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随着历史和化学考试的结束,江苏省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俗称“小高考”)落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9年起,江苏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方案作出部分调整:必修科目的成绩呈现方式由原来ABCD四个等级调整为合格、不合格两种;2020年起参加高考的江苏学生,将不再享受“见A加分”政策。
今年是江苏省调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政策后的第一年。江苏全省共有34.25万人报考 记者发现,考生普遍反映试卷比较简单,试题更贴近生活。当天,试院发布历史、化学两科试卷官方解读。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舒越/文 施向辉/摄
考生声音:比较简单,不少都是时事热点
金陵中学高二学生小孙表示,历史考试与前面几科一样比较简单。“客观题基本上一看,就知道正确答案是什么。主观题三道大题里有两道老师都在复习时重点讲过,比如中国古代经济部分。”另外,还考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时事热点。
权威解读:《流浪地球》入题,联系生活实际
试卷彰显历史课程的教育功能,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传递正能量。如,第1、6题分别指向儒学的“仁与义”、儒学思想的活跃,彰显优秀传统文化。第38题以《人民日报》国庆日的新闻主题为线索,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治理、经济建设与理论建树方面的辉煌成就,并以展望未来的方式畅想2049年百年国庆日的《人民日报》新闻主题,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时事热点内蕴在新中国若干个十年历程的回顾与展望中,凸显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传递了正能量。
试卷严格遵循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注重兼容不同版本的教材,在试题的选材与设问上作了科学合理的优化。如第6、14、27、36等题,以较丰富的信息去聚焦一个核心知识,强化考生的情境感知。再有就是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境,强化试卷的平实性。如第20题从热映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入手,考查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第30题从中美贸易谈判的时事报道入手,考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试卷顺应新课改、新高考的趋势,将学科素养蕴涵在试题设计中。一是用材料说话,遵循“无材料不成题”的命题传统,并在学测卷中首次考查了历史材料的类别。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呈现材料。
考生声音:与模拟题难度相似,考到“防弹背心”
“化学学测题,真容易,和平常的化学学测模拟题相比,题型和考查内容差不多,难度更小。”南京田家炳高级中学张同学说,第一题考查了“天然气的成分”,平常较难的第23题,这次不涉及计算,难度大大降低。“最后一题涉及水中硫元素含量的测定,有实验装置图,而不是流程图,与去年的试题相似。”张同学说。
权威解读:紧跟时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试卷紧跟时代,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注新材料、新应用和新趋势。如用“中国渤海探明超千亿方的天然气田”素材考查物质组成;用“CO2综合利用的新方法”考查对化学反应的限度与速率的初步认识;用“纯硅、肥皂的制备”考查化学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用“百香果的组成”考查人体健康与营养物质;用“现代防弹材料的发展”考查材料的分类、性能和应用等。
这些试题体现了化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试题坚持选择真实的情境素材,如第25题的“物质推断”中涉及“工业制盐酸”“铝的冶炼”,突出考查物质转化和知识网络建构,利用教材素材进行创造性设计,较好地考查了学生的学科观念和逻辑推理能力。
试题坚持实验在化学学科的重要地位,体现实验对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独特价值。如第23题的“用FeCl3溶液蚀刻印刷电路板”考查化学定性检验和定量分析的能力;第26题的“水样中可溶性硫化物的硫含量测定”考查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现象的预判和化学实验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