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读品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樊和平:通血脉、知命脉、仰望山脉
  《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樊和平

  2016年启动的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是“整理”与“研究”的璧合。如果说,“整理工程”是对文脉的客观呈现,那么“研究工程”则是对文脉的自觉揭示。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是用十年时间编纂总规模3000册的《江苏文库》,由书目、文献、精华、史料、方志、研究6编组成。作为《江苏文库·研究编》主编,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樊和平肩挑重任。“在整理的同时开启研究的千里之行,在研究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这是研究编的价值和使命所在。”樊和平说道。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王凡/文 牛华新/摄

  1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与其他同类文化工程相比,最具标识意义的是“文脉”的理念。“文脉”到底是什么?

  樊和平作出了这样的定义:“文脉”对历史而言是血脉,对未来而言是命脉,对当下而言是山脉。虽然它们可能以诸种文化典籍和文化传统的方式呈现和延续,但“文脉工程”致力于探寻和发现的则是跃动于这些典籍和传统,也跃动于江苏人生命之中的那种文化脉动。

  所以,樊和平指出,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不是一般的文化挖掘和整理,而是与地域的文化生命深切相通、贯穿地域的历史、现在与未来的生命工程。“你能看到一种文化在流淌,一种精神在运行,它是有生命的,它是一个脉动,这是文脉。”

  根据文脉的理念,樊和平将“研究编”的顶层设计以一句话来表达:“通血脉、知命脉、仰望山脉”。

  “研究编”一共分为五个结构:江苏文化通史、江苏文化名人传、江苏文化专门史、江苏文化专题研究、江苏地方文化史。其中,前面这四个结构是江苏省社会科学院负责的,江苏地方文化史由省社科联牵头来做。

  樊和平说,江苏文化通史的要义是“通血脉”。“通”,首先是江苏文化与中国的文明息息相通,与人类文明的息息相通;其次是江苏文脉中诸文化结构之间的“通”;再次是历史上各个重要历史时期文化发展之间的“通”;最后是与江苏人的生命与生活的“通”。由此,江苏文化通史才是真正的“通”。

  而江苏文化专门史、江苏文化专题研究的要义是“知命脉”,关键词是“专”;江苏地方文化史的要义是“血脉延伸和勾连”,关键词是“地方”。

  江苏文化名人传的要义则是“仰望山脉”。樊和平说,它不是一般性地为江苏历朝历代的名人做传,而是只为文化意义上的名人做传。如何对历史人物进行文化倾听、文化诠释、文化理解,是文化名人传的最大难点,也是它最有意义的地方。“它实际上是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向历史上为江苏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承作出重大贡献的文化英雄、文化先驱,献上一次心灵的鞠躬。我们今天还在享受着他们给我们提供的精神财富,所以这是我们仰望山脉的一次机会。”

  2

  江苏文脉工程是一项严肃和严谨的学术工程,如果说,江苏文脉工程的宽度和厚度主要靠文献的整理来支撑的话,那么文脉的工程高度则需要靠研究的质量来体现。

  与做其他一些工程不同,江苏文脉工程不会短期内就会出效果,它需要的是专家学者长达十年的潜心钻研,必须经得起学术检验和时间洗涤。那么,对“研究编”来说,最大的考验又在哪里?

  “研究工程最大的难度是它所有的内容都必须是原创。从文化通史到名人传,到专门史到专题研究,再到地方文化研究,都必须是原创。第二个难度是我们必须要组织起一个专门研究江苏文化的学术团队。现在全国学者手上,特别是名家手上的课题非常多,怎么样去动员他们从各种重要的繁忙的学术研究工作当中,腾出宝贵的精力,来研究江苏文脉,对我们省社科院组织研究工程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同时樊和平注意到,目前对江苏文脉中一些重要的文化流派、学术流派,研究得还不够,比如说泰州学派。这些学派的研究可能曲高和寡,也可能是很少一部分学者在关注它,这些也都是挑战。

  “但是文化绝对不只是精英们的事情,所谓的传统和文化,只有渗透到深入到人的生命和生活当中去,才是真正的活的文化。”樊和平说,传统之为传统必须具备三个要素,历史上发生的、一以贯之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发挥作用的,所以江苏文脉的整理与研究工程应当是知识精英,跟社会大众的一次对话。

  据樊和平介绍,在江苏文脉研究工程当中,他们做过几次选题征集的工作。征集选题本身是整个工作的一个部分,也是动员社会力量、动员学术力量参与的一种战略。

  3

  “江苏文脉的整理与研究工程在顶层设计上,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自觉。”樊和平说。

