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句:过度收养动物,有你想不到的原因
背景:据新京报报道,四川成都的42岁国企职工张凯救助流浪狗已两年,现已收留200只流浪狗。他的月收入5000元,为救助流浪狗每月开销超2万元,且已借贷60多万元。已退休的父母再就业,帮他还了10万元。对此,张凯深感愧疚。
奔客:南京评论人 周威
其实这类因为救助流浪动物而演变成过度收养动物的情况,在中外都不罕见。而在我国现在还没有成型的伴侣动物的保护法律法规的现实情况下,对于如何对待这些流浪动物以及过度收养行为,就形成了截然对立的观点。
其实,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都从专业视角关注了人们为什么会过度收养动物(特别是流浪狗)。首先,人们偏爱狗狗的行为是有科学依据的。研究人员发现,受测者对于小孩和小狗产生的同情心是差不多的,但狗却比成年人获得更多的同情。而我们的大脑也会在饲养狗的过程中获得奖励,得到满足。这就是心理学上会有学者把同情心归为大脑的奖励机制的原因。德国专家辛辛格解释说:“这时,大脑中与奖励和归属有关的部分被激活,这对我们有积极的影响,人会因为对动物的利他行为获得愉悦和满足。”这种同情心其实是一个生化反应过程,其中,一种名为“催产素”的激素扮演着关键角色。如果一个人的催产素的抑制机制减弱,他就有可能表现得过于滥情,过度收养动物的例子就是表现之一。
虽然张凯的个案,是否能套用这个理论的逻辑来解释尚不能确定,但这不妨给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在遇到看似反常的行为时,能尝试用心理学和脑科学的视角去理解对方,甚至提供一些帮助,而不是用简单的价值立场去判断问题,更有助于我们社会向更包容、更和谐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