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8年11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金牌服务”引凤求凰
海安驶上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百金汇有色金属交割库
  保税物流中心
  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集中区
  艾迪森工作人员在安装调试设备
  福克斯新能源
  供电保障
  海安城市风光

  6000年前,江海文明从这里升起第一缕曙光,历经时代变迁生生不息;“三十六盐场咽喉,数十州县要道”的海安标签,如今已更迭为“产业高地、幸福之城”。

  今年6月撤县设市,海安迈入“县级市时代”,并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交出漂亮的成绩单:1至9月份,海安连续9个月“四个全面”月度评估名列南通第一。2016年南通市项目建设考核启动以来,海安连续11个季度项目建设“季季扛旗”。

  而在10月8日发布的“2018年中国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之中,海安列“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28位,“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第7位。

  如何解锁高质量发展之道?“金牌服务”——聚全市之力打造省内顶尖的营商环境,是海安解密高质量发展的一把“金钥匙”。近年来,海安把营商环境当作发展的“命门”来抓,将“服务”视为“第一”投资环境,栽好梧桐树,自有凤凰来。

  

  通讯员 卢锋 梅丛婧 吴薇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陈莹 严君臣

  摄影 姜明 濮端进

  “一条龙”金牌服务

  打造省内顶尖营商环境

  “在海安,企业报审的同时,施工图、消防、气象、抗震等所有相关的评审专家都集中起来,一次性拿出审图意见。以前建筑单位要跑好多部门,图纸比较多,人力投入也比较大,现在大大压缩了审图时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海安市行政审批局审图窗口工作人员梅广冬感慨万分地说,以前一个项目跑下来,大概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现在7个工作日就可以完成全部图纸的审批。

  近年来,海安始终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全流程推进“减法”制度改革,以开放姿态“引凤求凰”,助推优化营商环境驶上“快车道”,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营商环境是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软实力,我们要加强标准研究,提出更加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规范办事程序。”9月20日,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研究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他明确要求,加强以“一张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巩固和扩大“3550”成果,提升不见面审批水平,全力打造全省最佳营商环境。

  海安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与优化营商环境,打造“金牌服务”密不可分。去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海安列96个县级单位第二。

  为吸引更多企业投资海安,近年来,海安围绕营商环境的优化、“不见面”审批服务、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建设和建立完善“一条龙”服务机制,组织窗口部门创新服务,形成联办会办机制;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将与老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事项集中办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江苏政务服务“一张网”向区镇延伸,努力实现更多事项网上办、不见面;实现通联共享,打破“信息孤岛”, 以提速增效高效能,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为企业提供私人定制

  精准定位打通“任督二脉”

  “衷心感谢你们的走帮服,帮我出点子,找信息,解难题,重拾信心。”日前,南通敦雄铜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来到海安县财政局,对债管科工作人员再三表示感谢。

  以废铜回收加工各类规格铜合金为主业的敦雄铜业,曾有过年产值2亿元而成为海安工业擎天柱的光辉历史。2017年公司重组后,公司面临资金、信息和人才等各方面的发展瓶颈。在摸清企业需求后,海安财政局对企业给予个性化、差异化的政策指导和支持,介绍公司与海安新材料协会结盟联姻,借助协会资源、资金、信息和人才优势,及时发现项目引进和人才招引线索,充分挖掘企业发展“潜力股”。

  海安财政局帮助穿针引线,协调企业与浙江宁波市场达成购买协议,一举解决了原材料的后顾之忧。敦雄铜业的QAL 9-2海军铜和QAL 9-4铝青铜样品得到了中设(无锡)设备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的青睐,把敦雄铜业的铜合金产品加工成雷达、舰船和航空航天专用阀门。海安财政局还协助敦雄铜业与某大型阀门企业建立了联系。合作成功后,敦雄铜业每年将有近4个亿的销售订单。

  这样的“私人定制”,给在海安的企业极大的安全感和安心感。

  63个机关部门挂钩300多家科技型企业,用“店小二”的服务热情点燃企业创新激情;聚焦宣传国家科技创新政策、省“科技创新40条”“人才新政26条”“知识产权18条”等,出台10多份支持改革的政策意见,构建以期权、股权、分红等方式激励专家来海安创新创业的政策体系;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三年行动为抓手,坚持把高企标准作为招商选资的重要指南,实施高企培育“小升高”计划;持续举办“创新创业在海安”“中科院专家走进海安”两大主题活动,全市500多家企业与120多家高校院所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一项项务实的举措,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落地转化,激发了企业内生动力,也深度激活整座城市的创新源泉。

  据统计,1至9月份,海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4.73%,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2.67%,新增产学研合作项目194个,其中,30万元以上项目 101个,新引进成果转化项目48个。

  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焕发高质量发展新质态

  投资兴业在海安,处处可以感受到便捷温暖。近年来,海安围绕简政放权、激发市场活力,打造最优政务环境,不断进行大胆探索,深入推行各项改革措施,不断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努力打造全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样本。

  企业的发展乘上了“快车道”,也给近年来海安的经济发展添加了一把“助燃剂”。1至9月份,海安新开工工业亿元项目78个,累计完成投资额49.1亿元;新开工服务业亿元项目14个,累计完成投资额18.2亿元;新开工重特大项目11个,其中南通市前20强项目6个;工业项目竣工60个;服务业项目竣工35个。艾迪森数字医疗影像、圣德曼混联式插电混合动力系统、华新科创园、中储粮海安粮食物流园等一批省级重大项目开工建设。

  近日,海安市委书记顾国标在会议上提出,要求全市工业加快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打造海安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质态。近年来,海安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围绕“产业高地、幸福之城”战略定位,聚焦“4+4+N”重点产业,集聚优势资源,优选持续稳健增长型、爆发式增长型企业,实施“5123”梯度培育计划。如今,海安颇有信心地提出了新目标——经过3年努力,到2021年末,全市力争形成应税销售超100亿元企业5家以上,50亿元至100亿元企业10家以上,20亿元至50亿元企业20家以上,10亿元至20亿元企业30家以上。

  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海安把营商环境当作发展的“命门”来抓,将“服务”视为“第一”投资环境,对外让“梧桐树”更加枝繁叶茂,加速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优质高端要素集聚,对内让一切创造创新创业的经济活力全面迸发、充分涌流。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