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字各读各的混乱情形,已经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社会公众的认知。这就需要尽快结束这种状态,统一读法
担心汉字读音变来变去,让人无所适从,这种社会心理很正常。
这两天,以“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为核心信息的文章刷屏。文章告诉人们,某些耳熟能详的诗句的个别关键字,要这样读了——“乡音无改鬓毛衰(shuāi)”“一骑(qí)红尘妃子笑”“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
什么?几十年来深入人心的衰(cuī)和骑(jì)斜(xiá),就这样变音了?我们头脑里的古诗意象,就这么脆生生地变脸了?
文章称,由于读错的人较多,才更改拼音。合着这是将错就错?从“错”如流?
现代快报记者针对这些旧闻新炒的文章所指,深入调查后发现,有些真,有些假。例如,在新华字典中,“骑”虽然只有一个读音qí,但它有三种意思,其中骑兵、骑的马,标注为旧读jì(详见今日快报A3版)。
但现代快报记者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同字各读现象实际上存在。热门辅导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古诗里的“衰”字注音,国内多个版本有cuī有shuāi。
事实上,《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本身就经历了三个版本,而最新的2016年版本,还在征求意见中,尚未公布。这就意味着,某些字各读各的混乱情形,已经影响到孩子们的学习、社会公众的认知。这就需要尽快结束这种状态,统一读法。
其次,规范和统一读音,还是应该尊重古意、兼顾其他。例如,古诗中的“衰”字,读成“shuāi”,而这并不符合古诗的押韵规则。一旦运用到教学当中,可能一时半会不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应试结果,但势必对传统文化形成内涵上的割裂。
有专家认为,很多读音不要搞一刀切,不一定要有唯一标准。这种观点看似有理,但等于接受“各读”的现状,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推广。要是某些字连统一的读音都确定不了,暂时放下争议的做法只能加深某种含糊和矛盾。例如,一个“骑”字,动词与名词的运用,本因读音区分而非常明确,在古诗中,“一骑红尘妃子笑”的骑(jì)是以名词出现的。统一读成“qí”是不是有些奇怪?古人会不会因为我们今天的不讲究而捉急。
读音无小事,不能含糊。在繁体字转向简体字的过程中,汉字的读音也受到不小的影响,例如同音同义词较多。这是客观事实,但毫无疑问,尽力维护原意,力求精准性,少一点妥协性,这个要求应该始终明确。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