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楼
“幸福”是什么?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回答。但是,“幸福”这个美丽的词汇,充满了无限魅力。追求幸福,显示了人的天性,伴随着人生的过程,也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幸福是人的自我满足和体验。作为人们孜孜以求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感性快乐与心灵愉悦相统一的理想目标,幸福从来不是别人给的,更不是讲在嘴上写在纸上的,而是自己的内心感受。辛勤耕耘、育“桃李满天下”,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事业的成功,拥有鲜花和掌声是一种幸福;阖家餐桌上的欢声笑语,夫妻床头的缠绵温馨,爷爷奶奶手拉手牵绊散步,儿女绕膝、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何尝不是一种幸福;但是,谁又能否认聆听松涛、沐浴风雨、纵情山水、淡泊宁静不是一种别样的幸福呢?当你享有成功的喜悦、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心境的舒展之时,你就在拥抱幸福。
幸福与人的德行紧密相关。古人云:“厚德以积福。”英国逻辑学家罗素说得更好:“幸福的生活是一种由爱鼓舞、由知识指导的生活。”高尚的道德总是成就事业和人生的根基,因此也会伴生着幸福。开阔的心胸和气度,深厚的涵养和理智,真诚的情感和良知,健康的身体和心态,会淹没生命过程中的许多不快与不幸。困为人生是一条充满坎坷的路,在人生的征程中,你会遇到挫折,会感到烦恼和痛苦。而对困难和挫折,是长吁短叹、怨天尤人,还是从容应对、积极进取,往往成为“不幸”和福气的分水岭。只有正确认识自我,在学习和实践中提升学识修养、增长能力才干,在总结和反思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知行合一、全面发展中磨砺意志、净化灵魂、张扬个性、发掘潜能、实现价值,方可在成就美好的事业、家庭和心灵的同时,进入幸福的境界。
幸福是奋斗中孕育出的甜蜜果实。有首歌唱得好,“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它不在月光下,也不在温室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劳动和创造是幸福的源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我们:“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广泛,不仅对物质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以及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的需要日益增长。美好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追求和实现美好生活,要我们自己去创造、去奋斗。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把理想和目标细化为每一步的实际行为,脚踏实地,艰苦奋斗。这种奋斗,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显示了人的积极进取的生活状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试想如果学生不学习、青年不努力、中年图安逸,那种人生只能一片沉寂,生活也只有一潭死水。奋斗,不仅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劳动和创造中,也表现在如何对待闲暇时间上。现在,由于生活节奏加快、闲暇时间高度碎片化,而这些碎片化的闲暇时间又更多地被手机、网络所填充。不少低头一族青年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掌中屏,沉湎于玩游戏、刷朋友圈和浏览各种泡沫信息,缺乏健康充实的精神生活。“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难不可怕,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可怕的是消极颓废、不思进取。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只有不懈奋斗的人才能在奋斗中享受幸福,幸福只会眷顾那些坚定者、奋进者,而不会是那些犹豫者、懈怠者。这是幸福的真谛。
真正完满的幸福是实现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共享。我们知道了幸福的来源,还应懂得幸福的分享。人之为人不同于动物,正在于人有理想追求。我们不必苛求个人幸福至上者,但是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幸福观的实践者,主张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的统一,当个人幸福与他人幸福或社会幸福发生矛盾时,应牺牲个人幸福甚至生命,方为大仁大爱、大德大义。马克思认为,只有为人民谋幸福才是伟大的,“因为这是为一切人而牺牲,到那时我们得到的将不是微小的、可怜的、自私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属于亿万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走过了无法比拟的艰苦奋斗历程。“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为兰考百姓脱贫奋斗一生的焦裕禄,就是杰出的代表。正是这些为着远大理想不懈奋斗的民族脊梁,才铸就了中华民族的辉煌。正如马克思所说:“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为国家的富强孜孜以求,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勤勉奉献,把个人幸福寓于他人幸福和社会整体幸福之中,这样的人就是最幸福的人,这样的幸福就是真正完满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