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华栋
1
在小说家米兰·昆德拉看来,欧洲小说作为一个从精神上一直有延续性的整体,是这么发展的:“在小说的不同发展阶段,(欧洲)不同民族像接力赛跑那样轮流做出创举:先是伟大先驱意大利的薄伽丘;然后是法国的拉伯雷;然后是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和流浪汉小说;十八世纪有伟大的英国小说,到了世纪末,歌德带来了德意志的贡献;十九世纪整个属于法国,到最后三十年,有俄罗斯小说的进入,随之,出现了斯堪的那维亚小说。然后,在二十世纪,有中欧的贡献:卡夫卡、穆齐尔、布洛赫、贡布罗维奇……”在米兰·昆德拉的上述描述中,中欧小说作为一个文学地理学的概念,第一次被正式地提出来,而贡布罗维奇则是他特别推崇的一位“中欧小说”作家。他甚至把贡布罗维奇放到了欧洲小说发展史中的关键转折点上,来强调这个作家的重要性。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1904年出生于波兰境内一个偏僻的乡村,他的祖先原来是生活在立陶宛某地的波兰贵族,但是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就基本上衰落了。1911年,7岁的贡布罗维奇跟随父母亲迁居到波兰首都华沙。青少年时代的贡布罗维奇非常聪慧,很早就表现出有语言和文学天赋:他在一所天主教学校上学,各科成绩却很悬殊:波兰文和法语得了满分,拉丁文、几何学和代数学却得了零分。16岁的时候,贡布罗维奇就尝试着进行写作。1927年,他毕业于华沙大学法律系,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大学毕业后,奉父亲之命,去法国巴黎继续攻读哲学和经济学。1928年,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学成之后从巴黎回到了华沙,在市属法院担任见习律师。在工作之余,他勤奋地写作,1933年,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成熟期的日记》出版了。
“一战”结束之后,自1918年开始,恢复独立的波兰成为一个波兰人占98%的民族国家。但是,国家虽然独立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矛盾却问题重重,导致了此后20年的混乱和凋敝,以及社会动荡。因此,敏感的作家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必然对社会现实有所感悟,并通过文学作品表达自己的看法,来抒发他对现实的不满情绪。早在20世纪20年代,贡布罗维奇的一些带有荒诞风格的戏剧就登上了华沙的剧院舞台。1937年,他的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出版,但是却没有人注意它。
1938年,34岁的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剧作《勃艮第公主伊沃娜》,这是他比较重要的一出戏剧。具有荒诞情节的历史剧《勃艮第公主伊沃娜》把我们带到了一个怪诞的童话世界里:女孩子伊沃娜既无魅力又无美貌,而且,她还有一身的臭毛病:性格暴躁易怒、脾气僵硬冷淡、有时害羞胆怯、非常不善言谈。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糟糕的女孩子,却鬼使神差地因为某种机遇,以王子的未婚妻身份,进入皇室的生活中。因此,伊沃娜的命运注定是一个悲剧。伊沃娜在这出戏里以超现实和象征性的角色出现,这出戏剧,实际上讽刺了被环境所排斥的那些异端的真实处境,最终,大家是要除掉那些被他们看作异端的人的,伊沃娜就是这样一个例证。
2
历史的风暴很快就将席卷欧洲的每一个人。1939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前往阿根廷旅游。上船后他才发现,自己竟然是除波兰国家足球队全体队员之外的唯一一个旅客。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呆了没几天,“二战”就爆发了,纳粹德国用“闪电战”击溃和侵占了波兰。在这样的情况下,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已经无法回到祖国,不得不滞留阿根廷了。他居无定所,也找不到稳定的工作,到处打零工勉强糊口。这段日子是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最狼狈的阶段。一直到1947年。“二战”结束都两年了,他才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家银行谋取了一个职员的工作,生活逐渐有了稳定感。
在银行当职员的时候,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勤奋写作。从1939年算起,他有家难归,在阿根廷呆了整整24年,这期间,文学是他最大的精神支撑。1953年,在巴黎的波兰侨民帮助下,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横渡大西洋》。小说取材于他在阿根廷多年的生活经历,描述了他对战乱年代的混乱的恐慌和厌倦情绪。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实际上主人公可以看作是他的化身。有趣的是,在《横渡大西洋》中出现的某个人物,还滑稽地模仿和嘲弄了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这部小说在巴黎问世之后,人们开始逐渐地注意到远在阿根廷的这个波兰侨民作家。
