静默图瞬间有了灵气。
你会觉得,还缺少了点什么。缺少什么呢?缺少谁呢?要有人,有人来干什么?采了花,伐了木,除了草;捉了鸟,除了虫,扑了蝶,养了蜂。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旨,修改了这个世界,从“用”的角度,将万物进行分类,然后加以扶植或修剪或铲除。
人是万灵之长。我想这句话绝没有得到大树小草的同意,也没有征求过猪鸭牛羊的意见。自以为是的只有人,也只能是人,也只有人。人的自以为是,给自己封了许多的目空一切的名号,然后将大刀挥向树,挥向鸟,挥向他们可以挥向的一切,当然,也包括人。
人总想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己方的立场,君临一切,也藐视一切,于是,“山高人为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事实上,山,还是山;树,还是树;水,还是水……一切喧哗过后,山,水,林,甚至尘埃,都在;没了的,是人,是那些曾经想要吞噬一切的那些。
万物有性,物各有性。当人对山说:“我是天下最厉害的人。”如果,山可以说话的话,他会说些什么呢?也许会说:“我这一身尘埃,便已活了几亿年,你能吗?”
能够呈现精彩的是,万物以他们的名义参加,树是树,草是草,花是花,水是水,人是人……万物保持着万物的样子,而不是要树变成草的样子,要花变成人的样子,要石变成尘的样子,世界才会变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成为我们喜欢的样子。
洪劬颉
智慧作文倡导者。供职于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华诗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南京市语文学科教学带头人、江苏省 333 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现代快报》名师团名师。
考生反馈
题目很文艺,也有话可说
在金陵中学考点,考完语文后,来自宁海中学的考生小刘第一个走出考场,她告诉记者,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比想象中好写,也有话可说。“我是从‘保持本心的同时也要欣赏他人’这个角度出发,写了一篇议论文。”她表示,因为考前作文训练时,材料题就比较多,所以上手很快,最重要的就是审题清晰,选择好角度立论,然后把问题分析透彻。
“还是一如既往充满文艺范!”来自二十九中的小林笑着说,读完题目之后,她很快确定要写一篇散文,从自己亲身经历出发,写了与家人相处的几个小故事,真情实感,希望能打动阅卷老师。
“我写的是酒,由酿酒、品酒、酒中滋味,来谈人生。”在人民中学考点外,一位考生表示今年语文试题总体不难,时间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