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9年1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
  [美]卡勒德·胡赛尼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年5月

  面对曾经的错误的时候,心灵上的愧疚和折磨使他在赎罪道路上辗转反侧,难以释然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故事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角度讲述了阿米尔的故事。阿米尔出生于1963年喀布尔的一个富人社区中的富裕家庭,他的爸爸是普什图人,一名法官的儿子,成功的地毯商人。阿米尔家的仆人阿里的儿子哈桑则出身于哈扎拉人。阿米尔和哈桑是好玩伴,哈桑是一个特别忠实正直、一心只为阿米尔少爷着想的人,两个人经常一起玩耍、游戏。阿米尔是出色的“风筝斗士”,即善于用自己的风筝切断别人的风筝的线,哈桑也是杰出的“风筝追逐者”,因为阿富汗斯坦的传统是线被切断而落下的风筝归追到它的人所有。爸爸对两个孩子都很喜爱,但嫌阿米尔过于怯懦。两个孩子和人打架时总是哈桑出头。阿米尔展露出写作的才华,但爸爸并不看重。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1981年爸爸带着阿米尔逃亡到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把家留给拉辛汗照看。后来阿米尔父子又迁移到美国旧金山居住。阿米尔在美国读大学,毕业之后成了作家,还认识了同样来自阿富汗的一个将军塔赫里的女儿索拉雅,并和她结婚。他们想有一个孩子,但始终没能如愿。2001年,罹患绝症的拉辛汗从巴基斯坦给阿米尔打电话,让他回来,因为“那儿有再次成为好人的路”。阿米尔在他人的帮助下回到塔利班控制的喀布尔,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在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回到美国之后,索拉博因为感情受到伤害不再和任何人交流,在2001年九一一事件之后的一个周末,在一个公园里,索拉博终于因为追风筝对阿米尔微笑。

  主人公阿米尔是一个有着复杂形象的人物,尽管他是一个孩子,但阿米尔也存在等级观念和民族观念,“我从来没有认为我与哈桑是朋友”“我是普什图人,他是哈扎拉人”,因此在开哈桑玩笑或捉弄他之后,尽管心怀愧疚,但仍然得到自我辩解和自我原谅。斗风筝比赛结束后,阿米尔看到哈桑为保护追到了的风筝被阿塞夫强暴的场景,居然懦弱地跑开了。自此以后大半生,他都被愧疚自责的阴影所缠绕。面对曾经的错误的时候,心灵上的愧疚和折磨使他在赎罪道路上辗转反侧,难以释然。他回国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算是作出了极大的弥补。

  “为你,千千万万遍。”哈桑的一句话令多少人感动,这是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的忠诚表白,为了阿米尔,哈桑愿意做千千万万的事情。哈桑出生以后叫的第一个人名是“阿米尔”,意味着他将阿米尔当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他心甘情愿地为阿米尔做任何事情,哈桑一生都在为阿米尔牺牲,体现了一个孩子到一个男人不变的忠诚与正直,在他身上,体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却与民族、宗教和等级等全部无关。

  《追风筝的人》以新写实的笔法,诉说着温情与残酷,美丽与苦难,它不仅仅展示了一个人的心灵成长史,也展示了一个民族的灵魂史,一个国家的苦难史。这部小说流畅自然,就像一条清澈的河流,却奔腾着人性的激情,蕴含着阿富汗这个古老国家丰富的灵魂,激荡着善与恶的潜流撞击。借助于这部书,让世人了解了一个遭受战火蹂躏的、默默无闻的阿富汗。风筝是该书的灵魂,虽然在小说中只出现在两个地方,却蕴含了丰富的意象,风筝可以是爱情、亲情、友情,更是作者对未来希望的象征。小说的精妙之处在于跳出了一般个人与社会前台背景的关系,跳出了人和社会那种互相影响的从属关系,儿子与父亲、人和祖国就像风筝那样,互相挣脱又互相纠缠,逃不出宿命的天空。

  卡勒德·胡赛尼于1965年出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市,后随父亲迁往美国,现居加州,他“立志拂去蒙在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的尘灰,将背后灵魂的悸动展示给世人。”《追风筝的人》是他的第一本小说,继这部不无自传性质的文本获得成功之后,他还著有《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等小说。据说,这部在16年前畅销不衰的文本,在去年底又出新版,大有跻身经典的意味了。

  雷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