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6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一本有滋味儿的书
  《食色里的传统》
  郗文倩著
  中华书局
  2018年10月

  郗文倩是先秦两汉文学与文体学研究学者,但讲起“食色里的传统”来却举重若轻,如同涓涓流水,润物无声。

  近日,读了一本特别有滋味儿的书,郗文倩著《食色里的传统》。全书分为饮食、服饰、行旅、草木、节令、百戏六部分,每部分有11篇文章,篇名接地气,“豆腐四兄弟”“徒步与骑驴”“菘葵当家”“腊八食粥”“‘浪’秧歌”……小日子里的喜悦和香气扑面而来。

  读郗文倩笔下的“食色”,能读到历史。在《文吃与武吃》一文中,中国古人的餐宴礼仪跃然纸上。春秋时期外交使臣要于觥筹交错间赋诗言志,诗是“诗三百”,古人借用其中的词句表达和回应诉求,餐桌上的话可不是随便说的,难怪孔子教育弟子:“不学《诗》,无以言。”在《座次移转》中,作者通透地讲了中国餐桌形制的变化,从鸿门宴到梁鸿、孟光夫妇的“举案齐眉”,从“分席制”到“围坐合食”,包含着中国人几千年来礼仪观念、日常用具之变化,其背后更有制度的演进、文化的交流。而在《发如韭,剪复生》一文中,我读到了中国人对于头发的情感变迁史,原来曹操的“割发代死”并非作秀,现代人并不十分珍视的头发,古人却宝贝了几千年,这也解释了,辛亥革命后那场轰轰烈烈的“剪发”行动,为什么有人抗拒?

  深藏在“食色”里的,不光有历史,还有文化、传统。《周礼》便一本正经地讲吃,“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食疗”早早就藏在了这里,谁说儒家正襟危坐,就是人家大声说出:“食色,性也!”古代很多贵族、文人、雅士都是道地的“吃货”,沉郁顿挫的“老杜”在他伤感的名篇《赠卫八处士》中,清快地写道:“夜雨剪春韭。”而郁郁不得志的李商隐更有诗云:“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一笔暴露出三个“吃货”来。更不用说发明豆腐的淮南王刘安,爱吃猪肉、吃法不断翻新的东坡先生了。那一部《红楼梦》,三分之一讲“吃”,还有三分之一,一半讲穿,一半讲住,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故事。而在“行”里,学问也多,古人为什么怕“远游”?出门都有哪些忌讳?“客愁”是如何生发的?接风洗尘是怎么回事……读郗文倩笔下看似琐屑的生活细节,渐渐品咂出丰厚滋味。——说到“滋味”,我不禁莞尔,这二字不正是绝妙的通感吗?它原本指“食物余味”,而现在频繁见于文学之中,用以“表达文学艺术给人们带来的心理体验”。它可能就是最早的“印象派”吧?

  中国古典哲学讲究“天人合一”,在今天,我们这些远离乡村、远离泥土的城里人身上,还有几分自然呢?郗文倩不纠结这些,她从容地讲起“草木”“节令”。豆原来叫“菽”,它与中国老百姓的情缘有那么长、那么深;大白菜有个好听的名字“菘”,它可是百菜之王呢;另外,在菘之前,还有一种菜也称过王,先人们吃得最多,叫做“葵”。年景不好、庄稼歉收怎么办?荠菜、蒲公英、马齿笕、青蒿、枸杞头、马兰头……都是野菜,大可去挖;还有呢,香椿的味道,美着哩,地瓜和土豆以前可吃不到,都是漂洋过海来的……

  郗文倩是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与文体学研究的学者,治学严谨,底蕴厚重,但讲起“食色里的传统”来却举重若轻,书中文字清丽、语言从容,如同涓涓流水,润物无声;细读却不觉心中渐渐五味杂陈。这其中,不仅有重识历史的讶异、温故知新的惊喜、回望来路的百感交集,还有对许多寻常事物生出的不一样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敬畏。那“土得掉渣”的秧歌,原来能追溯到上古巫术,历史已有几千年,堪称“百戏之源”,它的“浪”才是最原始的仪式感;再寻常不过的胡椒,明朝时才引种中国,在此之前其身价堪比黄金,家有胡椒乃身份的象征……真正的传统就融在最朴素的生活中,流淌在每个人的血液里;是以,郗文倩说起它,如同在讲一位老朋友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似秧歌、胡椒这样“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贵族”,还有许许多多。 李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