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地球装上1万个发动机,真的能逃离太阳系吗?
人类真的可以休眠,进入“最低消耗”状态吗?
连日来,根据刘慈欣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流浪地球》正在热映,影片中的故事情节、科幻色彩,也成为人们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这些情节会成为现实吗?现代快报记者专访了多位高校教授,来听听他们的回答吧。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 舒越
1
人也可以休眠吗?
目前的技术还无法实现
冰封后的北京三环、被淹没的上海东方明珠塔……当诸多现实景象化为一片废墟,不少网友直呼“震撼”。也有不少影迷发出疑问,如今全球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沿海地区未来真的会淹没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智协飞说,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最终后果,除了全球地面气温上升外,还有南北两极冰山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必然会淹没一些沿海城市。当然也会导致更为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高温热浪、严寒暴雪、洪涝、干旱等等。
另外,影片中还有一处细节很是“神奇”——宇航员进入休眠舱,达到“最低消耗”状态,人真的也可以休眠吗?对此,记者联系了南京脑科医院一位专家,对方表示,目前的医疗技术,还没有能实现人类的“休眠”。但在催眠和嗜睡治疗方面,倒是有一定的药剂和方法。
2
助推地球离开太阳系?
只能是个很浪漫的想象
影片中,人类在地球上建设了1万个发动机,想要逃离太阳系的引力。这种做法靠谱吗?江苏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委员、山东大学威海分校老师李岩表示,不可能。“我们可以把地球看作是鸡蛋,首先地壳,也就是‘蛋壳’很薄,下面都是地幔,也就是液体。当很大的力加在一个鸡蛋上,肯定会碎。”李岩说,当1万个发动机碰上地球,可能会顶破地壳,岩浆流出,发动机被毁,那样地球也许就“散黄”了。
“当然理论上也有别的方法能让地球移动,比如用极大引力的物体在地球旁边吸,可以把地球吸走。”李岩表示,“助推地球离开太阳系”是个很浪漫的想象,实际上也是不可能实现的。
3
木星会被点燃吗?
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
影片最后,地球由于过分靠近木星,人们试图点燃木星,利用巨大的反冲力脱离木星的引力束缚。“这段我看得很揪心,印象深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江苏省科幻专委会首任主任付昌义说。
关于点燃木星的做法,付昌义认为,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达到的。“虽然影片中说木星像一个巨大的氢气球,充满了氢气,但在正常情况下,木星是不会被点燃的。”付昌义解释说,一是没有充分的氧气,与氢气均匀混合;二是当高速运动气体抵达地球时,因为地球有磁场,这些气体并不会直接冲击到地球表面,因此对地球的推力是很小的。
链
接
细节制作到位
给影视学课程
提供了新范例
影片中,冰封后的地球、静谧的外太空、豪华的空间站、仿真的手指骨骼等,都让影迷们映像深刻。这样的“道化服”,加上后期的精良制作,影片尽展科幻魅力。据悉,影片中有75%的镜头涉及特效与后期制作,但关于特效的评价,大众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中国首部硬核科幻片,比肩好莱坞的科幻制作,大导演卡梅隆也为影片点赞。但有些人则评价,影片是“认真做出来的五毛钱特效”,观感上与美国大片还是有差距。
对此,南师大新传院副教授毕磊菁点评说,影片整体的特效工艺还是很不错的,未来感十足。“很多细节也做得很到位,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影片结尾,刘培强那一滴悬浮的眼泪,感动了很多人。”毕老师表示,影片后期的很多制作细节,为正在学习影视制作学的大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据介绍,该片导演郭帆曾在美国加州参加过“制片人课程培训”,对影片的特效以及细节的设置还是很有前卫性的。“稍稍有一点不足的是,地下城和地面冰封的城市观感不够真实,有点像静态的微缩模型,如果有可能,应该可以做得更好。”
听教授解读《流浪地球》
快报小记者纷纷爱上科幻
如何让天马行空的想象照进现实?从科幻小说里,我们可以获得哪些科学启发?2月15日,现代快报小记者走进苏宁影院清江店,举办了一场科幻主题交流活动。除了观看《流浪地球》电影,33位小记者还与特邀嘉宾——江苏省科普作协科幻专委会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付昌义,围绕“科幻与科学”展开讨论。
“原来地球就是一艘宇宙飞船,载着全人类移民外太空,这么好的点子,我怎么没想到呢。”看完影片《流浪地球》,小记者们纷纷发表观点,交流体会。来自南师附小的快报小记者刘珈辰激动地说:“宇宙太美了,我想当一名宇航员,飞向外太空。”看得出,大家都对科幻产生了兴趣,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太阳真的会爆炸吗?地球为什么要飞向木星?这时,早有准备的付昌义老师,拿起话筒,给小记者们一一解答。
“太阳的寿命有50亿年,地球也有38亿年,至于在未来的未来,太阳是否会爆炸,出现氦闪成为红星球,现在的科学还不能给出答案。”付昌义讲解说,《流浪地球》故事的背景,是假设太阳爆炸,地球上的人类将何去何从。而面对这个问题,全球科幻界有两种不同的主张。一个是飞船派,在之前的很多美国电影里,各种各样的宇宙飞船让人印象深刻。还有一派,就是地球派,主张“带着地球去流浪”,代表作便是《流浪地球》。
“且不谈这个计划是否能真正实现,这一主张可能与中国人的传统文化有关。就像过春节,家家户户都要团圆,人们都要回家一样。中国人对家园的守望、对亲情的渴望,超越一切。所以我们要带着地球一起飞。”付老师说。
付老师的专业是机械工程学,但他也是一位科幻迷。“四年级时我看了第一部科幻小说,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喜欢看科幻小说、科幻电影已经30年了。”付老师说,“科幻作品往往是先有一个创意,再结合一些科学发明,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演绎故事情节。阅读好的科幻作品,可以带给孩子很多科学启发。”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仲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