1955年,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为了更好地写作,辞掉了他在银行的工作,开始了自己职业化的写作生涯。他和朋友一起,将自己原先用波兰文出版的作品都翻译成了西班牙文,先在阿根廷出版。1960年,他在巴黎出版了长篇小说《春宫画》,1965年又出版了长篇小说《宇宙》,这两部长篇小说都以某种离经叛道的写作方式和横空出世的写作风格,引起了欧洲文学界的关注。在他的小说中,荒诞和故弄玄虚的情节、带有哲学家的思维,传达的是对欧洲文明的讽刺和失望。尤其是他所表现的荒诞感,和卡夫卡的笔下的荒诞感不一样,是另外的一种不安和荒诞感,似乎和生活更近,但是带有笑和滑稽的成分,最终导致了对生活和时代精神的颠覆。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在写小说的同时,还投身于戏剧创作。1953年他写了剧本《婚礼》,这是他后期作品中很值得关注的作品。《婚礼》是一部具有实验风格的荒诞剧,剧情有很多层次,表现了一个做梦者头脑中的几个不同层次的意识流动。
在1955年之后,由于辞职后有了大块的时间可以利用,加上在巴黎的波兰侨民们在出版方面给予他的帮助,他信心大增,进入自己写作的高峰阶段。1966年,他写了剧作《轻歌剧》,并于1957到1966年之间还出版了三卷本的《日记》。一直到1963年,他在遥远的拉丁美洲大陆上已经呆了24年,最终在美国福特基金会的赞助下,他才得以重返欧洲。
回到欧洲,在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看来是又兴奋又陌生的。他先来到了德国西柏林,居住了一年之后感到不是很适应,又来到了巴黎郊区住下了。在巴黎,他和来自加拿大的语言学家玛丽·丽塔·拉布罗塞认识了,两个人很快坠入了爱河,然后一起到法国南部的海滨城市尼斯定居下来。
20世纪60年代,随着贡布罗维奇的作品不断地在巴黎出版,他的文学声望越来越高,其独特的、非常风格化的作品使欧洲文坛把他和博尔赫斯、贝克特等现代派重要作家等量齐观,认为他们几个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可能的获奖者——法国的一些文学评论家认为,贡布罗维奇更能代表荒诞派文学的成就,呼吁瑞典文学院在1969年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在他和丽塔结婚后的8个月,1969年7月24日午夜,他在法国的海滨城市尼斯乡下的住所里因哮喘导致的心脏病发作去世。几个月之后,1969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另一位荒诞派文学巨匠、小说家、剧作家萨缪尔·贝克特。
3
贡布罗维奇一生最重要的代表
作是长篇小说《费尔迪杜凯》。这部长篇小说发表于1937年。小说有一个费解的书名:“费尔迪杜凯”,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呢?这个词是贡布罗维奇自己创造的,意思就是反传统和反媚俗。这是他的美学思想符号化的体现,就像达达主义中的“达达”一样,没有实际的意思,只是在词典中偶然翻到的一个词,没有明确的意思,但是,却象征了反传统、要创新的极端含义。“费尔迪杜凯”也是这个意思,这个词甚至和小说的情节没有什么关系。
《费尔迪杜凯》这部小说有一定的自传性,主人公表面上看似乎和作者有一定联系,很像是作者的化身。小说的情节有些荒诞不经,说的是30岁的小说家尤瑟夫所出版的小说集《成熟期的日记》(这是贡布罗维奇出版的第一本书)不被读者和文坛所认可,他感到了绝望,他意识到,要承认这个世界的规则对他来说很难。就在这个时候,尤瑟夫的老师平科帮助了他。平科老师会魔法,他可以把尤瑟夫重新变成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让他回到学校,去感受自我的成长,另外塑造自己的经历。于是,魔法灵验了,他被送回了学校里,成为了一个中学生,并且,在心理上也被改造成了中学生尤齐奥。从此,尤瑟夫—尤齐奥同体,奇妙地经历了学校的教育和这种教育体制对正在成长中的人的全面影响。
小说通过讲述这么一个荒诞离奇的故事,嘲讽了当时波兰社会的落后、虚假、阴暗的社会现象和人性表现。我感觉贡布罗维奇作品的荒诞感与卡夫卡有些相似,但差异性也很大。表面看来,《费尔迪杜凯》中变成孩子的成人和卡夫卡的《变形记》中变成了甲虫的格里高利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费尔迪杜凯》中的荒诞性,则以日常生活的原则推导出荒诞感来。
贡布罗维奇的小说语言精妙而生动,想象力极为丰富。他总是想以强大的创造力来突破成规,他的写作姿态是离经叛道的,他的作品更多的是依靠天赋般的直觉,将人物赋予滑稽和荒诞的面目,每个人物都以敏感和不安的状态,和时代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以这些有着不安灵魂的人物塑造和荒诞故事的编织,贡布罗维奇表达了对他所经历的时代那种对人性的压抑和摧残的批判,对社会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做了深刻的透视。
邱华栋
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18岁出版第一部小说集,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出版长篇小说《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正午的供词》《中国屏风》等九部;发表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随笔、评论500余万字。
维托尔德·贡布罗维奇
(1904-1969)
波兰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与卡夫卡、穆齐尔、布鲁赫并称为“中欧四杰”。出生于波兰凯尔采省奥帕托夫县马沃什策村。1939年起,因波兰灭亡流亡南美。1963年回到欧洲。代表作有《费尔迪杜凯》《横渡大西洋》和《巴卡卡伊大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