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徐州探索推进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四
按户销号 徐州打响深度扶贫攻坚战
  汉王镇新农村气象万千
  新沂市种植水蜜桃6万亩,带动三千多贫困户就业
  好人园秋色 张金铭
  跳起广场舞
  扫码看视频

  “多亏妇女创业小额贷款的帮忙,让我找到了脱贫致富的新钥匙。”在徐州丰县欢口镇李庄村,农家妇女赵小凤一边忙活,一边讲她家的脱贫故事。

  这个昔日的贫困户,当初在社会各界的帮扶下,奋发图强,一步步走出贫困。如今不仅自家走上致富路,还带动众乡亲共同脱贫致富。

  赵小凤家和众乡邻的脱贫故事,折射着当地脱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近两年来,徐州举全市之力掀起新一轮的扶贫行动,已实现39.67万低收入人口脱贫销号。

  

  现代快报+/ZAKER 南京记者 邢志刚 李伟豪

  特约记者 陆金玉 曹斌

  不甘心现状,昔日贫困户成了致富带头人

  “我刚嫁过来时,当时家里很穷。”对于现状不甘心的赵小凤养过蚕种过农作物,但都没有使这个家庭摆脱贫困。

  一次偶然的机会,赵小凤在网上看到陕西、贵州等地养殖娃娃鱼效益很好,特种养殖让她眼前一亮。她动心了,有了跟着学习试养的想法。

  由于技术不精,中间失败过多次,其中两次失误让她损失很大。一次是养殖娃娃鱼的池子还没建好,赵小凤急于放养鱼苗,结果导致娃娃鱼苗表皮受伤死亡;另一次是因为喂食了海水鱼,导致娃娃鱼烂脚烂尾,死亡不少。

  两次失误让她损失了90多万元。其间,爱人又患了一场大病,自己的母亲也病危。“当时真的很难。”说到动情处,赵小凤不停地抹眼泪。

  最终,赵小凤都挺过来了。养殖技术成熟后,她准备大规模放养,建立一个娃娃鱼养殖场,但苦于没有资金扩大规模。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县、镇妇联帮助她办理了小额贷款相关手续,赵小凤获得10万元妇女创业小额贷款和创业基金2万元。

  “以前很多妇女有创业本领,也选准了创业项目,但苦于缺乏起步资金只能放弃。我们大力鼓励引导妇女利用小额贷款,为妇女创业打通‘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丰县欢口镇妇联主席李爱珍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建成了10亩的规范化特种养殖基地、养殖5000尾娃娃鱼的赵小凤,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了,但她发家致富不忘乡邻。为了帮助乡邻共同致富,她牵头成立了丰源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尝试“公司+合作社+农户”新型养殖模式。

  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吸收80余户村民入社。2018年,合作社年销售额达96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1万元,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养殖的同时,赵小凤又承包了100多亩土地种植大蒜、洋葱、土豆,还从事小磨香油等加工行业。在自己增加收入的同时,为230名家庭贫困姐妹提供了就业增收的机会,每人年增收1万多元。

  “巾帼扶贫666”,助推农村妇女撑起半边天

  赵小凤家和众乡邻的脱贫故事,折射着当地脱贫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先富带后富,大家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在赵小凤的致富路上,离不开当地政府、妇联部门的大力帮扶和资金支持。

  其中,徐州妇联大力实施的“巾帼脱贫666工程”,堪称徐州扶贫的特色样本。即通过实施6项工作举措(精准统计、精准建档、精准结对、精准施策、精准回访、精准脱贫)、开拓6大扶贫创新路径(技能扶贫、产业扶贫、基地扶贫、资金扶贫、示范扶贫、健康扶贫),两年助推6万名低收入妇女脱贫,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市15.5万名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妇女全面脱贫。

  启动于2016年的巾帼扶贫“666”工程,将目标锁定农村低收入妇女。

  “农村低收入妇女是全面小康的短板和脱贫攻坚的难点。”徐州市妇联发展部部长孟姗姗说,妇联组织开展了农村贫困妇女现状大调查,“我们全面掌握了农村贫困妇女基本情况和生存状况,努力打造以励志脱贫、技能脱贫、创业脱贫、巧手脱贫、互助脱贫、健康脱贫和关爱脱贫为主要内容的徐州妇联扶贫新模式。”

