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或是监管部门能不能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想点对策呢?否则,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将越来越失去博弈的力量
3月27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大数据“杀熟”的调查结果,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但是进行维权的话举证往往非常困难。
这项调查不只是问卷,还包括体验调查,就是由体验人员来做对比实验,同时下单,看看新老用户有无差异。结果显示,只有个别情况涉嫌大数据“杀熟”,更多的价格差别是因为新用户有优惠券。但商家给某一个特定人群优惠并不违法。
体验调查和问卷调查明显存在矛盾,哪个结论才是真的?误会肯定存在,从感受到真相是有距离的。比如,总有人吐槽OTA平台上买机票遭遇大数据杀熟,但实际上,北青报的媒体实验室做过测试,并采访过研究数据的教授,结论是这是一场误会。消费者并不知道OTA平台销售机票赚取的是每张票的定额手续费,也就是说,平台并没有动力涨价。其次,消费者也不知道机票的定价权是掌握在航司手中的。第三,机票价格处于实时变化中,查询价格和下单价格不一样很正常,因为查询和确认购买时,平台需要两次向分销系统GDS确认,这里就存在更新缓存的情况。如果是热门航班,价格变动本身就很频繁。
但并不都是误会。早在 2000 年,某电商平台就小范围尝试了价格歧视的定价手段。遭到用户投诉后,它很快宣布实验结束并道歉。耶鲁大学教授做了一个数据实验,发现一个美国的视频网站用传统的方法来做定价策略,依据收入、邮编等信息来定位消费者,那么利润提高只是0.3%。但如果依据的是网络数据,比如消费者浏览了哪些网站,停留了多久,看了什么内容之类,它就可以把利润提高到14.6%。
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样的精准营销对消费者是好事,我们也正在享受其中的便利。然而,有利则有弊。大数据已经为我们每个人绘制了精准的画像,这个画像不仅还原我们的长相,更是描摩出了我们的内心、性格,甚至是欲望。
2017年曾有人投诉,消费者因为好评率低于某个数值而被卖家拒绝下单。后来某平台说,这是商家任性而为,并非平台设置。商家其实还是很天真的,居然用这么简单粗暴的手段,而如今,完全可以利用大数据又不留痕迹。
北京市消协的调查显示,遭遇大数据“杀熟”后,选择投诉或是和商家直接理论占到了四成,还有三成多是选择转身离开,只有17.43%的被调查者选择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然而,这个数据是真的吗?我很怀疑,或许这只是消费者们的理想状态吧。如果我们的消费大数据描绘出大家都是这么不好惹,或许商家也就能收敛一些了。寄希望于商家自觉,很可能是虎口夺食。那么,法律或是监管部门又能不能在大数据应用方面想点对策呢?否则,在大数据时代,消费者将越来越失去博弈的力量。现代快报特约评论员 马青
(作者为南京新闻广播《马青时间》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