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现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十年共读,串起一段闪亮的日子
这群“争论不休”的南大人
把理想照进现实
  11月17日,南大读书会十周年纪念学术论坛,嘉宾现场讨论
  胡翼青

  “速食”时代,读书已然成为一件奢侈的事。然而,在南京却有这样一个读书会,每周都在开展活动,而且一读十年。这便是拥有3个分会、十年间举办了700多场活动的南京大学新传读书会。如今,它的1000多位会员,遍布世界各地。

  11月17日,南大新传读书会举办了十周年纪念学术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新老成员代表齐聚一堂,在分享最新学术成果的同时,深情回忆读书会的点滴故事。“读书引发思考,讨论促进交流,表达形成思想”,十年共读,南大新传读书会已经成为校内外师生追逐学术理想的精神原乡。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倪宁宁 鹿伟 郑文静 于露 徐梦云/文

  赵杰/摄

  一间小教室

  开启一场

  长达十年的读书之约

  

  “我们的故事从十年前的一间小教室开始,自此青春拔节生长,思想永不止步……”新传读书会十周年纪念学术论坛宣传海报上的一句话,道出了读书会的缘起。

  时间:2008年11月15日;地点:南大浦口校区教学楼一区的一个小教室。这一天,南大新传院青年教师胡翼青带领他的学生们,开展了读书会的第一次活动。

  “当天下午,学生解佳分享了她关于女大学生减肥的研究报告,参加者包括2006级近20个同学和2007级的4个同学。”南京大学新传读书会创始人、现任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的胡翼青教授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解佳如今是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博士后,正是因为参加读书会,让学广告专业的她开始对学术有了兴趣,“读书会最好的一点是,让我们学会了用多视角看世界,带领我们从现象到理论进行升华和对话,这对我的学术生涯和生活都非常有帮助。”

  胡翼青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创办读书会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当年他在复旦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他的导师黄旦教授创办了一个小型的读书会,“我觉得这种交流讨论的形式非常好,当时就想是不是可以推广到南大呢?恰巧本科2006级有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平时喜欢学术阅读。我给他们上社会心理学课时,他们派了代表来问我有没有可能找时间带着他们一起阅读学术书籍。可以说,我们是一拍即合。”

  润物细无声

  星星之火

  串起一段闪亮的日子

  

  十年间,新传读书会“野蛮生长”,如今有了3个读书会会场,“星星之火在浦口、鼓楼与仙林之间串起一段闪亮的日子”。

  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经济新闻系讲师李耘耕,是读书会“元老级”成员之一。他当时在浦口校区读书,为了参加读书会,每周都要坐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去鼓楼校区,但他乐此不疲。当时参加读书会,大家喜欢开玩笑说是“两岸三地新马泰一日游”。因为“金陵学院旁边是泰山新村,仙林校区旁边是马群,鼓楼校区那边是新街口,所以我们把自己称之为‘两岸三地新马泰一日游’”。

  读书的好处绝不是一朝一夕能体现出来的,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正如胡翼青所言,“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读书会的特点,就是润物细无声,而这种润物细无声总有一天会滴水穿石。”

  与解佳一样,读书会最早的一批成员里,有好几位都一路念到了博士。至今,大家都还是好朋友。比如李耘耕,参加读书会的过程让他对学术研究产生了兴趣,而这也影响了他的职业选择。如今,他成为了一名高校老师。

  张晓星也是创会成员之一,如今是加拿大西门菲沙大学传播学院的博士。为了参加此次学术论坛,他专程从国外赶到南京,因为在他心中,新传读书会是“心灵的家园”。“读书会带给我们一种自得其所、自得其乐的回忆,一种敢于探索、敢于突破的精神,更是一种相互分享、共同进步的氛围。”

  大学里的“无形学院”

  气氛热烈到不需要主持

  

  “大学就是读书的地方,为什么还要阅读经典或者成立读书会?”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范从来教授在现场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范从来看来,教科书主要是建立知识体系,但只有读经典才能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他介绍说,作为本科“三三制”教学改革的一环,南大曾于2014年推出“悦读经典计划”,而比之早了几年的南大新传读书会从某种意义上看,是南大“三三制”本科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大“悦读经典计划”的引领者、探索者、开拓者。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张宁,几乎每年都会去一次新传读书会。读书会平时是什么样的场景?张宁举了一个例子:有次他“客串”当主持,分享的书是柯林武德的《历史的观念》。“结果,这场读书会‘失控’了,气氛热烈到不需要主持人说你来谈谈,他来谈谈,整个的讨论和辩论的火药味非常浓,这种氛围对学生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张宁说,每场读书会包含的不仅是对这本书的看法,还包含了学生对这本书引发的相关话题的深思,这也是新传读书会最大的特色之一。

