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乃格的脑海里,江苏的十三个地市,是一幅有着十三种颜色的美丽拼图。它们有着各自的历史和鲜明的个性,但又相互依偎亲密无间。从万卷书到万里路,再到万卷书,和地方志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张乃格,对生养他的这方水土,有着格外细致精确的认知。作为《江苏文库·方志编》的主编,他正在和同事们一起,挑选最重要、最优质的地方志版本,将其整理影印,呈现给读者。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白雁/文 牛华新/摄
1
中国文化里有认祖归宗的说法,张乃格研究方志,也很重视研究方志的“祖宗”。《江苏文库·方志编》今年出版的四种志书中,就有一种是江苏省级志书的“祖宗”。“今年出版省级志书四种,包括明代嘉靖《南畿志》,清代康熙《江南通志》,和乾隆《江南通志》,民国《江苏备志稿》。其中《南畿志》,堪称江苏省志的老祖宗。”
明朝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来明成祖迁都北京,南京被称为南畿,保留了中央的六部,同时直辖今江苏、安徽、上海,《南畿志》就是记述这个行政区和地理范围内政治经济各个方面的地方文献。
“《南畿志》严格说,并不是江苏省的省志。江苏省建省比较晚。在历史上,这个地方往往是按照自然区域分成三个大的地理板块,长江以南算江南,长江到淮河之间叫江淮,淮河以北地区叫淮北。而从行政区划上来讲,以前从来没有属于过一个行政实体,甚至往往在南北政权对立的时候,江南跟淮北属于敌对的双方。到了明代,江苏才形成一个行政实体,但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省,而是和今安徽、上海一起,称为南畿。到了清代,把南畿撤掉了,改为江南省。到了康熙六年,才把江南省一分为二,成为江苏和安徽。”
虽然《南畿志》并不是江苏省的省志,但它里面首先记述的内容是江苏的,而且记述的主要的角度是在江苏,因此,毫无异议可以认为是江苏省志的祖宗。
“《南畿志》的编修,从文化史的角度使得现在的江苏、上海、安徽三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板块,不仅对后来的行政区划有影响,而且即使对现在的‘长三角’地区社会、文化的高度融合,乃至当前的经济一体化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和深远影响。”
2
历史上,康熙和乾隆都曾南巡,在江南一带留下了很多真假难辨的传说。张乃格说,要找真的,康熙《江南通志》和乾隆《江南通志》里很多。
“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把江苏当成重要的一站,在江苏的一些活动,两部志书里都有记载。包括当时他们的一些讲话,到寺庙里面的题词,作的诗都有。比如乾隆《江南通志》一共205卷,其中正文200卷,前面的序、目录1卷,皇帝的诗词楹联和一些批文等等,则占了4卷。”
那么,两部《江南通志》里,到底记载了康熙和乾隆的什么言行呢?
“康熙治理天下的时候,把几件事当成大事。一个是疆域的统一,比如说,平定吴三桂叛乱等。第二个大事,治河。历史上有黄河夺淮,黄河经过徐州、泗阳、淮阴这一带,走连云港入海,所以那时江苏经常受灾。在康熙看来,黄河治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康熙和乾隆共同关心的另一个问题,是漕运。当时的江南,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大批的粮食通过水道运输到北方,就是漕运,运的粮食则叫漕粮。如何保证漕运,兴修和维护水利设置,是当时朝廷重视的一个大问题。
“康熙到了江苏这里,在接见大臣时讲,他上次来站着的这个地方,好像是有水的,现在没有水了,说明治理得比以前好了,说明水利工作有成绩了。类似这样的话,在《江南通志》里有多处。”
3
张乃格说,地方志里往往藏着解决学术问题的密钥。“比如,天启《淮安府志》,就藏着《西游记》作者的秘密。”
小说《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这是个常识。但在90多年前,这却是个学术悬案。
“当时,关于西游记的作者,有很多说法。最主要的一种观点,认为是丘处机写的。但是又有人发现,《西游记》多次提到锦衣卫,锦衣卫是明代才有的,而丘处机是元代人。照这样讲,如果丘处机写了《西游记》,那就是穿越了。”
