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6版:艺+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白云无门 · 乐泉谈书道》之六十:秋遇采石矶

  戊戌深秋,志文约我同去采石矶,顺道拜观林散之艺术馆。

  秋高气爽,高树相拥,斑烂五色的山峦,遥对万里长江。凭栏怀古,不尽余怀。

  这里是一代诗圣,李白当年醉江捞月的浪漫之地,也是近代书坛草圣林散之,生前向往的“栖魂伴青莲”之境。

  据闻,馆内陈列的作品,都是林老生前精挑细选的,当为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观之赏心悦目,令人神往。

  名利场外的人生,诗心理想的幽栖地。源于生活的一切创造,总在忘我的不觉中,生机无限。

  记得廿多年前,曾与友人同游采石矶,林馆却因梅雨季而闭馆,留下遗憾。这次总算如愿。然而,多件高仿真的作品,及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并未开灯,馆内光线灰暗,观之欠爽。边馆中存有相关资料,多有名人题词。其中有林散之早年老师,范培开先生大草书中堂。

  范先生此件草书,浪漫之余,却显出一点“乱”世之相,这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不容多见。抑或在无形中,影响、启蒙了林老早期对传统书法变革的某种意识。林书首先立基于黄宾虹,得其体态骨骼,后深植于颜真卿行草稿书,旁及李北海书中气格峥嵘之势,这也许应是最重要,乃至影响其一生书写的环节。林老兼善诸家之长,为我所用又能弃其之短。其自具风格的楷书,结体中的黑白空间关系自然和谐,当与先天相关。不难看出,林氏行草书用笔,受染于汉碑,行笔刚柔并济,绵里裹针,似与王氏一脉帖学,并无直接关联。这与乃师黄宾虹先生对他的影响有关。黄老夫子一生始终在临习大篆、甲骨,意识上远离二王。林老晚年下足工夫,反复临习怀素《自叙帖》,尽得其势,然其内心更贴近《小草千字文》的气息平和、温润涵容,行笔不动声色、内敛而忘乎其内的神性。这都反映在其信札、诗稿中。

  再谈一下范先生此件草书,不难看出,其貌似乱,细察则审美情趣欠高,章法松散,笔势浮飘。其草书与陈白沙放浪形骸的狂草,有着本质的区別。后来,林老对陈白沙草书的偏爱与推重,介于眼光提升后的幡然醒悟。陈氏草书的内在风神,无痕地化入林氏散逸而舒缓的笔势之中,这是林老高人之处。

  林老是诗人,其晚年以诗为酒,人生清雅虚淡,其诗入古人三昧,音节清亮,句法平易,达言畅怀,言外有东西(这正是其一生中格外看重的),其书与诗同体一脉,书中有诗,诗中见书,趣理同妙,情思涌动,笔底生花,和合有相。得此高华者,一部书史,难见几人。

  我来斯世已千年,晓梦庄生思化蝶。

  世味如茶品且淡,旧池新看万千莲。

  ——戊戍深秋,与志文吾弟采石矶林馆归。

  乐泉

  号拓园,万千莲花斋。1950年生于南京。系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首批研究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九三学社社员、主持拓园书道雅集。先后应邀在中国美术馆、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美术馆、河南省美术馆举办个人书画艺术展览。出版有《乐泉书法集》《当代书法家精品集——乐泉卷》《中国名画家精品集——乐泉卷》《当代画坛六人之约》《白云无门——乐泉谈书道》等多种专册。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