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15日,“2018江苏省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医师年会”在南京召开,国内外风湿免疫领域的著名专家,以及全国及江苏本地广大从事风湿免疫科及相关专业的医师会聚金陵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同时,江苏省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张缪佳针对风湿免疫科常见慢病——类风湿关节炎(RA)及其诊疗、创新疗法与医保政策在推进疾病规范诊疗中的作用等话题进行了分享。
通讯员 兰婧蕊
类风关致残性高,关节肿痛晨僵及时就诊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总患病人群约500万 。随着病程的延长,患者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逐渐升高,工作能力因疾病受到极大影响,造成很多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临床中,不少患者在出现典型的多关节肿痛及晨僵等症状至少半年或者1年以上才被确诊。”张缪佳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时机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如果患者能在发病半年内就诊并接受规范治疗,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降低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发生。所以,当出现关节肿痛、晨僵等症状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的风湿科就诊检查并接受规范治疗。”
重视达标控制,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望提高
目前我国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治疗药物存在副作用大,起效慢难以控制病情进展,或需要注射使用不便等不足之处。
“令人欣慰的是,去年全球首个、中国目前唯一批准上市的新型口服小分子靶向JAK激酶抑制剂托法替布的到来,为临床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张缪佳教授表示:“作为一种全新作用机制的新型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物,托法替布与传统治疗药物相比,能有效控制病情,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疲劳、改善睡眠,帮助患者快速持续达标,且不用打针,方便服用和携带。”
医保提升创新药可及性,助力患者减负及规范治疗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达标率一直都远低于欧美国家,这与患者的不规范治疗、随意减药停药有直接的关系,治疗药物的可及性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张缪佳教授强调。
近年来,政府采取国家医保目录谈判等举措,从多环节、多渠道降低药物费用,保障患者用药。各地也是加快政策落实,为减轻当地患者的医疗负担不断努力。今年7月1日,江苏省正式执行2018版医保药品目录,其中托法替布被纳入乙类目录范围,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
“如今,在创新药医保已经准入的情况下,患者自付比例得以降低,药物的可及性得以提高,延长了患者使用创新抗风湿药物的周期,确保疾病治疗持续处于达标状态,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因无法承担高昂治疗费用而没有接受规范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得以接受规范治疗并从中获益。”张缪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