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苏省经济薄弱地区,睢宁县仅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就多达13.01万人,4.68万户。这两个数字均排在徐州市辖各县市区首位。
脱贫致富,成了横在睢宁县委县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如何精准切入有效脱贫,考验执政者的智慧。当下,在这里能清晰地感受到来自扶贫项目的张力、电商扶贫的创意,以及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的决心。
因地制宜 光伏扶贫年回报15%
在睢宁县李集镇大周村,标准厂房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在2017年3月正式上网售电,对31户每户投入1万元入股的低收入农户来说,这个项目每年可以给他们带来1500元左右的收益。参与其中的农户李渡表示,光伏项目不需要长期专人打理,一次投入长期受益。
“我本来没有钱入股,后来知道县里有政策,可以做小额贷款,就入股了。”对李渡来说,拿着银行的钱,投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光伏项目,不仅产生了清洁能源还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并顺利脱贫。
该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帮扶单位宜兴市投入帮扶资金69万元,31户低收入农户每户投入1万元,其中15户使用了扶贫小额贷款入股。项目年发电量18万千瓦,净收益15万元,对入股的农户来说,年回报率高达15%。
睢宁县扶贫办副主任姜秀梅表示,光伏扶贫项目在睢宁有很多,包括分布式光伏、村级光伏电站以及农光互补项目等,资金回报率都在15%以上。“这主要归因于睢宁有较好的日照条件,并且农民集中居住也方便大面积安装光伏组件。”
深度结合 电商扶贫让致富更轻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果说“光伏扶贫”是为低收入农户打开了增收渠道,那么“电商扶贫”就是教给他们致富的方法。姜秀梅介绍,睢宁作为电商大县,近年来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在帮助低收入家庭通过电商实现脱贫。
“小布网”是近几年睢宁县新兴起的一家电商平台,它摆脱了传统的电商销售模式,加入了社交、分享、直采等元素,并引入低收入家庭参与其中,为他们创造就业、致富的途径。
目前睢宁县9080户低收入家庭已经在小布网上实现开店创业,每年每户增收约 8000元。2018年实现扶贫收益690万元。
小布网副总裁唐三元介绍,对于小布网上的店主来说,“我们给他们提供从货源到展示、销售、物流一条龙服务,他们不需要为货源操心,也不用为发货费神,只需要动动手指即可完成。”
小布网打通线上线下,在线下开办“公益直采中心”,采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农特产品进行集中展销,所获收益部分用于为贫困户增收。同时,成立1500万元的扶贫基金,通过市场经济行为,为低收入家庭摆脱贫困,提供长效激励。
姜秀梅介绍,睢宁县在开展“电商扶贫”新模式中,以农村电子商务“沙集模式”为基础,推动“互联网+精准扶贫”深度融合。“比如我们每年都会向低收入家庭提供电商培训,有创业需求的会进行定点帮扶,同时给予他们最高额度10万元的贷款支持和3000元的扶贫帮扶资金补贴。”
此外,还依托县域四大电商片区和八大电商创业园,建设标准厂房,鼓励低收入家庭依托电商产业自主创业、务工就业。“这些厂房还被用来搭建光伏板,获得二次收益。以2000平方米标准厂房为例,投入扶贫资金217万元,可招引1个家具加工企业,吸纳60人务工,解决10个低收入人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万元。”
一举多得 让环境和钱包彻底改变
产业带动、创业支持、增收途径开拓......睢宁县为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因地制宜,提供了多种解决路径。姜秀梅表示,在睢宁县有相当一部分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家庭,分布在黄河故道两岸,“这里受地理环境制约,居住条件、致富路径十分匮乏。”
借黄河故道二次资源开发的契机,睢宁县委县政府探索出一条具有睢宁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径。在姚集镇上邳村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整洁的道路、美丽的风景、完善的公共配套、整齐划一的宽敞住宅,让人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姚集镇党委副书记刘强介绍说,上邳村原有低收入人群196户480人,在实施村庄整体搬迁,农民集中居住后,90%的低收入人群实现了脱贫。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古黄河旅游观光带开发以及标准厂房建设。“这些都是村庄搬迁带来的福利,不仅改善了自身居住环境,还为当地发展提供了空间。”
黄河故道睢宁段,有1/3在姚集镇境内,近年来该镇依托万亩果园进行农业产业开发,围绕房湾湿地打造开拓旅游经济,围绕农民居住区建设开展宜居生态建设,“这都为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比如高党村,集体收入从零到了如今的年入300万元。上邳村人均收入提升到18600元。”刘强说。
姜秀梅介绍,近年来睢宁县将产业调整与扶贫对接、将环境改造与扶贫挂钩、将农村建设与扶贫相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到了实处。截止到2018年12月31日,睢宁县全县低收入人口累计脱贫4.36万户、12.13万人,53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刘清香 颜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