丘处机当然没有穿越,但他确实写了一部《西游记》,“丘处机是山东栖霞人,是个道士,他受到召唤,从内地去西方拜见成吉思汗,和成吉思汗有多次交谈。他的弟子记录下了师傅从内地往西行,沿途的经历,以及和成吉思汗的对话,就叫《西游记》。这部书,后来有人找到了,和我们现在的小说《西游记》,完全是两码事。”
《西游记》作者的悬案,是鲁迅和胡适解开的。1923年,鲁迅偶尔看到天启《淮安府志》,里面提到淮安人吴承恩写了《西游记》。他就把这个资料抄给了正在进行《西游记》考证的胡适。胡适如获至宝,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一番考证,最终认定了《西游记》的作者。
“天启《淮安府志》是在吴承恩去世四十多年后编写的,编写的人,应该还知道淮安当地有吴承恩这样一个人。吴承恩家有亲戚住在花果山,他常去亲戚家。花果山一带有很多与《西游记》有关的传说,吴承恩从中取材,再加上《大唐西域记》和元杂剧的基础,写成了小说。”
虽然张乃格早就知道天启《淮安府志》,但直到见到这部珍贵的孤本书,他才清清楚楚知道了鲁迅当年看到的那段材料。
“天启《淮安府志》,收录了吴承恩的小传,说他‘性敏而多慧,博及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利,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还说他这个人,运气不好,就做到县丞这个职位。后来干脆辞职不干了,放浪诗酒。在吴承恩的名字下面记载了他写的三部书,一是《射阳记》,四册;然后是《春秋列传续》;再就是《西游记》。”
对话
曹雪芹的家事
藏在地方志里
读品:你们是从《四库全书》选地方志版本吗?
张乃格:尽量不。四库全书的版本并不是最好的。比如,乾隆《江南通志》的文苑传里,最早是收了清初诗坛领袖钱谦益的名字。但是四库全书在收乾隆《江南通志》时,就把关于钱谦益的文字删得干干净净。为什么呢?可能是因为乾隆皇帝特别讨厌钱谦益,认为他大节不好,是明代的臣,但却投降了清。乾隆皇帝多次有谕旨,对钱谦益这样的人措辞非常严厉,说他猪狗不如。乾隆《江南通志》,除了四库全书本,还有刻本。我们找到了一个完整的刻本,很难,但还是找到了。
读品:整理出版旧的地方志有什么困难?
张乃格:还是选择版本。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那样,找到一个本子扫描过来就可以出版的。有时候要补配,因为在流传的过程中,说不定被虫蛀了。也可能在另外一个图书馆的不一定被虫也蛀掉了,这一页,要扫描过来,出版界叫补配。工作量很细,很大。古人出版比我们现在更容易出错,纸张订倒的也有。他们不编全书页码,你如果不一页一页看,页码倒了少了,都不知道。
读品:《江苏备志稿》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张乃格:乾隆《江南通志》编修以后,一直到民国期间,中间隔了二百多年,江苏一直没有修过省级志书。《江苏备志稿》收录了《乾隆江南通志》以后的史料,它的出现,弥补了二百多年的历史空白。《江苏备志稿》有七十多卷,卷数并不是很多,但因为是手抄本,放在手推车上也有一车。它是孤本书,毛笔工楷,天下就这一套。底本在上海图书馆,能出版,颇费了一番周折。
读品:地方志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哪些材料?
张乃格:非常多。比如,文学巨匠曹雪芹的家世,过去人们不甚了了,一度影响到《红楼梦》的深入研究。1921年,胡适撰《红楼梦考证》,在历史学家顾颉刚的帮助下,利用嘉庆《扬州府志》、嘉庆《江宁府志》、同治《上江两县志》及《仪真县志》等史料,梳理出曹雪芹的家世脉络:曾祖曹玺于康熙二年到康熙二十三年任江宁织造,祖父曹寅、伯父曹颙、父亲曹頫继任江宁织造,曹氏执掌江宁织造府累计达59年,另任苏州织造和两淮盐运御使多年。其实,乾隆《江南通志》成书更早,书中卷105《职官志·国朝统部》对此记载更加系统、更加完整。
张乃格
1949年生,泗洪县人,南京师范学院淮阴分院(现淮安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历任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副处长、处长等,现为省志办旧志整理中心主任、《江苏历代方志全书》主编,省“江苏文脉整理与研究工程”编辑出版委员会委员、《江苏文库·方志编》主编,省政府办公厅《江苏省志·政府志》特聘专家召集人。主要从事新方志编纂,同时从事旧地方志整理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江苏地域文化,著有《江苏民性研究》《江苏区域文化研究》《徐文化研究》《江苏古代人文史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