  产业扶贫是长效扶贫措施。徐州妇联重点打造了巾帼现代农业和手工加工、巾帼家政“一体两翼”产业格局,采取“基地+妇女”“合作社+妇女”“金融+妇女”等模式,引领妇女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发展,重点扶持家庭农场、巾帼农家乐、特色乡村旅游以及家庭服务、种养殖业、“互联网+”等小微创业项目,帮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

  通过与市财政、人社、金融机构等联合签发支持妇女创业贷款政策,与银行共同创立妇女创业金融服务中心,全市妇联两年来发放妇女创业贴息贷款4.4亿元,为3800名妇女创业提供了小贷支持,居全省第一。

  通过实施“手工加工业提效扩面工程”,引导贫困妇女宜绣则绣、宜剪则剪、宜编则编,着力培育千家万户“小产业”、脱贫致富“大工程”。全市发展手工加工示范基地460个,辐射全市11个县(市)区、500多个自然村,手工加工从业妇女近30万人,人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去年以来,共培训低收入妇女11万人(次),助推7.8万名低收入妇女增收致富。

  “留住了妈、守住了娃、顾住了家”,“巾帼扶贫666工程”成为最受广大农村妇女欢迎的民心工程。“未来,我们将全力以赴,打通妇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最后一公里’。”孟姗姗表示,妇联将致力于为广大低收入妇女排忧解难,为脱贫致富贡献巾帼力量。

  政府做扶贫大事 社会团体来“拾遗补缺”

  徐州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黄河故道开发促进会日前举行仪式,向40名家庭困难的大学生颁发2018年扶贫助学金,帮助他们解决家庭困难,确保顺利完成学业。

  近年来,徐州市老区开发促进会、扶贫开发协会、黄河故道开发促进会(简称“三会”)把“智力扶贫”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滴水·筑梦”工程、项目带动、直接资助等多种方式开展扶贫助学。

  “拾遗补缺、尽力而为、靶向精准、立竿见影。”徐州市原政协主席、“三会”理事长李荣启这样概括协会在扶贫方面的工作。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扶贫开发的问题上,政府牵头做大事,协会团体则秉承“为党和政府分忧,为贫困百姓解难”的理念,充分发挥拾遗补缺的作用,助推老区全面振兴发展。

  在李荣启看来,“一个贫困家庭能培养出一个孩子,就是阻断了他们世代延续的穷根。”因此,“三会”把扶贫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上。通过向省里争取、政府扶持、向企业募集、爱心人士捐赠等方式,“三会”多方筹集资金,为徐州市的扶贫工作默默地尽自己一份力量。

  “三会”与徐州技师学院、沛县职教中心达成协作,建立贫困家庭人才培训基地,每年由两家院校无偿培养200名学生,所需大部分资金由“三会”承担。此举旨在让那些考不上大学的贫困家庭孩子能学到一门技术。

  通过人才培训基地、“滴水·筑梦”工程、直接资助等方式,自2017年以来,已有700多名学子得到不同方式的资助,有力助推这些贫困学子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难中成才。“三会”每年用于扶贫助学的资金达100多万元。

  举全市之力 已有68.2万人脱贫致富

  过去10年间,徐州掀起一轮又一轮扶贫行动,从“脱贫攻坚”工程到“脱贫奔小康”工程,让数十万的低收入人群脱贫“销号”,当年的贫困标准,也从2500元提高到4000元。

  2016年,徐州发起新一轮的扶贫行动,启动五年行动计划,提出举全市之力,全面完成68.2万人的脱贫致富任务。事实上,这一轮的扶贫,被称为“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

  “要聚力推进脱贫攻坚,以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补齐乡村振兴突出短板。”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要瞄准低收入人口精准帮扶,大力实施重大扶贫举措,把救急纾困和内生脱贫相结合,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

  这次徐州的五年扶贫行动计划,是以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来计算贫困线的,对照此标准,徐州全市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共计26.2万户、68.2万人。“这比全国标准要高不少。”徐州市扶贫办副主任焦思权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两项主要指标:一是低收入人口,家庭人均6000元以上才叫“脱贫”;二是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要过18万元才算达标。

  两年多来,徐州新一轮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2016、2017两年全市共有39.67万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完成任务的58.2%;136个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完成任务的50.5%。

  值得一提的是,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徐州丰县、睢宁县大力推进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方共赢,得到省委娄勤俭书记的点赞认可。目前丰县5600多户搬入新村;睢宁县7万余人入住新居。(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徐州市委宣传部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