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8版:艺+周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4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澄淡精致洗铅华
  《秋意》
  《观音》
  《花鸟1》
  《花鸟2》
  《静待》

  ——见管春雷花鸟画有所思 □黄戈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青年画家管春雷的工笔花鸟画,倍感亲切与清新。说到亲切,在于近来我总是玩味、思索宋人作画如何做到静穆、精谨与峻厚、大气的圆融和谐,而感到清新,则是由内而外的自然的一种怡情和悦目了。前者有点学术研究的味道,后者则是自发的情感流露。但凡见到管春雷的画,无论专家学者还是普通书画爱好者都能讲出几分道道,对其珍爱之情溢于言表,大有“专家点头、群众叫好”的声势了。大家的喜爱总是有个缘由,包括我在内,所以也在这里写上几句。

  毫无疑问,管春雷的画直承宋人花鸟的格法与体貌,而我个人认为宋人佚名《百花图卷》对他的画风有着直接影响,无论精勾细染还是水墨渲染都存有《百花图卷》的韵味和气息。或许我见到管春雷的画还不多,但我所见到他的作品大体都属于这一路数的,说其有“宋人余韵”是一点不为过。在我们今天这样一个求“新”求“变”的社会氛围里,往往坚守与接续本身就是一种选择和立场,正如画论中所言“变者有胆,不变者有识”。而我以为关键不在于变或不变,而在于“变”出的成果是否有真正价值,“不变”的东西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换句话说,它们都是针对我们当下文化的状态或未来艺术发展方向相对而言的。就管春雷来说,他取法哪怕只有一张画,但只要这张画是经典,只要他对此画研究足够精深、取法得宜,同样可以从此画中汲取他认同及想要的传统内容,进而举一反三直至通达大道。在我看来,仅就管春雷取法《百花图卷》的思路无疑是非常明智机敏的。因为此画气息纯正、技法精熟,同时格调古雅而又无明清人的程式桎梏,正是画人取精用弘的上好摹本。更有精绝处在于此画完全脱胎自然造物,长期沉浸此本更能在悄然无息中让后学者体会中国画“师造化”的优良传统和中国人特有的“写生”视角和观察方法。管春雷很睿智,他学画不仅很好地继承了《百花图卷》清雅平和的格调,而且在写生方面不断探索、磨砺出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譬如管春雷画中造型较之古人更加精微准确、画面章法更加精巧变化、墨色的微妙对比更加细腻丰富,等等。这些方面汇聚起来形成了管春雷的花鸟画与古人不尽相同处,显得更加富有浓郁亲切的生活气息。

  或许是我过度主观地认定《百花图卷》对管春雷的影响,我也深知他在传统其他方面的广泛涉猎和功力积淀,但我想借此一例表达我对中国画继承传统及如何继承的一点看法。在学术界,围绕一张画进行全方位的、多角度的研究,并解读出丰富内容的研究方式已经屡见不鲜,最典型的例子就有董源《溪岸图》研究曾引发海内外学界热烈而深入的讨论。这个课题从一张作品出发,就好像一个同心圆,导出众多内容和问题并逐步辐射、发散开来,形成完整的知识谱系和多样的学科链接。而在古代中国画教学中,往往也是以某一家甚至某一张名画为起首,精熟一家再旁涉众家,“集大成”而后自成一体。传统意义上看,这样形成的个人风格才来得坚实、自然而有学脉、有传承。由此我联想到管春雷的花鸟画,我觉得其以宋人《百花图卷》为研习范式,逐步汲取滋养、受其熏陶,进而旁涉众家所长,慢慢脱化出来确立自己的风格,是否也可称作中国画实践上的“名画深读”的成功范例呢?