  目前,全球化在造就广泛的全球市场并使全球成为一个地球村的同时,内在的最大文明和文化风险便是“同质性”。樊和平说,他比较赞同哈佛大学一个学者丹尼尔·贝尔对文化的解释——文化是为人的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以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

  “每一种文化都提供了一种独到的智慧,它像人身体里面的一种免疫力和抗体一样。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可能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各种各样的生存困境,当各种文化走到一块,我们可以相互借鉴。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文化的同质化,最终导致的将是人的同质化,将是民族文化或西方学者所说的地方性知识的消解和消失,文化上的集体失忆。

  “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的战略意义绝不止于保存文化记忆的自持和自赏,在这个全球化的高风险正日益逼近的时代,完整地保存地方文化物种,认同文化血脉,畅通文化命脉,不仅可以让我们在遭遇全球化的滔滔洪水之时可以于故乡文化的山脉之巅‘一览众山小’地建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根据地,而且可以在患上全球化的文化感冒甚至某种文化瘟疫之后,根据自己的文化基因和文化命理,寻找强化自身的文化抗体和文化免疫力……”樊和平说。

  所以,江苏文脉工程所做的是一个保护工作,可以为人提供一个文化家园,提供一种文化记忆,提供一种独到的文化智慧。

  “如果我们做得成功,做得足够的好,江苏文脉的整理与研究,不仅可以为经过全球化席卷之后的同质化世界留下弥足珍贵的‘文化大熊猫’,而且可以在饱尝‘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孤独之后,缔造一个‘蓦然回首’的文化故乡,从中可以鸟瞰文化与世界关系的真谛。”樊和平说。

  对话

  江苏文化实际上

  是一个智者文化

  读品:研究编之中的江苏文化名人传备受关注,筛选的标准是什么?

  樊和平:江苏名人和江苏文化名人之间如何甄别,这是最大的难度。江苏历史上的名人很多,比如刘邦、项羽、韩信,但是他们和文化名人也不一样,他们是历史英雄。我们江苏文化名人传所要做的是为历史上的文化英雄来做传,有一个严格的文化标准。另一方面,如果是仅仅考虑祖籍江苏,那么他的血缘就显得所占的比重太高,也许他生下来以后就到外地去了。而有一些客居江苏的人,比如说王安石,他祖籍不是江苏,但他长期在江苏主政,对江苏文化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总体上我们是考察他的作品当中、他的思想当中的江苏元素、江苏原色,以及对江苏文化所发生的影响和作出的贡献。这就是编撰江苏文化名人传的意义所在。

  

  读品:《研究编》的出版计划是怎样的?

  樊和平:我们的整个工程大概分两期。第一期今年底明年初能够完成,我们把它叫做“211工程”。11本江苏文化通史,其他的江苏文化名人传、江苏文化专门史、江苏文化专题研究这三大板块是200本。当然这个只是一个表达,不一定真正211本。像这么浩大的工程,数量说出来并不多,但是即使是211本,你要在全国找出211个专家是专门研究江苏文化的,也很不容易。更何况这些专家还要带着他们的团队。如果说一本书五个人来完成,那么211本也就要一千多人,这在全国已经是一个非常大的团队了,所以这个工程本身,对江苏文化发展具有巨大的一种动员的力量,动员学术界来关注江苏,研究江苏,因而也成了江苏文化发展的一次机遇。

  

  读品:请谈谈您眼中的江苏。

  樊和平:江苏的地理特征是露水不显山,它是中国地势最为低平的一个地区,但是几乎全国最重要的河流这里都有,长江、黄河、淮河、太湖。所以江苏的文脉也好,地脉也好,它实际上是水性的。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江苏文化实际上是一个智者文化。就是说江苏的文化它不是壁立千仞的,但是确实有谷乃大。这种文化它没有北方的金戈铁马,它非常的婉约,它在不息地流淌,慢慢地滋润,但它很少咆哮。英国诗人萨松写的那一首诗,叫“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能够把一只老虎,驯服得让它躺在玫瑰旁边,细细地品味着玫瑰花的芬芳,这才是最高境界。江苏的文化就有这种意境,江苏人很内敛,能够把自己驯服。

  所以江苏的地脉、水脉、山脉与江苏文脉之间,是一脉相承的。它是一种哲学。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来研究江苏文脉的原因。

  樊和平

  笔名樊浩,1959年9月生,江苏泰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江苏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东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部主任,东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东南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世界伦理中心副主任、资深研究员。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