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郁
去年最好看的一本书是美国作家盖伊·特立斯的《邻人之妻》,写透了美国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变迁,其中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就是涉及二十世纪几部文学名著出版过程中遭遇到的审查与传播,比如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它们最终得以出版有一个幕后推手,就是它们的出版商巴尼·罗塞特。
在《邻人之妻》中,特立斯形容这位格罗夫出版社的出版人,说罗塞特要是早生十年,可能就像他之前出版淫秽书籍的出版商一样坐牢了,但他的运气好。
读了《邻人之妻》不久,2019年年初,东方出版社译介出版了罗塞特的自传《我的出版人生》,让我对这位出版人的故事有了更为丰富细致的了解。罗塞特在接触出版业之前,一直过的都是一种富二代的叛逆生活,他的父亲是一位银行家,母亲是选美皇后,他是家中的独子,自幼受宠而叛逆,中学就是激进分子,大学为了追求心爱的女生,从一个学校跳到另一个学校,从来没有修完过整个课程。二战期间,应召入伍,从印度到中国,从孟买到上海都留下这位花花公子的足迹。战争结束后,无所事事的罗塞特也曾像很多文艺青年一样去巴黎游历,开始对出版业产生兴趣。在父亲的支援下,29岁的罗塞特收购了即将破产的格罗夫出版社,出版了当时很多争议性的淫秽书籍。
当然,淫秽从来不是罗塞特有意追求的目标,淫秽只是一个判断标准,一个保守时代的标签,一个特殊情境下对文学的一种认知歪曲。在格罗夫出版社,除了那些因为对抗审查制度而名声大噪的作品和作家外,还有无数好作家和作品。简单说,从1951年罗塞特接手,到1990年被拍卖,这家旺盛时期也只有三四十人的小出版社,却出版和译介了萨缪尔·贝克特、让·热内、罗伯-格里耶、欧仁·尤内斯库、波伏娃、大江健三郎、聂鲁达、帕斯、哈罗德·品特、约翰·巴斯勒等一大批世界著名作家和诗人的作品。当然,罗塞特一生最引以为傲的战绩还是在美国出版劳伦斯的名著《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亨利·米勒《北回归线》。罗塞特在出版这两本淫秽书籍过程中,因对抗美国的审查制度,差点锒铛入狱,但正如特立斯在《邻人之妻》中所言,他足够幸运,可以利用优越的出身和财富为自己出版理念辩护:即作家应该有写任何东西的自由,读者有阅读任何东西的自由,出版商有出版任何东西的自由。
在罗塞特的自传中,每一章都有一个主题,关于他的生活,爱情,事业都有所涉猎,当然我们最感兴趣的还是关于格罗夫的出版事业。比如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查禁与出版,从来就不是单打独斗能够完成的事情,在罗塞特之前,最著名的事件有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纳博科夫的《洛丽塔》,这些名著的写作方式挑战了一个时代的阅读品位,出版和传播过程也是它们经典化过程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出版商为出版这些图书所作出的各种努力,从侧面描绘了一个保守时代的精神风貌,他们挑衅审查制度,对抗大众口味,以一己之力引领一个新的阅读时代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出版业才是正确的方式,而不是用所谓的淫秽和色情标准对各种文学进行断章取义的解读。
我对罗塞特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他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认知远超其他人,他认为审查官之所以害怕这样的作品出版和流传,更多是因为这本小说打破了阶级的藩篱,因为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一名猎场看守,而女主人公是一位上流社会的夫人,他们的偷情触犯了道德和阶级卫道士们。试想一下,如果是一个庄园主与一个漂亮的女仆有染,根本就不会有任何犯忌,文学史上这样雷同的作品数不胜数。而且这本小说写的通俗易懂,他们特别害怕描述这样爱情的小说流传开来:“想到书中的那些下流思想会侵蚀这么多乐于接受的美国人的灵魂,特别是那些因收入微薄、教育糟糕而贫苦的人,他们就心里打战。”
还真是,我们不能小看文学对一个时代精神的塑造。
■好书试读
这个时刻不存在见证者。这个时刻只有荒芜的土地和隆隆的雷声,永不停息的细雨从东北方向席卷而来,似乎裹挟着世间无数个重大时刻。昨天的暴风雨,还有前天的,还有上周的洪水,此刻都已成为过去。天空依然饱含雨水,但在渐沉暮色中落下的只是忧郁的毛毛雨。风扫过正在变暗的平原,被低矮的丘陵绊住脚步,呼啸穿过一道浅谷。
《全能侦探社》 〔英〕道格拉斯·亚当斯 湖南文艺出版社
亲爱的朋友:这是一篇讨论你该做哪些准备才能拯救生命的短故事,这个问题涉及你的未来和过去,关乎你要去的地方和你会留下怎样的足迹。那么,你会为了谁而献出自己的人生呢?2016年圣诞节前的一个深夜,我匆忙写下这个故事,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就在距离我几步之遥的地方熟睡。经历了漫长却并不轻松的一年,那时的我相当疲倦,此前我一直在思索为家庭作出选择的问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选择,不是选这条路,就是选那条路,要么出门玩耍,要么呆在家里,与喜欢的人相爱,在彼此身旁睡着。
《时间的礼物》 〔瑞典〕弗雷德里克·巴克曼 天津人民出版社
大明万历年间,徽州府爆发了一场民间骚乱。这场骚乱规模不算大,动静却不小,前后持续时间将近十年,将当地百姓、乡绅乡宦、一府六县官员、应天巡按、应天巡抚乃至户部尚书与当朝首辅都裹挟了进去。从中枢到地方、从官僚到平民的诸多利益集团各怀心思,彼此攻讦、算计、妥协。大明朝廷的决策如何出炉,地方执行如何落实,官场规则如何运作,利益集团之间如何博弈,在这个案子里真的是纤毫毕现。
《显微镜下的大明》 马伯庸 湖南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