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困难来找我,千万不要放弃读书。”1月9日,南通如东县马塘中学小雨淅沥,10名贫困学子从退休教师杨光源手中接过助学金,这也让孩子们在冬日里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意。
2007年,当时70岁的杨光源在如东建立了马塘夕阳红助学基金会,到现在已有了130多名成员,10多年间募集了80万元捐款。他们让300多名孩子继续学业,目前已有6人大学毕业。这位退休老教师,就如他的名字一样成为了孩子们的“光之源”,用十多年时间释放出爱的能量。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 文/摄(除署名外)
爱心纸条 给孩子考大学“底气”
“孩子们,好好学习,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等你们考上大学了记得报分数,学费我们来想办法。”1月9日上午,如东县马塘镇飘着蒙蒙细雨,80岁的杨光源拿出信封装着的厚厚一叠助学金,分别交到10名高三学生手中。
父母早早离异、多名家属残疾、依靠低保勉强维生……每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的家庭环境。每年一千元的助学金,可以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在课堂学习。
在这次获得助学金的学生中,马塘中学高三的小鹏(化名)是受助时间最长的。他年幼时父母离异,父亲和奶奶离世后,家庭更是每况愈下。念初中时,小鹏通过学校老师和夕阳红基金会联系上了,这六年来基金会便一直定期给他提供助学金。
“希望能考上大学,以后有能力可以和杨老师一样帮助更多的人。”在发放仪式现场,孩子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和对未来的期盼。
在送助学金时,杨光源还给每个孩子递去了一张两指宽的小纸条。纸条写有杨光源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以后有啥困难就跟我直接联系,等考上大学了,学费我们也会帮你们想办法,不用着急。”这是为了照顾青春期孩子们敏感的心思,不让孩子们感到太尴尬。
孩子们有继续求学的“底气”,正是因为有这支“银发助学团”作为他们坚实的后盾。
像这样的场景,在如东县马塘中学每年都会上演几次。以杨光源为首的夕阳红助学基金会,每年都会定期组织基金会成员捐款,对符合受助条件的贫困学生每学年定期发放助学金。10多年来,在基金会的帮助下,已经有300多名学子受助,6名资助对象大学毕业,两名中专毕业,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发挥余热 老教师们组成“银发助学团”
马塘是个小镇,底下有17个村,孩子们大多都在镇上的中学上课。有些家庭失去了“顶梁柱”,留下的老人和孩子只能靠着种地的微薄收入支撑着。
杨光源教了一辈子的书。他的父亲参军时他才3岁,后来父亲牺牲在战场上。杨光源靠着政府每月给的5元助学金读完中学,成了中学教师。恩情二字,贯穿了杨光源的生命始终。读书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没有人比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上学的重要性。2007年暑假,他在调研时得知马塘中学有部分学生家境贫寒,面临着辍学的危险,这让他的心揪了起来。“无论怎样也不能让娃娃们没有书读!”他当即就有了一个想法,希望能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会,帮助孩子们渡过难关。
当时杨光源是马塘中学老干部党支部书记,开会时他提出了这个想法,得到了48名退休老教师的回应。第一次捐款,他们就筹集到了1920元钱。而这成了基金会的第一笔资金。之后,基金会不断壮大,到现在已经有了130多人加入进来,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学校的退休教职工,其中年纪最大的已经超过了90岁。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学习,这些已经白发苍苍的老教师,每年暑假顶着炎炎烈日去走访孩子们的家庭,再给他们建立帮扶档案。老人们很多都患有慢性病,杨光源也得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平时走路时间长了都要休息一会。为了解到真实的情况,他们每年都要坚持连续走访10多天。马塘镇蔡渡村孙国良夫妻俩罹患癌症,基金会资助他们考上南京工程学院的儿子读书;曹埠镇甜水村的姜顾宁同学家里一贫如洗,遭遇车祸的父亲高位截瘫,基金会雪中送炭让他继续学业 ……10多年来,基金会成员们踏遍如东100多个村居,燃起了孩子们读书的希望。
薪火传承 学生和受捐者也加入进来
“杨老师既是我的老师,也是我的同事,整整影响了我的一生。”基金会成员管永昌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比杨光源小三岁,是杨老师毕业后带的第一届学生。几年后,他也成为了马塘镇初中的教师,和杨光源相处了数十年。退休后,他听说杨光源组织了这样一个基金会,便自学了电脑和摄影,帮基金会管理档案。
杨老师不少学生听说基金会的故事后,也决定出一份力。江苏三润服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景爱梅、江苏高仁律师事务所主任周军两位校友,分别向基金会捐资25万元、7万元;爱心校友钱立群、虞建东夫妇又捐资5万元 ……
曾经受助的学生在有了能力后,也开始回馈社会。正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读二年级的喻晓燕是马北村人,她的养父和奶奶都是残疾人。基金会从她小学起开始帮扶,在她考取大学后基金会又积极争取社会援助,短短一周就募集了16万多元助学款。“以前几乎不敢想还有机会读大学,家里这么困难,好几次都感觉坚持不下去了。”这个善良的姑娘得知大学减免了自己的学费后,主动提出将善款分给其他贫困学子。如今进入大学,她也在积极做志愿活动,希望在以后有了经济能力后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
这些年来,杨光源光是个人捐款就有近4万元。在他的引领下,夕阳红助学基金会的帮扶范围已经不止以学校为半径,而是放眼到全国各地。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地震,基金会通过当地红十字会向灾区学生捐款1万元;2015年,基金会组织捐赠500件衣物给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扶贫办……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杨光源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市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贡献个人”,夕阳红助学基金会在2017年被授予南通市“感动南通”教育群体荣誉称号。
“杨老师就像他的名字一样,是充满爱心的光源,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到温暖和力量。”马塘中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丛杰说,夕阳红基金会体现了如东教育人典型的奉献精神,如今“光之源”已经在如东形成了“燎原之势”,也在影响更多人传递和接力。“我们希望给予孩子们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保障,还要让他们实现精神上的自足。”丛杰说。
推荐身边的感动赢取好礼
他们或诚实守信、或自强不息、或孝老爱亲、或爱岗敬业……他们,就在你身边。欢迎你将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线索一经采用,将获得“感动好礼”。
●●● 互动方式
热线:拨打温暖热线96060,告诉我们你身边的感动人物或故事。
电子邮件:
写下他们的故事,发送邮件至gandongjiangsu2018@163.com,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
ZAKER南京:下载“ZAKER”手机App,订阅“快快南京”频道,关注人物故事及活动进展。
微信:关注“现代快报”微信公众号,将你想要推荐的人员基本情况及主要事迹发送给我们,并留下你的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