  放眼今日画坛,花鸟画各种风格林林总总、绚丽纷繁,管春雷的画不入时风、低调内敛,没有浓妆艳抹的粉饰而凸显清雅平和的端庄,没有一丝的卖弄炫技,真有清水芙蓉、出尘之致的感觉。若说宋人画《百花图卷》雅逸情致与当时社会审美风尚还有关联,而在今天浮泛躁动的画坛,还有管春雷这样追求澄淡精致的画风,实在是难能可贵,甚至有点卓尔不群的味道了。我时常痴迷管春雷画中那些清雅澄澈的花鸟形象,它们的精致与优雅表现了画家的艺术品位和缜密情思,它们呈现的清幽与简淡是人们精神诉求中最朴最美的希冀,是人们审美理想中最纯最真的本性,管春雷以自己的一管之笔以最朴素最本真的艺术语言表达出来,如涓涓溪流,温婉动人。我想正是这份朴素和自然让管春雷赢得众多知音和如潮赞誉,也铺垫出他未来艺术之路的锦绣前程。

  林苑春阶中的花影

  □李安源

  

  一

  每见管春雷的新作,总会让我陷入对工笔花鸟画的思考。

  近年,我所看到的工笔花鸟画,大抵都是作兴构成、制作与观念的。说真的,在我看来,这种创作方式颇有一种工艺化的倾向,其正面影响是艺术形式的解放,反面却是虚妄与矫情,它满足了现代人表层视觉审美感官的时尚趣味,却丢失了艺术中最生动最有价值的东西,即对自然的观照与生命的体味,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观万物生意。

  在这样的创作生态面前,春雷的画是轨辙迥异的。没有科班背景的他,依托于传统的传移摹写,外事造化,中得心源,从观察到表达,皆出于直觉与经验,丝毫不曾被现代学院的“科学”写生思维左右。故而春雷的画,流露着一股淡淡的古韵,纯粹而宁静,不带半点的学院习气,很容易让观者产生一种久违的怀乡情绪,并徜徉于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原乡中。

  

  二

  管春雷的作品,似乎很难准确地界定他所宗法的古代经典,但是从其画面气息来看,显然与传统院体清供画风更相表里。无论是其笔下的蔬果草虫,还是荷塘幽禽,皆有一种雍容肃穆的林苑气质,而非寻常江湖野生的恣意与不拘形迹。我猜想,这或许是他供职总统府,长年置身于这民国宫苑中,不自觉便沾溉的一种审美情趣吧。

  这也便是说,从春雷的画中,我们不仅可以细味他对传统线性造型的技术与感觉,更为他精绝的画面裁夺所触动,而这种苦心孤诣的位置经营表明,春雷并非泥古不化的艺匠,而自能从画面组织中激荡出形式语言的活力。再有,在创作上,春雷并不避讳其雕琢的一面,非但墨色推移很见功力,而且对传统法度的坚守也反映他精诣的艺术追求。

  

  三

  人的生活若没有花鸟林泉,那将是何等的枯寂与索寞。

  中国的花鸟画,是一门纯为抒情而生的画种。我们说山水画多寄托文人的处世理想,而花鸟则是幽人情愫游弋的轩榭。从赵佶到林良,从梁楷到朱耷,皆将这种情感淋漓宣泄,这便似谁说的:一枝一叶总关情。

  而从春雷的画中,我总能够感受到如许的缱绻与深情。这深情,不仅是画家对生命的透彻感悟,更依托轻灵松透的笔墨皴染,在书写着一种淡泊的心境。春雷的心一定是了无尘杂的,故能一任那脱尽铅华的画笔沁澈心扉,让醇美的万物生灵在纸上流转,不再萧索。每每,从其笔下披离可爱的花木幽禽中,感受着一种“万物皆吾与也”的自在。

  想必,久处宫苑亭榭里的春雷,在沐浴着园亭中的鸟语花香之后,便将这份感兴与深情一一寄诸笔端,交光互影地将生命的华茂记录下来。在这物我俱忘的过程中,春雷一定明白,当画画真正成为一种生活的本能需要时,就不必遥想什么千古留名,若得三两素心知音相托心迹,则已够了。

  管春雷

  

  斋号青园居,1975年生于江苏滨海,师从江宏伟。

  现供职于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总统府);

  南京总统府书画院院长;

  南京市对外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花鸟艺委会主任;

  江苏省青联常委;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花鸟画艺委会委员;

  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工笔画协会会员;

  北京重彩工笔画协会会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