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6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34块“家乡石”亮相世园会
看看咱老家选的啥
  “活”起来的《千里江山图》
  江苏园美景
  本版图片均为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杰 摄

  2019北京世园会是全世界园艺作品的展示舞台。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在世园会中华园艺展示区同行广场上,矗立着34块颜色各异、造型奇特的石头。原来这是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选送的“家乡石”,它们围成一圈,象征着中华民族同心同德、砥砺前行。江苏选送的是太湖石,透、漏、皱、瘦,神奇的造型很吸睛。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岑

  石中有“牡丹”

  花形逼真

  安徽展石形似骆驼。记者了解到,这是安徽灵璧石,石头表面沟壑交错、起伏跌宕,造型也非常粗犷。这块石头是天然形成,徽州人常以骆驼自喻,以做徽骆驼勤奋、开拓、进取而自勉。

  这边有骆驼,那边有垦荒牛。黑龙江的“龙江垦荒牛”来源于火山岩,距今已有70万年历史。这块石头因形似一只奋进的拓荒之牛而得名,也代表着黑龙江这片黑土地上孕育、支撑着历代龙江人生存与生活的“黑土魂”。

  还有一些比较奇特的石头。比如,河南洛阳牡丹石,通体黑色的石头上,呈现出大小不一的白色小花,让人啧啧称奇。据介绍,这是因为岩浆中的晶体因压力急剧降低而自爆,且斑晶裂而不散,因此在切面形成了类似白色的花瓣,花形逼真、形似牡丹。

  还有一块展石看上去和树根一模一样。记者了解到,这是新疆的硅化木石,由古代树木经过亿万年岁月形成的化石。别看和树木类似,其实石质如玉,硬度可媲美金刚石。

  江苏太湖石

  “遗世独立”

  灰白的石头,上面有许多窝孔、穿孔,窟窿多,褶皱也多,偏偏整体造型看上去颇有一股“遗世独立”的感觉,充满灵性。这就是江苏展石——太湖石。太湖石和中国传统艺术写意的精神很契合,既磅礴大气,又很秀美,寓意大好山河、美丽家园。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还有两个展区选送的石头,从外观看和江苏的太湖石很接近。

  一块是北京展石——北太湖石(房山太湖石)。这块北太湖石同样有洞、沟、环等变化,但密度比江苏的太湖石大,小孔穴也更多。

  还有一块是云南展石,产生于天下奇观的石林周边地区。这块云南石也是白灰色,也有孔洞,但是造型与上述两块石头不同,宛若一条游龙。

  这些古玉

  让人大饱眼福

  除了各种石头,还有不少省市自治区选送的是玉。

  辽宁展石就是一块岫岩玉,为中国四大名玉之一。整块石头透着绿色、黄色、黑色,在阳光下闪着光。

  内蒙古展石是一块佘太翠,白色中透着古朴的黄。这块玉出自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大佘太附近,因宋代杨家军曾在此抗击外敌而得名。经检测,佘太翠形成于18亿~24亿年前,是中国最古老的玉石。

  看了这么多神奇的“家乡石”,你最喜欢哪一块?北京世园会还有很多好玩好看的景,等你来挖掘。

  “江苏日”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

  有文化、高科技、互动强

  “江苏日”活动吸引数万名游客

  快报讯(记者 徐岑)当北京遇上江苏,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6月2日到4日,2019北京世园会“江苏日”活动给大家奉上了一场成果荟萃、苏派文化韵味十足的感官盛宴。短短3天,就有数万名游客到江苏园、中国馆江苏展区参观。

  “江苏园非常精致,而且很有文化底蕴”,这是很多游客对江苏园的印象。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为了体现江苏深厚的文化底蕴,江苏园的建造完美呈现了苏派园林“亭、堂、榭、坊”等标志性建筑风格。长廊橱窗里,展示了苏绣、南京云锦、徐州香包、常州留青竹刻等江苏特色文化工艺精品。活动日期间,江苏还组织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进行宜兴紫砂制作、扬州剪纸、淮安蛋雕、仿生线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演示。马庄锣鼓、昆曲、杖头木偶、江苏民歌等民间文化艺术节目更让与会嘉宾和代表大饱眼福。

  活动多,互动性也很强。江苏日活动期间,插花花艺、茶艺专场表演,以及炒茶技艺展示、扬派盆景制作等,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欣赏。省插花竞赛金牌选手现场演示插花技法,邀游客参与体验插花制作,回味无穷。南京雨花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展示手工炒茶技艺,香气四溢中,鲜嫩的茶叶在大师手中慢慢变化成形,游客忍不住跃跃欲试。江苏现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场推介宣传更是引起了游客的浓厚兴趣。

  除了江苏的传统文化展示,园区现代高科技含量也很足。江苏园建造上配备了自动雾森系统、声光系统,白天园内雾气缭绕,夜晚飞檐流彩,游客如入人间仙境。中国馆江苏展区引入“智慧家庭园艺”概念,展示了共享花盆技术,让家庭养花“随心换”,阳台园艺智能管理技术让家庭园艺“随心管”,阳台蔬菜懒人种植技术让家庭蔬菜“随心种”,圆城市人田园梦。

  《千里江山图》

  “活”起来

  世园会绚丽光影体现生态美

  《千里江山图》

  “活”起来

  快报讯(记者 徐岑)提到展览,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是静态的陈设。而此次北京世园会,各种园艺作品“活”了起来。搭载着文物,配合着诗歌,予以光和影的变幻,让人如在“画”中。4日,在游园中,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中国馆内就有多处“活”起来的展览:四季流转的《千里江山图》,水帘从山岩滴落而下的“山水和鸣”,多屏幕数字光影展现的《十八学士图》……

  走进中国馆地下展区,光线一下子变暗了。走在曲折的长廊上,耳边先是传来轰隆隆的雷声,随即又传来鸡鸣声,再一会儿又变成蛙鸣。这是哪儿的山水田园?走近一看,竟是“活”起来的《千里江山图》。

  往前走,灯光变幻显示四时景色。先是阴云密布、雷声轰鸣,暴雨哗啦啦落下。随后,雨后天晴,彩虹下,山更青水更绿。走到中间,天空逐渐转黑,鸟儿归入山林,河面上亮起点点渔灯,听取蛙声一片。天地归于沉静,阵阵鸡鸣后,云卷云舒,又迎来崭新的一天。

  最妙的是,这幅画既有季节昼夜变化,还有人、鸟、鸡、鱼等相映成趣,增添了生活气息,也更加让人向往。

  记者注意到,这幅《千里江山图》是以永生苔藓为颜料,着墨渲染,点皴勾勒。不管是森林、瀑布还是山坡都非常立体鲜活,值得细细品味。

  “山水和鸣”厅打造的水院空间是中国馆最独特的设计之一,堪称最火“打卡地”。

  来中国馆参观的游客,在外面会看到地面有一组围成圈的瓦片,有潺潺流水滴落。进入馆内来到地下,再看这流水,才发现别有洞天。原本在地上的瓦片,变成了空中的山岩。水滴落而下,连成水帘,熠熠生辉。山水和鸣的声音,也格外和谐。

  水院空间周边还围绕着象征二十四节气的展柜,依次展示中国园艺史册里程碑事件。小伙伴们可以在这里了解园艺发展史。

  进入“祥和逸居”,铺天盖地的光影迎面而来,浓烈的色彩演绎着《十八学士图》。古人寄情山水、借物咏志的意境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总体来看,整个展馆都体现了中国生态之美。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