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3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吴俊:江苏是中国当代文学“王者”之地
  吴俊
  扫码观看采访视频

  回顾吴俊的私人阅读史,会发现中国文学四十多年来的诸多重要痕迹。年少时,手抄本阅读实现了他们那一代人的文学启蒙。而大二那年阅读《鲁迅全集》的经历,让他有机会接近中国现代文学的制高点,并走上文学批评之路。

  作为批评家,他既要立足于当下,清晰地判断文学现状,又要高瞻远瞩,深刻地洞察文学流变的真相。一个批评家应该为文学贡献什么,是他一直思索的问题。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凡 见习记者 张垚仟/文 牛华新/摄

  1

  吴俊读高中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尽管那时伤痕文学方兴未艾,夺人眼球,但他一个高中生却闻所未闻。他虽然爱看书,但头脑里还没有“文学”这样一个概念。“我并不知道当下正活着的中国文学,也并不知道我的阅读到底和文学有什么关系。我完全没有文学的觉悟,完全没有想过文学这回事。”

  “手抄本是我们那一代人的文学启蒙。”在吴俊的回忆中,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一度在民间私下流传的文学抄本陪伴了他的少年时期。手抄本的作者有一些是高中生、知青,或者是待业在家的城市青年、文学爱好者,文本类型有小说也有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有《一双绣花鞋》《第二次握手》等。后来在文学史上有人把手抄本归为“潜在写作”现象之一。

  当时,有一批高中生也投入到手抄本的阅读、抄写,甚至再创作的“文学生产”中。“手抄本是在特定的政治文化环境下诞生的文学作品,所以对很多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恐怕都有点启蒙作用。”

  在情节和写法上颇为另类的手抄本,带给吴俊极大的阅读快感。正是手抄本让他知道了在被允许阅读的书本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秘密而诱人的文字世界,许多手抄本是经他的手又流传到周围同学中去的,他是这个秘密文字世界的成员。对手抄本的痴迷经历,帮助吴俊日后几乎没有障碍地进入了正式的文学阅读门槛,减少了进入大学文学专业阅读最初可能产生的不适。

  2

  1980年夏天,吴俊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开始了他文学专业学习的人生道路。

  与上几届本科大学生大多是历届生不同,吴俊所在的八零级,以应届生为主,应该说他们是恢复高考后中国最年轻的以应届生为绝对主体的一批大学生。他们不像上几届学生那样有生活阅历、思想相对成熟、能有自主选择的专业领域,学习上更多的是听从老师的指导。

  吴俊听从中文系一位老师“你应该去读一读鲁迅全集”的建议,在大二时第一次通读了《鲁迅全集》。“我记得很清楚,我到复旦大学图书馆去找《鲁迅全集》。那套书当时是十六卷本,上面全是灰,说明基本上很少有人来读鲁迅的。”

  这次阅读对吴俊的影响极大。不论是写小说还是杂文,鲁迅遣词造句的技巧等文学修辞手法之高超让年轻的吴俊叹为观止,成为他领略文学高峰境界的一次绝妙体验。另一方面,“鲁迅的表达方式是非常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的。他对世界、对存在的洞见直抵人心,所以我们读鲁迅就会发现,他的文章有巨大的力量。”

  “对我个人来说,关于鲁迅的阅读起了非常重要的指引性和决定性作用。”吴俊后来最早发表的就是关于鲁迅研究的文章,本科毕业论文也是鲁迅研究,这还奠定了他日后读硕士和博士的基本研究方向。直到现在,他在大学任教,依然在给本科生上鲁迅研究课程。回顾当初的经历和其后的选择,他才意识到,“从专业研究的角度而言,受到前辈及同辈学者的鼓励与启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研究鲁迅,其实是站在了一个学术视野的制高平台上了。”

  鲁迅研究堪称1980年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中国现代文学最早的两位博士之一王富仁先生,他的博士论文就是鲁迅研究。阅读和研究鲁迅对于吴俊个人的文学修养、思想训练、科研发展,都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提升动力。“你站到了这个平台上,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其他作家作品,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在这样一个文学和思想的高度,再来审视其他文学现象,你就会感觉更容易去把握和理解。”

  3

  本科从复旦毕业后,吴俊到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

  上世纪80年代,中国高校有两个现当代文学研究重镇,一个是北大以王瑶教授为首的师生群体,那里有钱理群、陈平原等几代著名教授。另一个就是华东师大钱谷融先生的门下弟子,如许子东、王晓明教授等。吴俊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跟随钱谷融先生学习。

