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7日,香港大学新校长张翔履新。这位地地道道的南京人从南京秦淮河畔走向美国,在光电科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就,先后当选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后,2018年他又回到了中国香港。今年5月20日,作为第二届江苏发展大会暨首届全球苏商大会的参会嘉宾,张翔将回到家乡南京。离乡几十年,张翔依然乡音未改,学生说他讲英语时都带着点南京口音。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赵丹丹
想念家乡菜
最爱的是“菊花脑”
1963年,张翔出生在南京老城南,秦淮河边的杨柳,大街小巷卖糖芋苗老人的铜锣声,是他儿时最深刻的记忆。
“孩子们一听到铜锣声,就都跑出来,5分钱来一碗糖芋苗,太幸福了。”他至今怀念的还有奶奶做过的南京菜——菊花脑,这是他的最爱,后来他去海外,去中国香港,一直都念着这道菜。每次回南京一定要问饭店有没有。“菜里有浓浓的家乡味道。”他说。
张翔从南京大学硕士毕业后去美国深造。20多年来,他在光电科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2010年他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201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18年被任命为香港大学第16任校长。虽然离乡多年,他依旧乡音未改,“我的学生开玩笑地说我讲英语时都有南京口音。”
张翔每年都会回来一两次,但每次都是匆匆忙忙,“如果这次有机会的话,我想去老门东看看。”
“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他一直记得这句老话
“我小学是在双塘小学上的,初中在南京六十二中,高中在南京五中。”张翔说,之后他又在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一直读到硕士毕业,他整个童年、青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南京度过的。在他求学的道路上,遇到了很多好老师。
“当年五中教我们化学的曹老师,非常敬业,她的很多观点对我们启发很大。”后来他在南大上学,同学们都勤奋刻苦。他记得南京冬天很冷,当时没有空调,同学们开玩笑说期末考试时能看出谁的身体最好。“考试时手冻僵了写字写不快,写得快的人通常是运动员,身体比较好,大家开玩笑说读书不但考智力也考体力。”
南大很多老师潜心做学问,对他影响很大。南大人有句老话说:“嚼得菜根,做得大事。”他至今还感念老师们对他的教导,把这句话铭记于心,做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
希望促成港大
和江苏更多交流合作
多年来,张翔一直关注家乡的点滴变化,他所任职的香港大学和江苏以及南京都有密切的合作。
张翔说,香港大学和南京大学多年前就共建了生物医药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两地大学生的交流也很多,去年60名港大学生到南京参加文化交流、社会服务、企业实习等。今年港大还有40名学生来南京大学修读通识课程。这些年,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都有学生到港大交换学习。在过去的15年,港大还为江苏省人社厅培养了超过3000名不同专业人才。
他说,今年3月,香港大学和南京大学还签署了战略合作意向书,通过整合资源来扩大深化双方教学研究的合作,共同推进国际化,提升科研的合作创新能力。“香港大学是全世界顶尖学府,在亚洲名列前茅的,今后我们希望和江苏高校、企业有更多合作交流。”
祝愿江苏
创新创业更上一层楼
即将回到家乡参加江苏发展大会,张翔觉得很荣幸。“江苏这几年很重视创新创业,这是非常好的事情。”
作为江苏人他感到非常骄傲,“我们有最好的民营企业,我们有最优秀的高校,尤其南京高校的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科研实力很强,所以江苏、南京会把创新创业做好。”
他建议,创新创业最重要的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基础研究,另一条腿是应用研究。基本研究加应用研究,如何转化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江苏省政府非常支持创新创业,对广大科技人员是很好的鼓励。“我们也希望通过合作交流,帮助江苏在创新创业上迈出新的一步。”
在采访结束时,张翔说他祝愿家乡的乡亲父老生活愉快,家庭幸福。祝愿大会圆满成功,江苏创新创业更上一层楼,引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