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感动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床板当黑板,教具都是老“古董”
79岁老教师免费办辅导班,一讲18年
  马如松老师
  这块床板做成的黑板一用就是18年 通讯员供图
  马老师总是耐心地讲解,直到学生弄懂弄通为止
  扫码看视频

  在泰州市姜堰区大伦镇申扬村,有一间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简陋小屋,每到周末或寒暑假,屋外总停满了来自十里八乡的自行车、电动车,院子里79岁的退休教师马如松则孜孜不倦地为当地学生义务讲课。

  没有黑板,就把床板油漆一下代替;没有课桌,家里的板凳条凳都派上用场。马老师的课一讲就是18年,辅导了数以千计的学生却不收学生家长分毫,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通讯员 黄立群 黄苏 姜红军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毛晓华 尹有文/文

  何刘/摄(除署名外)

  陋室中的温情,他拆下床板当黑板

  马如松曾是大伦初级中学的一名高级教师,任教40多年,教过初中的数学、物理等学科。

  2001年退休后,马如松在自家小屋中办起了义务辅导班,免费为孩子们辅导功课。18年来,就在这间简陋的小屋里,马老师辅导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马老师家中,远远地就看到屋外电动车停得满满当当,屋子里的小课堂也早就热闹起来。

  十来个学生在认真听讲,马老师手握三角尺,粉笔在黑板上来回滑动,边画图边生动地讲解几何知识。

  在课堂上,记者见到了那块传说中用床板油漆而成的黑板,仍然在发挥余热。

  “刚开始没黑板,也是灵机一动,想起睡的床板可以用。”马如松说,当年家里困难,就把床板漆成黑板用,用完了再垫到床下继续睡。“颜色不一样而已,又不影响使用。”

  就这样,这块床板做成的黑板一用就是18年,伴随着一代代孩子成长。“这么多年,漆掉了就会有家长主动来刷好,用得也顺手就没换。”

  “这黑板还不是最老的物件儿,你看他手上的三角尺都用了50多年了。”老伴儿笑称,自家“古董”不少。

  缠着几层厚厚胶带的三角尺陪伴了马如松的整个教学生涯,退休后又随着老人在小课堂上发挥余热。“这些东西一时有感情,再说也还能用,没必要浪费。”

  因为自发前来的孩子太多,小屋子已经坐不下。2018年,马如松花5万多元在院子西南角建了间新教室,家长们闻讯后有人主动送来了一块教学白板,为小课堂添置了教学用具;马老师曾经的学生也自发为小课堂添置了空调。“这里面的桌凳器材都是教育部门和镇上无偿援助的,孩子们补习的环境越来越好。”马如松说。

  18年不收分毫,辅导班走出千余学子

  让马如松没想到的是,当初仅是为邻居留守儿童辅导功课的小课堂,一办就是18年,从原本只有几个孩子到最多时有50多人同时上课。

  随着人数的增多,辅导班的孩子既有小学生,也有初中生,高中生,马如松的压力陡然增大。

  马如松根据孩子们在学校的课程进度,为他们单独出习题,遇到不懂的随时举手,马老师总是耐心地讲解,直到他们弄懂弄通为止。

  一些学生回想起当年的补课时光,仍很感慨。“从初一到高中,数理化全在那儿上,马老师陪我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寒暑假。他从来没有收过一分钱……”学生王绘说,在马老师辅导班学习的时光是自己一辈子的珍贵经历。

  “家里两个孩子都在马老师家补习过,现在都考上了理想的大学。马老师人好,教得也细致,孩子们都喜欢来。”邻居夏裕萍说,这么多年来,马老师从没收过一分钱的辅导费,一些家长硬是把钱塞到他手里,他都会一一拒绝。

  “马老师家条件本就不好,他儿子1997年又患上重症肝炎,治疗费花了十多万。”65岁的彭厚康是马如松的学校同事,他告诉记者,儿子生病那些年是马老师最难的时候,儿子要治病,双胞胎孙女要上学,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硬是没有和一个家长开口求助。更难能可贵的是,辅导班一直没有停过。“儿子去世后,马老师把一对双胞胎孙女培养成了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研究生。”

  18年来,辅导班的学生从大伦本地,慢慢地发展到有来自邻近的蒋垛、王石,如今最远的甚至还有南通海安学子慕名而来,而只要愿意来,马如松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管远近亲疏,一律欢迎,一律免费,一视同仁,尽心尽力,至今已经辅导上千人。

  活到老学到老

  70岁开始学电脑

  虽然已退休18年,但马如松还时常回学校查资料,向其他老师请教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辅导学生。

  “人也要活到老,学到老。”马如松说,尽管已经79岁了,但是他不服老,家里订了很多报刊,他也喜欢钻研难题,经常把最新的中考、高考试题拿出来琢磨,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他希望能给孩子们带去真正有效的学习方法。

  为了与新教材同步,马如松购买辅导书,每天坚持做题,先做后讲,与时俱进。“我们几乎每次来看望老师,都能在小课堂看到他和学生一起做试卷。”学生李晓燕如今已经工作,一有空就会来看望老师。“他不但传授文化知识,更教学生为人做事,学会感恩,就像一个磁场,产生了足以影响学生一生的力量。”

  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70岁时,马老师第一次开口跟女儿要了一台电脑,邻居家孩子成了他的老师,手把手教他上网查阅教学资料。

  这些年,为了办辅导班,马如松贴进去数万元,其实他的家庭并不富裕,身世还有些坎坷。9岁那年,马如松父母相继离世,成了孤儿,之后跟随姑妈生活。从小勤奋好学的他后来考上了扬州师范学院,上世纪60年代进入中学任教。

  说到为什么开义务辅导班,而且一坚持就是18年,马如松的一番话质朴却深情:“我也曾经是一名孤儿,但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培养,我才能做一名人民教师。我得感恩,这份初心不能忘记,我也就忘记了年龄。虽然已经79岁,但身体还很硬朗,我一直会坚持到讲不动的那一天。”

  推荐身边的感动赢取好礼

  他们或诚实守信、或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或爱岗敬业……他们,就在你身边。欢迎你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线索一经采用,将获得“感动好礼”。

  ●●● 互动方式

  热线:拨打温暖热线96060,告诉我们你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子邮件: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邮件至gandongjiangsu2018@163.com,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ZAKER南京:下载“ZAKER”手机App,订阅“快快南京”频道,关注人物故事及活动进展。

  微信:关注“现代快报”微信公众号,将你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发送给我们,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