  钱先生的风格当然影响了门下弟子的专业选择,尤其在文学批评方面,吴俊认为,华东师大的特色和地位可以说在1980年代难有其匹。

  “我们导师是很伟大睿智的学者,是我人生的一个楷模。他把做学问写文章,当做是自己生活和人生价值展开的一种方式。最重要的是,我们导师在做人境界上已经达到了从心所欲的自然自如境界,他对人生对生活对世界有一种透彻、澄澈的亲切感。”

  吴俊在开始研究现代文学的同时,走上了文学批评的道路。吴俊认为,文学批评主要是一种审美经验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抽象的理论活动。在文学批评里,文学的鉴赏力、思想的洞察力是最重要的,理论能力则是作为基础和背景来支撑批评活动的。

  进入新世纪以来,吴俊越来越自觉地关注文学界的新生力量。今年,距离1999年举办的第一届新概念作文大赛正好20周年,吴俊几乎从一开始就担任“新概念”作文大赛评委。相比同行,他对新概念作文大赛以及80后作家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我在新世纪初最早评价新概念作文大赛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话,中国文学的未来,就是看现在的80后。在作家代际的转换、新一代作家的生成上,《萌芽》的新概念作文大赛,起到了史无前例的作用。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一批80后年轻的作家都是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来的。从文学生产机制上看,80后文学作家这个代际现象具有先天的文学史地位和价值。”在吴俊看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中国最优秀、最前沿的作家里面,仍然有80后的贡献。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里,80后作家依然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鲜明痕迹。他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出身于《萌芽》新概念的郝景芳,二是“大器晚成”的双雪涛,“这显示了我们身处的当代文学史的精神延续性和内部生产力。”

  对话

  文学研究应该

  持一个开放的态度

  读品:有人说新媒体文学改变了中国文学的生态,想听听您的看法。

  吴俊:我觉得文学研究应该持一个开放的态度,在新媒体时代尤其需要扩大文学概念的范围,应该把网络作品、文学生产的业态与我们以往经验性的、狭义的经典文学概念做一个融合。第二要引入或者创新网络文学的新颖理论及研究方法,用传统文学的概念和方法去研究网络文学现象,恐怕难有针对性。网络文学的普及只有十几年时间的历史,现在对它做价值评价,我觉得是不公平的。

  

  读品:请您谈一谈江苏作家群。

  吴俊:15年之前,我写过一篇评论,标题是《江苏——中国文学的王者之地》。我认为新时期文学以来,江苏产生的有全国影响力甚至是引领性的作家,有一个代际传承性现象。以目前仍然活跃的小说家来说,赵本夫、周梅森、范小青、储福金、黄蓓佳、叶兆言等,他们从1970、1980年代之交一直到现在,都保持了“文学的现在进行时态”,还是文学聚焦的一线作家,这一群体的体量及影响力在其他省份恐怕没有。稍后的最具有国内国际影响的作家如苏童、韩东、毕飞宇、叶弥、鲁敏、朱辉、朱文颖等,都是非常优秀的堪称中国当代文学的中坚作家。其中尤其是苏童,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作家中经历了几乎新时期以来全部文学史的“年轻老作家”,也是江苏中青年作家中国际声誉、跨域影响包括影视改编等最杰出、最成功的作家。有的作家似乎尚未被批评家聚焦,但其实写出过当代最好的小说,比如余一鸣等。60后、70后的作家,我预计有几位会是今后一段时间中国文学的前沿领军人物。在江苏也有丰富的80后、90后文学人才积累,包括网络文学写作,江苏人才及影响力也足称翘楚。江苏文学走在全国前列、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和动力,我看有两点极为重要,一是江苏对于自身的文学文化传统积淀特别是历史传承保持了自觉的、使命般的责任意识;二是江苏的文学文化再生产在各历史时期都获得了制度和机制的保障与支持。

  

  读品:您在朋友圈里做“一日一书”推荐,是基于怎样的考虑?

  吴俊:十几年前我就表示过,经典文学传统和严肃学术会在网络时代遭遇危机性的挑战,原因很明显,就是它们很难甚至不能在网络世界传播。怎么办?说空话、当鸵鸟都只有死路一条,唯一的生路是顺应网络技术时势的发展,利用各种可能性将经典文学和严肃学术“植入”网络传播渠道,用网络技术手段提升经典和学术的影响力,包括其最基本的生存能力。我的微信“一日一书”也是出于这样的大目标。同时这也是我作为一个研究者、教师与师友、学生开放性交流的一种方式,严肃的学术目的外,还有点人情味在其中吧。

  吴俊

  

  1962年9月生于上海。1980年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1984年起在华东师范大学钱谷融教授指导下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1990年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并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近年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研究,出版著作有《文学的变局》《向着无穷之远》等;主编有《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3卷本、《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史料编年》12卷本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