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2版:金融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当平台遇上中小融资 初心与未来“都挺好”
——苏州银行实招缓释中小融资问题“搭台唱戏”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从监管到金融机构,一系列旨在缓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政策措施陆续推出。尤其是各家银行,如何直击小微企业痛点,按需匹配金融服务,并且以相对可控的风险、较高的效率批量化服务小微企业客户群体,成为银行金融机构的破题之问。笔者通过梳理发现,部分长期专注于中小企业金融支持的银行开出了较有特色的“药方”,尤其是坚持“以小为美,以民唯美”的苏州银行在这一方面的举措引起了笔者的注意。

  两年解决近4万项融资,苏州的中小企业“有门路”

  批量化服务小微企业的难点首先在于银企信息不对称,解决的关键在于善用互联网平台技术。银行对小微企业真实运营情况无从了解,“不敢贷、不愿贷”;小微企业对银行创新产品了解甚少,“没渠道、没门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关键在于善用互联网平台技术,让银企沟通更广泛、更顺畅。从这个角度切入,苏州银行从2015年年底开始构建起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融合了财税、征信等企业信息,实现了银政企在线对接功能,批量服务小微企业。相当于用平台的模式、互联网的思维尝试寻找一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如今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仅苏州一地,该平台累计为企业解决了37615项、金额5830亿元的融资需求,以其科学的设计理念和良好的用户体验走向千家万户。2000多家企业获得了约128亿元的“首贷”资金,大量以前得不到银行惠顾的群体,得以享受到“金融活水”的浇灌。苏州银行累计解决平台企业融资需求6228项,金额482亿元,分别占到平台授信笔数、融资额的17%、8%,笔数、金额位居全市第三、第四位,运用平台贷款金额比重是全口径贷款比重的近3倍;信保贷余额10.2亿元、笔数639笔,占全市比例分别为17%、21%,列全市第一位。

  当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当地财税、司法、监管和相关产业主管部门联手,持续改善金融生态。早在2015年年中,苏州市政府便出台了相关文件,旨在建设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地方企业征信系统和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持中心三大基础平台,打通金融机构资金与企业融资需求之间的“梗阻”。其中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利用地方企业征信系统,突破企业需求和金融服务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困局,实现创新企业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简而言之,企业通过该平台可以快速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通过平台为企业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政府部门通过平台统筹资源、有效撮合银企对接,为统计、查询提供依据。

  “通过与地方征信系统连接,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平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增强企业信息透明度。”也许苏州银行工作人员的这句介绍,可以最直白地道出如何打破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关键。

  从征信平台授权获取企业“体检表”,最快当天放款

  “以小为美,以民唯美。我们不求大,但求美,除了展现苏州小桥流水、精巧细致的天然内涵美之外,更希望在自身发展中让客户体验到不一样的银行服务。”据苏州银行参与开发该平台的工作人员介绍,除了利用互联网技术降低企业门槛之外,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设计之初便充分考虑到了用户体验问题。如在设计企业注册流程时,企业只需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联系人方式等几项关键信息,其他信息均从征信平台获取,减少用户手工输入量;同时证明材料只需上传电子影印件,对于需要签字的征信授权书也通过快递及电子影印件提高用户便捷性。

  同时,该平台在PC、手机和微信3个渠道同时覆盖,企业可在任何渠道、任何时间发布需求,查看需求进度。金融机构客户经理也随时可以跟进企业发布的新需求,为企业提供7×24小时服务。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苏州当地通过该平台融资次数相对较多的一些中小企业,相关经办人员普遍表示,“申请时间没超过10天,一般3——4个工作日也就到了。”通过流程梳理,如果资料完备,各参与银行加急办理的情况下,最快甚至可以实现当天完成放款。

  中小企业融资风控,一个永远绕不开的问题

  过去几年,各地都在积极尝试依托“圈、链、集群”概念的供应链模式,比如“互联互保模式”、“商圈产业城模式”等在苏州吴江、常熟试点施行,但最终均以大面积不良而告终。“圈、链与集群”供应链概念中,还差最后一块拼图——核心企业。一家核心企业,它必须对其上下游链条进行精细管理,不断提高商圈上下游之业务粘性,以保障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只要核心企业本身不出现重大经营风险,那么整个网络就不会出现系统性风险。以核心企业为锚的“圈、链与集群”供应链,含有真正的风险控制基因,是一个值得投入最优资源、配套创新产品的全新领域。

  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设计者们在考虑风控问题时,依然从大数据方向入手。通过与地方企业征信平台对接,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企业在各政府机构的数据,平台金融机构用户可查询企业信息,提升企业透明度;同时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企业的融资、授信、还款等信息,分析企业的资金状况,对风险客户进行预警,大大提升了风险防控的精准度。

  就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本身而言,苏州银行也与中国电信苏州分公司合作,将整个平台运行在电信云平台上,基于电信云平台进行云端的整体架构设计,保证系统快速搭建、安全可靠、弹性扩展。同时采用成熟可靠的开源软件,做到系统自主可控。平台本身坚持公开公正、透明运行,将服务器、数据库等部署在具备公信力的第三方,银行或承建机构做到信息不存储、数据不过手,规避法律问题、尊重企业隐私、增强市场信心。

