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2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痛心!送别“混凝土女神”孙伟院士
她是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曾参与建设南京地铁和苏通大桥

  她是中国混凝土材料学界的“女神”,南京地铁1号线、苏通大桥等高性能混凝土工程项目,都是她参与研究的。她从教6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建筑材料学硕士、博士人才。她是孙伟,国际著名土木工程材料专家和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2019年2月22日,孙伟院士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通讯员 东萱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孙伟院士,1935年11月20日出生于山东胶州,1954年考入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1958年本科毕业并留校任教,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国建筑材料科技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水泥制品工业协会理事等职务,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5部,编写国家和省部级规程6部。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发明奖等10余项,其中牵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发明奖3项。

  追忆

  拌混凝土、操控500吨压力机,她都是亲力亲为

  “恩师驾鹤西去,往事远道而归,历历在目,令人难以入眠。”一名曾经上过孙伟课的八一级学生这样回忆说,“1981年9月,那时我有幸加入了南京工学院建筑材料工程专业。时任建材教研室主任的孙老师,给我们上了第一课:专业介绍。老师谈笑风生,我们如沐春风。”当时,孙老师还特别介绍了学校五五楼119力学实验室里的那台500吨压力机,那是一台“经过战火洗礼、西迁长征、安然回校,仍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家伙”。“犹然记得孙老师介绍时,一股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她耐心地给我们解释说,压力机模具中白色的粉末就是水泥。”

  除了熟练操控“大家伙”,拌混凝土、搬混凝土模块,这些实验中的力气活,孙院士总是亲力亲为。而更为孙院士看重的是,一定要去施工现场,现场检测。“只要是孙老师负责的项目,她一定会多次去现场。特别是去工程实地探访,不管是布满烟尘灰土的地铁施工隧道,还是寒风凛冽的江面在建大桥,年过七旬的孙老师都带头,坐着电梯下井、坐着船爬上桥墩。”孙院士指导的博士生张教授回忆说。正是这不分白天黑夜,日复一日“泡”在尘土和噪音混杂的实验室和工地,摆弄着上千斤的钢结构混凝土模型,孙伟院士找到了混凝土“超强性与超韧性”这两种性能之间的“完美平衡点”,实现了传统混凝土在力学性能上的飞跃。

  感恩

  从教60余年,她亦师亦母亦友

  孙院士治学严谨,学术成果丰硕,为人师更是倾注全力,处处为学生着想。孙老师是1985年去美国留学回来的,她总是建议学生多参加学术交流,有机会出国留学。那名八一级学生回忆说,1988年,孙老师带领几个研究生,到大连参加全国第一届纤维水泥与混凝土会议,途经上海乘海轮到大连。“在火车上、海轮上及会议间隙,孙老师一直鼓励我复习英语,鼓励我参加出国研究生选拔。当时我和孙老师住同一房间,我们就用英语交流。”

  那次会议结束,回到南京已是深夜,学校宿舍大门已关,孙老师就带学生住在了自己家。“孙老师给我们做饭,做了她的拿手菜红烧带鱼。而这样的暖心事,数不尽、道不完。”这名学生说,每当自己有困难时,孙老师总是伸出援助之手。“当时,为了托福考试换美元,孙老师还借给我800元,让我加油复习。后来,正是在孙老师的鼓励下,我先后去了澳大利亚访学、去荷兰做博士后。”

  孙老师曾说,她在研究混凝土中度过了一生中的黄金时间,觉得非常快乐,“我是用混凝土‘诠释’建筑之生命”。年近八旬,孙院士依然关注学术,愿意与后辈多交流。张教授回忆,孙院士77岁那年,虽然身体欠佳,但依然飞去深圳。在机场候机时,被一名乘客无意冲撞,摔倒在地,但她仍忍着伤痛坚持前往。“当时我在现场都急哭了,老师还是坚持前往,不让大家失望,她的为人,处处是我们的榜样。”回忆起恩师的点滴,学生们更加悲痛。“唯有加倍努力,继续先生之事业、学习先生之品格、弘扬先生之精神,方能告慰匆匆离去的、敬爱的孙伟老师。”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