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淮海战役胜利70周年。1月8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徐州军分区第四干休所,寻访当年参战的老兵,听他们讲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和战斗细节。谈到最后的胜利,两位九旬老兵认为,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老百姓给予战斗大力的支持,另一方面解放军知道为人民而战,这才是取胜的根本。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李伟豪 摄影 刘清香
申维清:没有一个人退缩,遏制了敌人的突围
今年90岁高龄的申维清老人,是解放军原步兵34师政委,1947年9月在山西革命根据地入伍,随后加入中野六纵36旅100团。1948年11月,淮海战役打响,申维清作为一名炮兵,参加了此役最为惨烈的大王庄之战。
为阻截并围歼北上驰援徐州的黄维兵团,1948年12月9日,中野六纵、华野七纵对固守在双集镇大王庄的敌人发起攻击。守军为国民党军队中有着“王牌中的王牌”之称的18军“老虎团”。两军交集在此,展开对攻。
申维清老人回忆,敌人的火力异常猛烈,空中有飞机支援,前方有坦克冲锋,后方有炮火掩护,轮番轰炸我方阵地,连续突破我军两道防线。“生死关头,我所在团奉命增援。”
然而在驰援途中,为减少路上的时间,很多战友暴露在空旷地带,在敌人的火力下伤亡很大,“但没有一个人退缩,在最后一道阵地上,我们遏制了敌人的突围。”申维清老人说,伤亡数字他记不清了,但能清晰记得“一个连上去,下来只剩下不到一半了,甚至有一个连只剩下三个人,但是没有人退缩”。
申维清在那场战役中与死神擦身而过。当时为了观察敌方火力来的方向,申维清直起身,一发炮弹恰好在身旁爆炸,弹片击中他的腹部。“我急忙躲进战壕扒开衣服查看,发现弹片击中了我的皮带,只有一半扎进身体。”申维清忍痛拔出弹片,简单包扎后继续投入战斗。从黎明打到天黑,申维清和战友,将顽敌全歼于大王庄。
如今,老人腹部这条近10厘米的伤疤清晰可见。他说,这是身上永不褪色的勋章。淮海战役胜利已过去70年,申维清说,中国人民解放军知道是为人民利益而战,这才是取胜的根本。
杨锦华:敌人被牵着鼻子,进了包围圈
93岁的杨锦华,13岁参加革命,先后参加了白晋、兰封、上官、汤阴、鲁西南、挺进大别山、襄樊、淮海、渡江、进军大西南等战役战斗。
现代快报记者见到杨锦华老人时,他身体依然硬朗。说起淮海战役时的场景,犹如昨日。当年,杨锦华从抗大分派到中野六纵队17旅49团,在团政治部任宣传股股长。1948年年底,他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奉命阻击黄维兵团。
“当时黄百韬兵团在徐州碾庄被包围,黄维兵团奉命前去支援,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尽力拖延敌人前进的步伐。”杨锦华老人说,最初是“他停我就打,他打我就跑”,牵着黄维兵团的鼻子走。最终,在宿县(现安徽宿州)双堆集,和其他兄弟纵队将黄维兵团围住。
一天晚上,杨锦华所在团队突然听到“屁股后面有枪声”。“当时我们正围堵黄维兵团,身后传来枪声,想来必然是有援军到了。”杨锦华老人说。来增援的是蚌埠李延年兵团,两大兵团试图合为一处,此时黄维兵团也开始疯狂突围。
“整个包围圈中,东南方向最为薄弱。”杨锦华所在的六纵队正固守在这里。“黄维兵团派出了最强劲的兵力,坦克在前方冲锋,试图突破我军包围圈。但是他们万万想不到,坦克一出门就掉链子了。”因为周围地形多为水田、沟壑,冲锋坦克行动极为缓慢,连村庄都很难开出。
突围不成,黄维兵团选择固守待援。杨锦华老人回忆,敌方军团失去了补给,粮食、弹药急缺。“双方的距离很近,扯着嗓子喊两声对面都能听到。我们预料到黄维兵团缺少补给,就常常冲着对面喊‘我们这有馒头,快来吧’,偶尔会有小股兵力忍受不了选择投降,他们一到我方阵地就要吃的。”
半个多月后,黄维兵团被全歼。
杨锦华老人说,淮海战役是小推车推出来的,他们在战场上的士兵能深切地感受到,“那场战役是我入伍以来,伙食最好的。馒头、稀饭,甚至偶尔还会有红烧肉。周围的百姓天天给我们送吃的。没有百姓的支持,我们想全歼黄维兵团,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