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个艺术流派或风格、59位欧美艺术家的60多件作品……“文艺复兴三杰”展一结束,南京博物院就再出手,推出了“从毕加索到基弗——路德维希的艺术课”。该展由南博和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展出了路德维希夫妇捐赠的国际艺术作品。展览上,能看到毕加索的《带鸟的步兵》《人物形象》、马尔库斯·吕佩尔茨的《渔夫之死》、安塞尔姆·基弗的《阿拉里克的坟墓》等。
展览将从3月16日持续到6月9日,门票30元/人。
现代快报+/ZAKER南京
见习记者 阿里亚 记者 胡玉梅/文
顾炜/摄
看点
毕加索曾用毛笔作画
这次展出了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的三幅作品。
《带鸟的步兵》画的是一个戴着宽檐帽的老步兵。展览策展团队成员王贵阳解释说,创作这幅画时毕加索已经90岁高龄,这幅画也是毕加索借老步兵来感慨英雄迟暮。
《花瓶边的男人和女人》也是毕加索逝世前三年的一幅画作。画面中,一对男女、一只五斗柜,还有花瓶和鲜花。“这幅画表现的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相互吸引相互斗争,分不开的哲理。”
最吸引人的是《人物形象》。和前两幅作品相比,《人物形象》小很多,而且有折叠的痕迹,最最关键的是,它是用毛笔画的。
基弗的代表作充满哀伤
褐色画布上深黑色的涂料,河边的风景影影绰绰,昏暗神秘……这是德国画家安塞尔姆·基弗的《阿拉里克的坟墓》。“这幅画创作灵感源自西哥特人统帅阿拉里克一世的传说。”王贵阳解释说,阿拉里克的坟墓是历史上著名的未解之谜,传说他被埋葬在布森托河畔,河水改道后,他的坟墓永远消失在了深深的河水里。
“这幅画创作于1945年。二战之后的德国,整个社会笼罩在哀伤、黑暗中,大家都在思考,二战后的德国该何去何从?”王贵阳介绍说,基弗借画笔表达了自己的哀伤和思考,所以,整个画面都是死一般的沉寂。
考眼力,蒙娜丽莎在哪?
如果,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好莱坞银幕英雄加里·库珀、甲壳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相遇,会是什么场景?展厅中,一幅名为《面孔》的作品就把这些大家都熟悉的面孔放在了一起。这幅作品由俄罗斯画家米歇尔·尼古拉耶维奇·洛马丁创作。整幅画中,密密麻麻的脸孔,想要找出熟脸,真的很考验眼力。
如果说《面孔》考验的是眼力,那么,罗伯特·康巴斯的作品《火怪》,则是用来检验你的童真与童趣的。画面中,半红半绿的土地上,紫蓝色天空下,两个奇异的三角头小东西似乎在举行某种仪式。挥舞长矛的小人似乎在发号施令,红色怪兽正在吐火,拼命击鼓的小人好像在宣布一场活动已进入高潮。
幕后
该系列作品首次来宁
这场展览,说起来都源于他——彼得·路德维希。南博陈列艺术研究所所长万新华介绍,路德维希夫妇是享誉世界的德国收藏家、艺术史学者,他们以海量的收藏构筑了一个时代艺术的全景。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1996年,路德维希夫妇在自己丰殷的艺术收藏中精选毕加索、安迪·沃霍尔等82位欧美艺术家的89件117幅艺术作品,捐赠给了中国美术馆。之后,这一系列作品曾经在北京、黑龙江展出过,这是第一次来南京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