  以互联网思维作“药引子”,平台的背后是科技

  “在苏州市政府的协助下,苏州银行组建了一支40余人的研发团队,软硬件投入近2000万元,历时4个多月完成了需求分析、流程设计和系统相关软硬件体系建设、平台运营方案和人员培训等各项工作。前期光走访调研就用了整整1个月,对接调研了20多家金融机构和企业。”在回忆平台建设之初的情景时,苏州银行工作人员无不感叹。

  金融科技的运用,并不仅仅在于所谓的“黑科技”到底有多“黑”,更多地在于一种科技引领的战略定力,使之发挥组合效果和迭代升级的效应。细数一下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的几项金融科技,不难发现,作为开发者和运营者的苏州银行,在金融科技方面已经显出了城商行在转型和创新方面的努力方向和初步的成果。通过互联网平台交互技术,缩短银企距离、提升沟通效率,赋能企业获取金融资讯的能力;通过自动化报表平台,自动统计分析存量数据,赋能政府了解区域经济与业务动态;通过大数据审批模块,精准扶持目标企业(如小微、科创企业等),赋能银行合理投放资源、优化资产配置。从大数据技术到区块链,金融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科技的力量越来越为人所知。坚持科技引领业务,是发展中小企业金融必须坚持的方向。

  不仅仅是苏州,不仅仅是苏州银行

  综合平台开发之初,也有一种声音,希望平台设门槛、搞“独家”,仅由一家或几家金融机构参与,亦或向企业、机构收费。事实证明,唯有面向市场、充分竞争,方能形成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融资类撮合平台应该广开门路,面向域内所有中小企业,容纳各类金融机构,引导银企双方在市场化的环境中开展业务。

  例如,苏州银行在搭建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时并没有搞“一言堂”,而是“一家搭台,众人唱戏”的良性局面。平台官网上显示,目前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共有61家金融机构入驻,。平台在金融机构对接企业时设计了“抢单”机制,对于企业用户提交的非定向融资需求,最多3家金融机构可以同时启动贷审,通过竞争促使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时效,同时企业对接成功后设立评价机制,企业可以对金融机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用户的评价会直接影响到金融机构产品在金融产品列表的排序,也促使金融机构提高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实现了真正的平台共享。

  在这些运行机制和对接模式的引导下,平台内充分开展市场竞争。针对创新创业型小微企业,平台推出了信保贷、“科技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VC/PE直投、融资租赁等一系列融资工具,融资利率基本保持在5.5%以内,低于目前企业平均贷款利率约1-2个百分点。

  作为多方协作参与、信息互联共享、资源优化配置的综合化数据平台,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让银行与企业通过机会均等、信息透明的高效对接实现了双向选择、合作共赢。同时,苏州银行对于这样的平台模式没有“藏着掖着”,更没有“吃独食”,而是积极向外推广。在江苏省政府的肯定与支持下,苏州银行承建了省级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并在泰州、扬州、无锡等地建设当地平台,截至2019年3月,扬州政税银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6150家,已解决2276项需求、金额36.78亿元;泰州市产融服务平台已注册企业12096家,已解决1672项需求、金额162.67亿元;无锡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已建设完成,开始上线运行。在全国范围内,长春、海南、沈阳、成都、遵义、莆田、定西、抚顺、十堰等地也应用了该行的平台技术,提升了相关区域金融服务水平。

  苏州银行的4个方面12条政策:让中小民生“站C位”

  看过了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剂民企融资“药方”,我们再看一看开这家药方的城商行。“以小为美,以民唯美”,这是笔者在接触苏州银行工作人员时听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这里的“小”,并不是发展的步伐小,也不是城商行本身的体量小,事实上,苏州银行发展非常迅速,截至2018年末资产总量已达3110.86亿元,相当于成立时6个“苏州银行”,英国《The banker》杂志全球1000强银行榜单中的排名也从前几年的第357位上升至如今的第324位。经过分析梳理这家银行在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所开的“药方”、在平台模式运用和推广上所迈出的脚步,我们可以这样解读这句话,这是一种对“专业”的执着,是一种将中小企业、民生发展做专业的坚持,一种以金融的角度对社会责任的一种承担与回馈。

  作为一家由农商行改制而来的城商行,苏州银行对中小民企的支持、对社会责任的履行有着自己的理解,也正是这份理解和坚持,苏州银行才能频频打出“好牌”。前不久,苏州银行发布支持民营企业12条政策,在增加融资供应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贷款审批效率、实施差别化风险容忍度4个方面全面升级民企服务。未来,该行不仅将继续对接支持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渠道、智能化审批模式、差异化贷后管理机制等,还将力争每年新增1—2个金融服务平台。该行还将依据地方征信等信息,着力推广“征信贷”“快抵贷”2.0等新品,并着力发展房抵经营贷、经营性物业贷款、微抵贷等。在备受企业关注的降低融资成本方面,苏州银行明确表示,将充分利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政策,推广专项产品,加大利率优惠,实施合理定价,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对符合条件的民营和小微企业,在贷款方面不收取承诺费、资金管理费等,对投融资服务费、财务顾问费实施免收优惠,主动免除一个账户的年费及账户管理费,对符合要求的小微企业第2个及以上单位结算账户免除账户年费,切实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负担。

  “根植实体经济,确保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构建普惠金融,使广大人民群众公平分享金融改革发展的成果。”苏州银行把这两项内容写进了自己的新三年战略愿景里。

  

  我们希望类似于苏州金融服务平台的模式能在整个长三角、甚至全国取得更高的成就,为更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缓释融资难题。未来苏州银行以及苏州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我们也将持续关注。通讯员 吕泽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