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活在材料里”的困惑,怎么破

  明明减了负,但“负”不见少,甚至在有些领域还加重了。“减负”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对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审视和调整

  基层单位“5+2”“白加黑”地写材料似乎成了一种突出现象。不光是年底赶着写材料、报材料、作总结,平时也忙上加忙,甚至“活在材料里”。有的干部夜里写3份材料万余字,第二天照常上班(详见今日快报A3版)。关心基层干部的身心健康,从根子上为基层干部减负,是当务之急。

  近年来,“减负”举措并非没有实行过,有时,减负的力度还很大。例如,2014年,南京出台《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为街道社区减负开出清单,其中就包括取消72项台账。然而,台账依然是不少基层单位忙碌的重点。

  明明减了负,但“负”不见少,甚至在有些领域还加重了。基层干部当然不会主动给自己加“负”,很多“负”还是由“上头”直接或间接所加。由此看来,“减负”的重中之重,还是要对评价体系进行科学的审视和调整。

  近日,《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其中提到:“要加强信息资源共享,不能简单以留痕多少、上报材料多少来评判工作好坏。”领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内涵,就不难理解改进工作作风、改良考评方式、优化评价机制是关键。

  对“留痕主义”、可视化操作模式须理性客观看待,不能唯“痕迹”、泛“可视化”。唯有从机制上,主动化解“负”之源,搬走忙乱“制造器”,审慎运用一票否决制,才能引领基层工作进入从容状态。

  总书记讲得很具体:能利用现有数据材料的就不要基层反复提供,不要为了图自己方便,同样的材料反复要、次次要、年年要,不要每个部门都去要同样的材料,不要什么人都去要材料。这方面要有个章法,把基层从提供材料的忙乱中解放出来。

  把这些具体要求落实到位,基层干部的肩膀就会为之一轻。

  应该看到,基层人员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在国内带有普遍性。

  为什么减负反而成了增负?因为形式主义依然有存在的土壤,甚至形式主义本身已经成为某些环节的“指挥棒”。就拿台账多来说,各级检查、督查就没少过,而有些检查或抽查,往往等同于翻台账、看本本。部门一多,项目一多,信息壁垒一多,台账和本本如何不多?材料和总结如何不多?基层人员的工作负担如何不多?

  为基层彻底减负,有很多现实的路径,比如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减少考核频次。而更为重要的是深挖根源,大力消除形式主义。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