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冬春季节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并伴有疼痛,患者年龄愈大,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愈高。带状疱疹神经痛让很多患者感到痛不欲生,也让很多医生束手无策。春节过后,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主任医师陆丽娟接诊了多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而且大都属于难治性顽固性疼痛。陆丽娟告诉记者,带状疱疹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就是后遗神经痛,早期进行疼痛干预是降低后遗痛发生率的最佳途径。南京鼓楼医院疼痛科通过口服镇痛药物、神经阻滞、神经毁损、神经调控(脉冲射频、脊髓电刺激)等各种综合手段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缓解疼痛。最近,陆丽娟采用脊髓电刺激(SCS)技术为一些顽固性带状疱疹疼痛患者解除了痛苦。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任红娟 文/摄
罹患带疱,痛不欲生
接受脊髓电刺激治疗后的于先生正看着手机视频,和家人一起吃着晚饭,其乐融融。问起他现在的状况,于先生连说:“疼痛好多了,疼痛好多了,现在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吃饭和睡觉了。”回想起1月份的情况,于先生心有余悸地说道:那时,太痛苦了!
62岁的于先生是洪泽人,今年1月,他的左臂、腋窝、胸前后背部出现了疱疹并伴有疼痛,皮肤感觉像触电一样,火辣辣的感觉,夜里疼得睡不着觉。在当地医院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并进行了抗病毒等输液治疗。皮肤疱疹消退后,疼痛依旧顽固。“每隔一个小时痛一次,每次有十多分钟,火烧火燎的,像刀刺一般,痛得我都不想活了,更别说吃饭和睡觉了,自己买的止痛药也不管用。”于先生对记者说。
鼓医镇痛,重获新生
听朋友推荐慕名找到了陆丽娟,她详细询问了病情,根据大剂量药物治疗不佳的情况,判断于先生为难治性带状疱疹疼痛,当即收治入院拟行SCS治疗,并于1月22日上午在疼痛科CT室行脊髓电刺激治疗。手术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过程顺利,电刺激覆盖所有疼痛区域,不到两个小时结束。目前于先生感觉原来疼痛的部位酥酥麻麻的,感觉不到疼痛了。“治疗半天后,人立刻轻松舒服多了,能吃下饭,觉也睡得香,心情也好多了。现在过去4天了,我感觉越来越好。”于先生说。
及时治疗,万勿拖延
陆丽娟介绍,一旦被确诊为带状疱疹,就要接受医生的规范治疗,合理进行抗病毒、止痛治疗,及早规范治疗,是降低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关键。“我在门诊发现,很多病人和家属甚至包括一些医生,对疼痛干预的重视程度不够,结果造成了后遗神经痛的发生。”
她建议,如果疼痛缓解不佳,就要及时到疼痛科来治疗。早期通过口服镇痛药物、神经阻滞、神经调控等方法,可有效控制疼痛。
“对于先生这样的病人,我们采用了短时程脊髓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将电极放置人体1-2周后拔除,这种方法对于亚急性期的患者,也就是1-3个月的患者效果较好,所以患者要抓住有效治疗的时间窗,防治后遗神经痛的发生。”陆丽娟对记者说道。
绿色疗法,终极镇痛
关于脊髓电刺激疗法,陆丽娟给记者解释,就是通过微创手术将电极针对性地植入到疼痛对应的神经部位,通过微弱的脉冲电流刺激脊髓神经产生异样感,阻断痛觉神经刺激的传导,这样既不会因为电流刺激伤害到神经组织,也不会有触电的感觉,患者可能会感觉到微弱脉冲而导致的轻微酥麻感觉。“就像于先生说的,感觉酥酥麻麻的感觉。春节后上班至今,我们已经做了4例这样的治疗,病人反映效果不错。”
脊髓电刺激疗法通过经皮穿刺植入,创伤小,作用时间长,短时程刺激7-14天,不会破坏神经结构,为病人后续接受其他新疗法保留了机会,是一种“绿色疗法”。
陆丽娟介绍,脊髓电刺激技术发展至今已超过40年,是截至目前国际医学界针对顽固性神经痛的终极疗法之一。“也是我们疼痛科参与的全国范围内多中心研究的一个临床课题。”
名词解释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冬春季节流行的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缠腰龙”,民间称“蜘蛛疮”。人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唯一宿主,病毒经呼吸道黏膜进入血液形成病毒血症,发生水痘或呈隐性感染,以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者颅神经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受到某种刺激(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病后虚弱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到达该神经所支配区域的皮肤内复制产生水疱,同时受累神经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当疼痛未能及时控制,病程超过三个月(现在倾向于一个月),成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