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快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一亿年前,调皮小虫“吐舌”瞬间成永恒
如今在夏夜,还能看到这种突眼隐翅虫的身影
  化石中突眼隐翅虫吐出舌头
  现生突眼隐翅虫

  每到仲夏夜,在南京都能看到一种甲虫。它个头小小的,不仅会“轻功”水上漂,还会飞。最神秘的是,它有灵动的舌头,上面布满粘液,小跳虫被舌头黏上,就别想逃了。它的学名叫突眼隐翅虫。

  有趣的是,突眼隐翅虫的捕食方式在一亿年前就练就了。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蔡晨阳和研究员黄迪颖团队,在一亿年前的缅甸琥珀中,找到了两枚“吐舌头”的突眼隐翅虫化石,这也是迄今为止在琥珀中发现的最古老的“吐舌头”甲虫化石。近日,这项研究在线发表在美国《当代生物学》上。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胡玉梅

  见习记者 阿里亚

  两万枚琥珀中,惊现两枚“吐舌”化石

  “在所有中生代昆虫化石中,之前还没有发现带舌头的,这是第一次发现。”蔡晨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一共研究了两万多枚琥珀,经过筛选,找到120多枚突眼隐翅虫化石,又在其中找到两枚“吐舌头”的化石。

  蔡晨阳他们把两枚琥珀打磨到厚度为1毫米,借助显微镜,还原了“吐舌头”的场景。突眼隐翅虫伸着舌头,舌尖上是突出的“小钩”形状,“小钩”上还有细细的“垫子”……

  “这应该是两只贪吃的虫子,当时它们正在捕食,也许刚发现猎物把舌头伸出去,在还没捕到猎物,被掉落的树脂包裹。这一瞬间成为永恒,已经经过了一亿年。”蔡晨阳说。

  神秘的舌头,千万不要被它“黏到”

  一亿年前,突眼隐翅虫在地球上已经很常见了。在恐龙是霸主的时代,想生存下来得有真本事。突眼隐翅虫练就了一身“武功”。

  “它们的天敌是鸟,为了不变成鸟的食物,它们不仅会飞,还会水上漂,身手矫健敏捷,鸟往往捕捉不到。”蔡晨阳说,除了有这些“功夫”,最厉害的是它们的舌头。突眼隐翅虫的舌头由下唇特化而来(注:特化是指物种适应于某一独特的生活环境,形成局部器官过于发达的一种特异适应),伸缩自如。突眼隐翅虫只有3毫米长,看上去没有任何武力值,实际上在舌头上藏着“暗器”。

  “看到小跳虫,它们会迅速追上去,在追捕的过程中,舌头快速伸出,利用末端带有粘液的肉垫黏住小跳虫,并将猎物拖进嘴里。”它们的舌头可以伸出去很长,最长可占身体的六成。

  蔡晨阳说,发现“吐舌”化石的意义重大,这证明了用特化的舌头捕食的方式在一亿年前就有了。

  突眼隐翅虫的生活方式一亿年没变

  有意思的是,突眼隐翅虫保持这种生活方式有一亿年了,这么多年来没什么变化。

  蔡晨阳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通过对比,他们发现,一亿年前突眼隐翅虫的舌头结构和现在的突眼隐翅虫舌头结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它们用这种方式捕食已经有一亿年了。“之所以保留下来,可能是因为它们的下唇具有长距离、高速度及瞬间固定猎物的能力,在捕食效率上远远超过普通的上颚捕食方式。”因为出其不意,所以捕食快,更容易生存。

  蔡晨阳说,每年夏天的傍晚,在南京就能看到突眼隐翅虫。这种隐翅虫虽然不算益虫,但也不会伤人,人畜无害。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