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昔日煤城”到“美丽水乡”,近年来徐州贾汪区的华丽转身令人惊叹。去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贾汪视察,称赞贾汪转型实践做得好,现在是“真旺”了。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产业。”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让恒大集团、豪泽集团等大企业纷纷落地贾汪,中钰集团幸福广场、恒盛潘安湖智谷、大华集团新材料研发中心等项目亦全面开工,潘安湖科教创新区建设加速推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科学论断,在贾汪,在徐州,在广袤大地上,正在生动地实践着。
现代快报+/ZAKER 南京记者 邢志刚 李伟豪 特约记者 陆金玉 曹斌/文 徐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发展的目光
由“地下”转到“地上”
每逢周末,徐州贾汪区潘安湖湿地公园人头攒动,游人如织。这个国家4A级风景区,以鸟翔禽鸣、草绿花香、湖阔景美的生态样本,吸引着八方游客渔舟唱晚。
谁也不会想到,七八年前,这里还是当地采煤塌陷最严重的地方。“连片的采煤塌陷地,荒野沟壑,满目疮痍。”潘安湖附近的马庄村,一位老人回想起当年的状况直摇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就是当时周边居民真实的生活写照。
早年,贾汪煤炭工业盛极一时。作为江苏最重要煤炭基地,境内大中小型煤矿星罗棋布、井架林立、天轮飞转,煤矿最多时达250余座。有着100多年开采历史的贾汪,被冠以“百年煤城”的名号。
然而,随着长期大规模开采,贾汪煤尽城衰。2011年,贾汪区被确定为全国69个资源枯竭城市之一。2016年10月,贾汪境内最后一座煤矿——旗山煤矿关闭,标志着贾汪由此进入了“无煤时代”。
贾汪告别了煤炭,但采掘煤炭却留下了复杂的历史“包袱”。因采掘造成的塌陷地达13.23万亩之多,随之而来的,还有对环境承载的巨大挑战,“天灰、地陷、屋裂、路断、水枯”。
无煤可采的贾汪,各项经济指标陡然下降,财政状况捉襟见肘,失业人员剧增,社会保障压力巨大。由于“一煤独大”,产业结构高度单一,环境污染严重,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项目亦难以落地。
“资源枯竭了,但精神和思想不能枯竭。”当地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想转型出关、拼出一条生路,就要跳出过去的陈旧观念与发展模式,探索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
徐州贾汪痛定思痛,将发展的目光由“地下”转向“地上”。提出“生态立区”,把生态转型作为突破口,以生态转型带动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社会转型等各方面转型,着力解决制约贾汪发展的最大瓶颈。
而要将这条道路真正走通,摆在地方面前的首要难题是,13万余亩采煤塌陷地该如何治理。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后,贾汪给出了“宜耕则耕、宜渔则渔、宜建则建、宜生态则生态”的答卷。
从“一煤独大”到“绿色多元”
由采煤塌陷地到风景秀丽的湿地公园,仅用了不到3年的时间,贾汪潘安湖就“横空出世”,前后巨大的反差,让人震撼。在治理中,贾汪还首创了“基本农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复垦、生态环境修复、湿地景观开发”四位一体新模式。
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作为生态修复的突破口,贾汪先后实施潘安湖、小南湖、商湖、月亮湖等塌陷地治理工程,累计实施采煤塌陷地项目82个,治理面积6.92万亩。共有2万亩采煤塌陷地被置换为建设用地,再造耕地5万余亩,形成湿地景观1.18万亩。
此外,贾汪还持续进军荒山,累计绿化荒山3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创造了石头缝里“种”出森林的奇迹。
凭借生态转型,贾汪拥有潘安湖、大洞山、督公湖、凤鸣海4个国家4A级景区,卧龙泉国家3A级景区,先后荣获了“中国休闲小城”“全国休闲旅游示范区”等称号。
风景好了,贾汪的旅游业“真旺”了。2017年上半年,来贾汪游客约41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07亿,同比增长19.7%;2018年上半年,到贾汪旅游人次达到474万、综合收入13.22亿元,同比增长再创历史新高。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产业。”贾汪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吸引了恒大集团、上海融创集团、绿地集团、美的集团、光明集团等行业领军企业纷纷落户。中钰集团幸福广场、恒盛潘安湖智谷、大华集团新材料研发中心等项目全面开工。
贾汪进一步打通“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通道,在潘安湖畔规划建设20平方公里的科教创新区,打造高端人才、高端产业集聚地。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徐州幼专等项目正加紧推进。
生态是底色,项目是根本。贾汪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在今年实施的项目中,各类新兴产业或科技含量较高的项目共计22个,主要涉及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实施项目总数的一半以上。
“有风景的地方就有新经济”。一路走来,贾汪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经济化和产业绿色化为方向,把生态资源更好地转化为生态资本,演绎着全域旅游、设施农业、科教文化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佳话。
绿色跑道上跑出的“徐州速度”
贾汪的成功转型代表了徐州的绿色发展之路。徐州作为老工业基地,一度背上了沉重的生态包袱。徐州人投身转型发展实践,久久为功,创造了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的奇迹。
近年来,徐州发力生态修复、蓝天碧水、园林绿化等专项工程,统筹推进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燃煤油烟及秸秆焚烧等“五大源头”治理,常态化组织实施“进军荒山”行动计划,助推徐州完成了“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的华丽转身。
目前,徐州市区5000平米以上的公园绿地达到183个,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08平方米,市民出门500米就能享受到一片健身绿地,33个大型综合性公园全部实现敞园开放,形成了“城在林中、路在绿中”的园林城市特色。
在推动水生态建设方面,徐州全市多年来累计投入113.5亿元,实施完成90多个项目,成功创建6处国家级、20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城区12.5公里长的丁万河,从臭水沟到“最美母亲河”的转变,成为徐州水生态治理的典型写照。
2017年,徐州在水乡众多的江苏脱颖而出,成为全省首家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徐州摘得了多项荣誉。前不久,徐州荣获2018“联合国人居奖”,该奖项是联合国人居署于1989年创立的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主要表彰为人类居住条件改善作出杰出贡献的政府、组织、个人和项目。
伴随着“生态名片”越来越靓,发展要素在徐州加速集聚,加快徐州产业转型步伐。华为、微软、IBM、软通动力、大唐电信、甲骨文、中科曙光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布局徐州。
站在绿色跑道上,徐州正加速前行。“我们坚持把生态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依托和最大优势,围绕生态环境高质量,积极谋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徐州建设成更加美好宜居的魅力之城。”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