  读书会的争鸣气氛也给资深成员、南大新传院博士生杨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有一次在仙林的读书会上,同学们讨论一个哲学问题时,争论得比较激烈,每个人都在尽情抒发自己的观点,虽然有碰撞,但是收获更多。”

  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郭建斌曾于几年前参加过新传读书会。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读书会是一个大学中重要的‘无形学院’,大家可以以轻松、愉快的方式,围绕书籍进行自由的交流和讨论”。在郭建斌看来,读书会无论是读书地点、交流方式,还是所读书籍,都有很大的自由性,这种无形的培养让人感触颇深。

  原来有这么多人在读书

  有这么多书可以读

  

  “读书会是我理想中的学习方式。”赵晶是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一的学生,同时她也是新传读书会的新晋成员。她说,“十年过去了,现在的读书会肯定和之前的有变化,但有一个核心精神是不变的,就是大家对学术的热爱,对思辨、讨论的坚持。”

  南大新传读书会虽然是在大学校园里,但完全向社会开放,除本校学生外,还汇聚了外校学生以及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

  “90后”冯亚明、王文林都不是南大的学生,他们都是被朋友带进读书会的。如今他们在读书会的影响下,走上了“独立选书师”的职业道路。

  独立选书师,起源于日本,日常和出版社、供货商、书店、企业等对接,帮助有需要的场所选购合适企业气质的图书。

  “进入社会工作,很容易忘记读书这件事。加入读书会之后,我才发现还有这么多人在读书,还有这么多书可以读。”冯亚明1992年出生,大学时期学的是经管,2015年左右,经好友介绍加入读书会。读书这件事,对冯亚明来说,不会看得特别高,也不会看得很低。“读书,和吃饭睡觉一样,就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曾经,他每周三都会去南大鼓楼校区参加读书会。周三,对他来说,像刻度一样,用来衡量自己的每一周。

  王文林原本是一位图书编辑,几年前,因为想要了解图书市场,进入了读书会。“南大新传读书会,让我更加了解书。”以前他看书,只能从自己的角度去看,但在读书会,来自各个专业不同阅历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读书。“我每周都会去,很受启发。”

  对话

  哪怕一个孩子想要读书,我们也会为他办读书会

  现代快报:您怎么看待读书这件事?

  胡翼青:读书就是青灯黄卷的事情,是一种简单的生活方式,就像有人喜欢打球一样,没有功利的东西在里面。所以我的读书会没有留下什么照片,只要自己心灵体会到和感受到就可以了。读书在我的生命中,包括在读书会的很多优秀成员中,既是一种谋生的工具,也是一种能超越市侩气十足的当下社会的方式方法。

  

  现代快报:听说在700多场读书会中,您的缺勤率不到5%,有没有想放弃的时候?

  胡翼青:有时候我也会抱怨。比如说“新马泰”一周一次,就意味着6个小时在路上,9个小时在会上。不仅家里人会抱怨,我自己的论文写作也会受到叨扰。我记得最痛苦的一次,我儿子发着39度的高烧,我把他一个人留在家里,然后去参加读书会。路上心里百感交集,我甚至有发誓不再搞这样的活动。但一个星期之后就好了伤疤忘了疼,觉得好像得继续下去,哪怕一个孩子想要读书,我为他一个人办读书会,也要坚持。一咬牙十年就这么过来了。

  

  现代快报:南大新传读书会会一直办下去吗?

  胡翼青:现在已经欲罢不能了,在我们读书会的带领下,这十年来很多老师在办各种规模的读书会,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叫“读书会矩阵”。比起十年前,新传院学生读书尤其是在硕博这个层面,已经蔚然成风。我相信,在20年的时候我们还会一样在这个地方纪念我们的20周年,30年的时候我们还会纪念我们的30周年……

  

  现代快报:听说不少读书会成员在各地开了分会?

  胡翼青:是的。南大新传读书会是一个扩散力很强的团体。有一段时间读书会多位成员同时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便自发在那开起了读书会的分会。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李立峰教授说,“我有时间一定要来看看你们这个读书会是什么样子的。”不仅如此,从读书会出去的嘉宾,后来也基本在自己的学校开设了各种各样的读书会,包括中国人民大学的刘海龙、上海财经大学的李耘耕……读书会的扩散像种子一样,在各地生根发芽。我们可以看到,学术阅读是有非常大的市场和需求的,并非那么曲高和寡。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