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行走,难以说话,如果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你会如何度过这一生?
85后姑娘王忆,选择用一根手指,敲出一行行诗,敲出一本本书。她的青春,比许许多多身体健康的年轻人要精彩得多。3月29日上午,王忆携最新诗集《在静寂里逆生长》现身南京书展。不久前接受了喉部手术的她,第一次用自己的声音,念出了自己的诗 ,让无数关心、关爱、关注她的读者感动落泪。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郑文静/文 顾炜/摄
背后的故事
一根手指,每天5小时,敲出100万字
王忆,被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赞为“不倒的生命之树”。
1989年,她出生在江苏盐城。因为母亲分娩时的意外,她不仅失去行走能力、双手变形,说话也含糊不清。然而,王忆并没有放弃梦想,她9岁开始歪歪扭扭握笔,后来无师自通开始用电脑,右手的一根手指不停敲击键盘,走出了自己的文学之路。
截至目前,她已经陆续出版了超过100万字的作品,包括散文集《轮椅上的青春》,诗集《爱,不能等》《等待春天》《爱,无止息》等,获奖无数,深受业界好评。如今,王忆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南京市作协会员,并先后获得“南京好市民”“江苏好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去年4月,她还登上央视三套《向幸福出发》栏目,向全国人民讲述了自己的励志故事,传播正能量。
这次,她带到南京书展上与读者见面的《在静寂里逆生长》,是她个人的第四本诗集。
发布会现场
新书封面:她是黎明时分的生命之树
3月29日,南京书展,王忆的诗赢得了阵阵掌声;她拼尽全力的“逆生长”,更是感动了所有人。
《在静寂里逆生长》新书发布会,由中国残联宣文部、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现代快报共同主办。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副秘书长杨聪、南京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郑玲玲、现代快报总编辑赵磊、新华网江苏频道总编辑彭亚平、江苏凤凰新华书店集团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王星、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客运段工会主席陈静美等出席了活动。
现场,《在静寂里逆生长》出版方、江苏人民出版社社长徐海向与会嘉宾和读者,介绍了这本诗集的诞生之路。
徐海表示,王忆的第四本诗集《在静寂里逆生长》与前三本青春靓丽的装帧设计风格截然不同,《在静寂里逆生长》是一本外封为“黑色”的诗集,王忆这棵“树”,在黎明之际喷薄着生长的力量。
“目前,‘残疾人’这三个字给王忆身上打下了太多标签。”徐海感慨,希望未来,人们不仅仅因为王忆的特殊性去关注她。“希望大家更多因为她的作品去关注她,从她的作品中真诚地感受到,王忆是个怎样的人。”
练习了好多天,王忆念出自己最满意的一首诗
这次新书发布会,恰逢王忆手术归来,手术后的王忆已经可以慢慢说话了。本次发布会前,王忆更是练习了好多天,在现场,她与好搭档陈静美一起,朗诵了她的新诗——《逆生长》,第一次在公众面前,用自己的声音念出了自己的诗。
因为紧张,她的声音不算清晰,但所有人都看得出,她有多努力:
人是否可以逆着时间生长
年龄越大,越不用明白世事沧桑
容颜越老,越不必体会四季炎凉
我只愿安静下来听一听
来自少年时风吹过脸颊的声响
——《逆生长》
在现代快报记者看来,王忆不仅是在读诗,更是在用自己的声音讲述自己的成长疼痛与文化苦旅,和读者分享内心的挣扎与纯粹。
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在静寂里逆生长》由“逆反诗”“与黑夜对望的时光”“白日梦晓”“银色人间”四个部分组成。这本诗集中的文字,更多是王忆成长道路、创作道路上心路历程的结晶。作为残疾人,她的成长经历与普通人相比,注定有着更多的孤独与艰辛。正如王忆在书籍的封面上所言:“如果孤独是种成长,我可否逆着风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